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歷

偏歷

偏歷,經穴名。出自《靈樞·經脈》。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前臂,腕背側遠端橫紋上3寸,陽溪與曲池連線上。在橈骨遠端,橈側腕短伸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有頭靜脈,掌側為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背側為前臂背側皮神經和前臂骨間背側神經。主治耳鳴、鼻衄、手臂酸痛、腹部脹滿、水腫。直刺或斜刺0.5-0.8寸。

簡介


● Piānlì LI6
● 來源:《靈樞·經脈》
●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
● 功效:清熱宣肺,明目聰耳,通經活絡,通調水道
● 屬性:絡穴

穴名釋義


● 偏,偏斜、偏離、兩旁;歷,經歷、行經、經過之意。手陽明大腸經從本穴偏出絡脈,經歷手臂,別走太陰,而絡肺,故名偏歷。

取穴


精準取穴

● 在前臂,腕背側遠端橫紋上3寸,陽溪(LI5)與曲池(LI11)連線上。
● 陽溪(LI5)穴精準定位:在腕區,腕背側遠端橫紋橈側,橈骨莖突遠端,解剖學“鼻煙窩”凹陷中。
● 曲池(LI11)穴精準定位:在肘區,尺澤(LU5)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取穴。
● 尺澤(LU5)穴精準定位:在肘區,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橈側緣凹陷中。

簡便取穴

● 雙手虎口垂直交叉,中指端所在位置即為此穴。
本穴的精準取穴使用了骨度分寸的方法,其中,肘橫紋(平肘尖)至腕掌(背)側橫紋為12直寸。簡便取穴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取穴方法,是長期臨床經驗總結的方法,操作簡便,便於記憶。一般情況下,簡便取穴的方法只適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養生防病時運用。如果使用穴位進行疾病的治療,則需要使用精準取穴。

局部解剖


● 皮膚,皮下組織,拇短伸肌,橈側腕長、短伸肌腱、拇長展肌腱。
● 淺層分佈有前臂外側皮神經,橈神經淺支,頭靜脈;深層有橈神經肌支,橈動脈。

主治


● 頭面五官疾病,例如頭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鼻衄,齒痛,咽喉腫痛,扁桃體炎。
● 局部疾病,例如前臂神經痛,肘腕肩臂痛。
● 其他疾病,例如口眼喎斜,腹部脹滿,水腫。

操作


治療操作

● 直刺0.3~0.5寸,指切法斜刺1寸;可灸。

日常保健

● 指壓按摩:用指腹按揉,有酸脹感,每次1~3分鐘。
● 灸法:艾條懸灸5~10分鐘;艾炷灸3~5壯。

古籍摘要


● 《靈樞·經脈》: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
● 《針灸甲乙經》:風瘧,汗不出,偏歷主之。癲疾多言,耳鳴,口僻,頰腫,實則聾,齲,喉痹不能言,齒痛,鼻鼽衄;虛則痹,膈俞、偏歷主之。

常用配伍


● 配陽溪、商陽,治耳鳴屬實邪者。
● 配水分、陰陵泉,治水腫。
● 配太淵,治咽喉痛。

參考文獻


● [1] 孫國傑。針灸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2] 解秸萍,程凱。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取穴特色技法詳解。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 [3] 郭長青。人體經絡穴位使用大圖冊。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
● [4] 劉乃剛。超簡單取穴不出錯。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