桑契門

桑契門

桑契門是印度著名的佛教古迹,整座建築物是印度傳統藝術與中亞和希臘外來藝術的完美結晶。

目錄

正文


公元前1世紀
相傳公元前三世紀,孔雀王朝阿育王為弘揚佛教,曾在全國建有84000座“宰堵坡”——即“佛塔”,其中桑契村裡有8座,現在僅存3座,最大的一座稱“桑契1號大佛塔”。大塔為半球型建築,直徑為36.6米,高16.5米,原為埋葬佛骨而修建的上堆,后增修了方型平台和三層華蓋。公元前一世紀,安德羅王朝時代又在圍欄四周修建了東南西北四座塔門牌坊,稱“陀爛那”,意為“荷花”,象徵著美、善、智慧和文化,這就是今天的“桑契門”。桑契門吸收了波斯、希臘的建築雕刻藝術,左右對稱的浮雕嵌板及造型優美的人物雕像,其內容大多是取材於佛傳和佛本生故事:陀佛母親站在蓮花上表示“陀佛出生”,菩提樹表示其“悟道”,車輪表示“說法”,而裡面的佛塔則表示為“濕磐”。從整體看,這些實在是一件博大精深的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