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動脈閉塞

下肢動脈閉塞

下徠肢動脈閉塞是一種血管疾病。下肢動脈閉塞一般見於中老年人。下肢動脈閉塞是由於血管壁上脂質斑塊沉澱堆積所致。下肢動脈閉塞的主要表現:早期為下肢輕微不適、間歇性跛行、肢端皮溫降低、皮膚變薄、汗毛脫落、下肢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疲乏、酸痛;晚期為重度間歇性跛行、靜息痛、肢體潰瘍或壞疽等。下肢動脈閉塞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其他治療。下肢動脈閉塞會造成血液循環障礙,引起肢體損傷,影響運動功能。下肢動脈閉塞經過積極治療多數可有一定程度緩解,不能根治。

就診科室


● 血管外科

病因


● 下肢動脈閉塞與吸煙、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壓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狀態、血液黏度增高、高齡等因素有關。

癥狀


● 下肢動脈閉塞的主要表現為:
● 早期:下肢輕微不適、間歇性跛行、肢端皮溫下降、皮膚變薄、汗毛脫落、
● ● 下肢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疲乏、酸痛。
● 晚期:重度間歇性跛行、靜息痛、肢體潰瘍或壞疽。

檢查


● 懷疑患有下肢動脈閉塞時,需要做體格檢查(如血壓、血糖、血脂、凝血等測定)、血管超聲檢查、紅外熱像、踝肱指數(AB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經皮氧分壓測定、節段性動脈收縮壓測定等診斷。
● 體格檢查(如血壓、血糖、血脂、凝血等測定)
● ● 需要全面檢查,了解患者基本情況。
● 血管超聲檢查
● ● 檢查患者有無管腔狹窄、閉塞等情況,協助醫生診斷。
● 紅外熱像
● ● 檢查血液循環狀態,判斷病變範圍和溫度梯度。
● 踝肱指數
● ● 通過測量踝部和脛后動脈或脛前動脈以及肱動脈的收縮壓,得到踝部動脈壓與肱動脈壓之間的比值。
● 磁共振血管成像
● ● 可為下肢動脈動脈硬化閉塞症提供明確的影像學診斷。
● CT血管成像
● ● 檢查患者動脈病變的部位、範圍、程度。
● 經皮氧分壓測定
● ● 通過測定局部組織的氧分壓,可間接了解局部組織的血流灌注情況,評價缺血程度。
● 節段性動脈收縮壓測定
● ● 測量下肢動脈不同平面的壓力水平並雙側對比。

診斷


● 醫生診斷下肢動脈閉塞,主要依靠病史、臨床表現、體格檢查、超聲檢查、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經皮氧分壓測定、節段性動脈收縮壓測定等。
● 病史:有吸煙史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壓病等病史。
● 臨床表現:早期為下肢輕微不適、間歇性跛行、肢端皮溫降低、皮膚變薄、汗毛脫落、下肢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疲乏、酸痛;晚期為重度間歇性跛行、靜息痛、肢體潰瘍或壞疽等。
● 體格檢查:血壓、血糖、血脂、凝血均偏高。
● 血管超聲檢查:可見動脈硬化斑塊,管腔狹窄、閉塞等。
● 紅外熱像:溫度降低提示供血不足。
● 踝肱指數:正常範圍0.9~1.3,低於0.8預示著中度疾病,低於0.5預示著重度疾病,大於1.3則提示血管壁鈣化以及血管失去收縮功能。
● 磁共振血管成像:根據結果可明確診斷。
● CT血管成像:可清楚顯示動脈病變的部位、範圍、程度;明確診斷,並為治療方案的確定提供幫助。
● 經皮氧分壓測定:經皮氧分壓過低,提示傷口不易癒合。
● 節段性動脈收縮壓測定:如動脈存在明顯狹窄,則其遠端壓力明顯降低,可初步確定動脈有無病變及其部位。

鑒別診斷


● 下肢動脈閉塞需要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腰椎管狹窄、急性動脈栓塞、多發性大動脈炎、雷諾綜合征、紅斑性肢痛症、糖尿病足等進行鑒別。

治療


● 下肢動脈閉塞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其他治療。

藥物治療

● 主要用於早、中期患者,或作為手術及介入治療的輔助。
● 常用藥物包括:抗血小板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血管擴張及促進側支循環形成的藥物,如西洛他唑、鹽酸沙格雷酯(安步樂克)及前列腺素類藥物等。

手術治療

● 動脈旁路術。
● 動脈內膜剝脫術
● 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支架植入術。

其他治療

● 包括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嚴格戒煙等,並積極診治可能伴發的心腦血管疾病。
● 在醫生指導下加強鍛煉,促進側支循環形成;並注意足部護理,避免皮膚破損、燙傷等。

危害


● 下肢動脈閉塞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還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
● 下肢動脈閉塞會出現下肢輕微不適、間歇性跛行、肢端皮溫降低、皮膚變薄、汗毛脫落、疲乏、酸痛、重度間歇性跛行、靜息痛、肢體潰瘍或壞疽等癥狀,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 下肢動脈閉塞會造成血液循環障礙,引起肢體損傷,影響運動功能。

預后


● 對已發生病變的血管不可逆轉,可有一定程度緩解,不能根治。

預防


● 嚴格監測並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嚴格戒煙,可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降低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發生率,並預防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