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興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年號

天興(398年十二月-404年十月)是北魏道武帝拓跋圭的年號,歷時5年余。

概述


398年六月,拓跋圭議定國號為“魏”,史稱北魏,又稱後魏、拓跋魏、元魏。七月,從盛樂遷都平城。十二月己丑日,拓跋圭正式稱帝,改元天興。

紀年


年號紀年公元紀年元始紀年干支紀年
天興元年398年398歲年戊戌年
天興二年399年399歲年己亥年
天興三年400年400歲年庚子年
天興四年401年401歲年辛丑年
天興五年402年402歲年壬寅年
天興六年403年403歲年癸卯年
天興七年404年404歲年甲辰年

大事記


399年(天興二年),正月,拓跋圭分命諸將北襲高車。二月,三路大軍會同,大破高車三十餘部,獲取了大批牲畜、人口。三月,派遣建義將軍庾真、越騎校尉奚斤擊庫狄部帥葉亦干、宥連部帥竇羽泥於太渾川,破之;庫狄部降服北魏。七月,拓跋圭與一大批漢族官僚發生衝突,於八月下令誅殺崔逞,廢黜張兗、封懿等人。十二月,拓跋圭接受博士公孫表等人上的《韓非書》,開始加強君權,以法制統御臣下,借口將軍李栗對他舒放下肅,咳唾任情,下令誅殺。
400年(天興三年),拓跋圭的同祖弟拓跋儀勾結穆崇發動政變,謀殺拓跋圭。陰謀被人告發,拓跋圭考慮兩人持有軍權,黨羽甚重,如予追究,牽引太多,不好收場。而此時西部戰事已起,用人之際,不宜大興殺戮,所以暫時沒有懲辦他們。
401年(天興四年)十二月,拓跋圭遣常山王拓跋遵、定陵公和跋率軍襲擊駐高平(今甘肅固原)的後秦車騎將軍沒奕干。北魏虎威將軍宿沓干進攻後燕令支(今河北遷安西),後燕中領軍宇文拔援救令支不利,宿沓干攻克令支,並屯兵戍守。
402年(天興五年),正月,北魏軍攻秦屬黜弗、素古延等部。十月,柴壁之戰,北魏建國后最大的一次作戰。
403年(天興六年),北魏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重新激化。七月,拓跋圭削除了曾在柏肆之役圖謀自立的拓跋順的職務。同月,他以奢豪喜名的罪名處死平原太守和跋,並誅其全家。中壘將軍鄧淵的從弟尚書鄧暉與和跋關係很好,拓跋圭又將鄧淵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