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喉貂印度支那亞種
黃喉貂印度支那亞種
中文名稱:黃喉貂印度支那亞種,拉丁學名:Martes flavigula indochinensis。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鼬科徠,貂屬,黃喉貂。分佈於越南(安南),泰國東南部,緬甸北部的丹那沙林,孟邦。巢穴多建築於樹洞或石洞中。喜晨昏活動,但白天也經常出現。
【中文名稱】黃喉貂印度支那亞種
【中文別名】印度支那黃喉貂
徠【拉丁學名】Martes flavigula indochinensis
【命名者及時間】Kloss, 1916
【英文名稱】Indochinese Marten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鼬科、貂屬、黃喉貂
黃喉貂印度支那亞種屬中小型獸類,因前胸部具有明顯的黃橙色喉斑而得名。耳部短而圓,尾毛不蓬鬆,軀體細長,四肢較短。頭形狹長,耳一般短而圓,嗅覺、聽覺靈敏。犬齒較發達,裂齒較小;上臼齒橫列,內葉較外葉寬;臼齒齒冠直徑大於外側門齒高度。體毛柔軟,多無斑紋。前後足均5指(趾);蹠行性或半蹠行性;爪鋒利,不可伸縮。主要棲息於各種類型的林區,活動於常綠闊葉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區,大面積的丘陵或山地森林中,善於攀緣樹木陡岩,行動敏捷。巢穴多建築於樹洞或石洞中。喜晨昏活動,但白天也經常出現。肛門附近有臭腺,可放出臭氣驅敵自衛。樹棲,肉食,主要以嚙齒類、鳥卵及幼雛、魚類、昆蟲為食。
分佈於越南(安南),泰國東南部,緬甸北部的丹那沙林,孟邦。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