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放浪形骸的結果 展開

放浪形骸

漢語成語

放浪形骸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fàng làng xíng hái。出自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意思是行為放縱,不受世俗禮法的束縛,曠達豪爽,行事不拘一格。

在句子中作謂語、定語,形容人很放蕩。

成語出處


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集序》:“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三十四顏生道:“據我看來,他是個瀟灑儒流,總有些放浪形骸之外。”

近反義詞


[近義]放蕩不羈、跅弛不羈、倜儻不羈
[反義]循規蹈矩、規行矩步繁文縟節

成語辨析


~與“放蕩不羈”有別:~只用於人;形容人的氣質、風度、行為;一般不作狀語;“放蕩不羈”用於人;主要指行為;也可用於其他事物;如河水;狂風等;常作狀語。
成語正音:骸;不能讀作“hài”。
成語辨形:形;不能寫作“行”。

成語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人很放蕩
示例:
晉書·王羲之傳》:“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三俠五義》第三十四顏生道:“據我看來,他是個瀟灑儒流,總有些放浪形骸之外。”

成語解釋


放浪:放蕩;形骸:人的形體。指行動不受世俗禮節的束縛。
例句:他從不與那些放浪形骸的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