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雞屬中型雞又稱越南鬥雞,成年公雞體重6-7.5市斤,成年母雞體重4-5.5市斤。軀體昂直,肌肉發達,骨質堅硬,羽毛稀薄,皮紅而堅厚,頭小頸粗,眼小而有神。嘴殼多為黑色和黃面色。
鬼子雞
一般每戶只養1~2隻雄雞,4~6隻母雞。這種飼養方法,可保證後代血統純正,也有利於雄雞的單獨訓練和管理。人所共知,
鬥雞的戰鬥水平高低,主要在於日常的飼養和訓練。
“鬼子雞”原名“金氏熏雞”,由金郝庄鄉金西村的金裕慶先生始創於清末光緒年間,現已有百餘年歷史。它選用的是馬頰河一帶農家放養的活雞,其製作工藝相當獨特。煮雞用的是幾十年前的老湯,加了數十味中藥,煮熟後用杉木細細熏制。上桌時,稱得上色香味俱佳。抗戰時期,日寇曾在
金郝庄屠殺無辜百姓108口,金氏熏雞第二代傳人金英華先生曾因有此祖傳技藝而使全家免遭日寇殘害。後來這雞遂被眾人稱之為“鬼子雞”。
鬼子雞鬥雞
鬼子雞多從天性好鬥的赤毛雞馴養得來。品種分類
魯西鬥雞主要有三大毛色:青(黑)、紅(紫)、白,另有:蘆花、柿黃等其它雜色。從顏色可以區分優劣。
鬼子雞
其要點如下:小雞孵出后,一般第1天不喂飼料,供給清水,環境溫度如同一般雛雞;第2天開始飼餵開水浸泡過的小米及熟雞蛋,也可飼以少量水浸泡過的芝麻;第3天開始飼餵熟雞蛋、開水浸泡過的小米及青菜類為主的飼料,並可適當餵給少量昆蟲和雜糧。此時仍需注意保溫、適當的運動量及陽光,有利於生長發育。30日齡后,適當增加昆蟲和雜糧的飼餵量,同時增加露天運動的時間及陽光照射,有助於雛雞正常地成長。因各地喜於早春孵化育雛,故需注意育雛期間的保溫及天氣的變化;為了雛雞順利成長,民間還有夜間增加光照的方法,以延長雛雞取食時間,有利於雛雞成長。雛雞45日齡,體重可達0.5千克,公母雛雞已易於分辨,此時開始需雌雄分群飼養,有利成長。75日齡開始,雛雞生長迅速,尤其增長骨骼更需在飼料中增加礦物質飼料(骨粉)及昆蟲,民間習慣飼餵蟬、土元及蝗蟲等。
飼養
此時開始雄性雛雞進入成長階段,為免於斗傷影響成長,需單隻籠養,民間多選用荊條編製的較寬大的罩籠圈養,每天定時於早、午、晚、共3~4次放出籠外自由活動,但需嚴格控制不得與母雞交配,也需防止雄雞間較強的爭鬥。270日齡的幼雞,羽毛生齊,體格基本成長定型,可以開始進行初斗訓練。
鬼子雞
生長
鬼子雞,公雞性成熟9—10個月,體成熟12個月。母雞性成熟250天左右,年產蛋80—110個,一年四季皆可產蛋,抱性較強,越南鬥雞屬熱帶雞,對氣溫要求較高,抗寒能力差,零度以下難飼養且適應性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