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林陶亥鎮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轄鎮
納林陶亥鎮,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地處伊金霍洛旗東部,東鄰准格爾旗,南與陝西省神木、府谷2縣毗鄰,西鄰烏蘭木倫鎮、康巴什新區,北與東勝區接壤,區域面積762.8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戶籍人口19212人。
1949年初,新廟鄉屬郡王旗第六區的3個行政村,分別為新廟、曼賴梁和大柳塔。1983年,改新廟鄉。2000年,改新廟鎮。2005年,納林陶亥鎮和新廟鎮合併為納林陶亥鎮。截至2020年6月,納林陶亥鎮下轄16個行政村。
2018年,納林陶亥鎮有工業企業34個,其中規模以上3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個。
1949年初,新廟鄉屬郡王旗第六區的3個行政村,分別為新廟、曼賴梁和大柳塔。
1956年,撤區劃鄉時,新廟和大柳塔合併為新廟鄉,曼賴梁劃歸淖壕鄉。
1958年,成立公社時與淖壕和呼雅格圖鄉合併為新豐公社。
1959年,新豐公社改名納林塔公社。
1962年,劃出新廟公社。
1983年,改新廟鄉。
2000年,改新廟鎮。
2005年,納林陶亥鎮和新廟鎮合併為納林陶亥鎮。

納林陶亥鎮
2011年末,納林陶亥鎮轄滿賴、新廟、布都阿麻、道勞岱、其根高勒、沙沙尼台、淖爾壕、布爾敦塔、大柳塔、畢魯圖、朱日根溝、納林塔、呼雅克圖、全和常、阿吉爾瑪、海勒素壕16個行政村,下設11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納林陶亥鎮下轄1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滿賴村。
淖爾壕村 | 海勒素壕村 | 阿吉爾瑪村 | 畢魯圖村 |
全和常村 | 布爾洞塔村 | 新廟村 | 其根高勒村 |
沙沙圪台村 | 納林塔村 | 道勞岱村 | 布都阿麻村 |
呼雅克圖村 | 朱日根溝村 | 大柳塔村 | 滿賴溝村 |
納林陶亥鎮地處窟野河流域上游,地勢北高南低,呈南北傾斜之勢,屬典型的丘陵溝壑地區。最高點海拔1405米,最低點海拔1132米。

納林陶亥鎮
納林陶亥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主要特點是降水量少,氣候乾燥,寒暑變化劇烈,多年平均氣溫6.2℃,1月平均氣溫-1℃,極端最低氣溫-3℃;7月平均氣溫20.6℃,極端最高氣溫36.6℃。無霜期年平均130天,最長達140天,最短為11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3100小時,年總輻射145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219天,年平均降水量320毫米,年均降水日數為67天,極端年最大雨量709毫米(196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8月,8月最多。
納林陶亥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境內較大的季節性河流有書會川和牛字牛川,另外還有前後大水溝、畢魯圖溝、格鎖爾溝等支溝和毛溝。
納林陶亥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大風災、霜凍、雷擊等。洪澇平均15年1遇,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89年7月21日,涉及境內牛學牛川沿岸部分村民,受災面積達2000多畝。
納林陶亥鎮境內煤炭、石英砂等礦產資源富集,開採條件優越,現探明煤炭儲量達50億噸,石英砂儲量近1億噸,是伊泰集團、匯能煤業集團、烏蘭集團公司、北京昊華公司、神東公司、中煤蒙發公司等大中型企業的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
納林陶亥鎮境內探明的地下礦藏資源有煤炭、石英砂、耐火黏土等,其中煤炭儲量達50億噸,分佈在全鎮大部分地區;石英砂儲景約為3.375億立方米,集中分佈在納林陶亥鎮本壩渠一帶。有軟質的耐火黏土、油頁岩、陶瓷黏土。有農業耕地面積3.5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75萬畝,林地面積34.7萬畝。
2011年末,納林陶亥鎮轄區總人口1583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566人,城鎮化率60.4%,另有流動人口2.4萬人。
截至2018年,納林陶亥鎮戶籍人口19212人。
納林陶亥鎮將以“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統領全局,以打造國家能源基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全面實施“轉移收縮,集中發展”戰略,做大做強煤炭、煤電、煤化工產業,全力打造新型工業重鎮。預計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億元,境內稅收收入完成4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突破9000元。
納林陶亥鎮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區位優勢,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環境良好,是鄂爾多斯高原上的一塊風水寶地。按照科學發展觀的目標要求,工業化、農牧業產業化、城鎮化建設正在加快發展步伐。
2011年,納林陶亥鎮財政總收入72億元,比上年增長67.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7億元,比上年增長54.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2億元,增值稅26億元,企業所得稅14.6億元,個人所得稅1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1%、30%,41%,222%。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6500元。

納林陶亥鎮
2011年,納林陶亥鎮農業總產值1億元;糧食作物以玉米、馬鈴薯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2500噸,其中玉米2500噸,馬鈴薯1000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葵花。2011年,葵花種植面積0.05萬畝,產量5噸。

納林陶亥鎮
納林陶亥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萬頭,年末存欄2418頭;羊飼養量2.5萬隻,年末存欄8027隻;牛飼養量175頭,年末存欄175頭;家禽飼養量2.04萬羽,上市家禽2萬羽。
截至2011年末,納林陶亥鎮累計造林34.7萬畝,全部為公益林。
納林陶亥鎮已形成以煤炭生產、煤炭深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重點規劃建設了煤電煤化工基地等大型產業集群。2011年,工業總產值115億元。
2011年,納林陶亥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8家,職工1.2萬人,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55家,職工1.1萬人。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53家,10億元以上的5家;省級高新技術區1個。
2018年,納林陶亥鎮有工業企業34個,其中規模以上34個。
2011年末,納林陶亥鎮有商業網點618個,職工2472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5億元,比上年增長1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001億元,比上年增長10%。
2018年,納林陶亥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個。
2011年末,納林陶亥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4.76億元,比上年增長17.8%;各項貸款餘額3.43億元,比上年增長20.1%。
2008年12月,納林陶亥鎮開通有線電視;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2000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20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9%。
2011年末,納林陶亥鎮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1個,演職人員15人,年演出20場次,觀眾達10000人次;電影放映單位1個,年放映210場次;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8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40平方米,藏書4000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4人。
2011年末,納林陶亥鎮有體育場地2處;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職工籃球賽、中小學生運動會等。

納林陶亥鎮
2011年末,納林陶亥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328人,專任教師10人;小學1所,在校生640人,專任教師3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0.19億元,比上年增長4.7%。
2011年末,納林陶亥鎮有衛生院2個;病床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張,固定資產總值0.05億元。專業衛生人員38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7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6萬人次,住院手術61台次,出院病人61人次。
2011年,納林陶亥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戶,人數21人,支出11.088萬元,比上年增長12.8%,月人均440元,比上年增長12.8%;民政部門資助合作醫療20人次,支出1.6萬元,比上年增長3%。
納林陶亥鎮
2011年,納林陶亥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86戶,人數600人,支出187.2萬元,比上年增長1%,月人均26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1人,支出24.8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8人,支出35.1萬元,比上年增長4%,農村醫療救助210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6人次,共支出44.04萬元;農村臨時救濟370人次,支出37萬元,比上年增長46%。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1525元。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9人,比上年增加1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1人,比上年末增加13人。
2011年末,納林陶亥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600千米,投遞點60個,鄉村通郵率9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0.6萬件,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4萬件,征訂報紙3萬份、期刊0.6萬冊,業務收入35萬元。
2011年末,納林陶亥鎮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8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900門,固定電話用戶700戶,比上年增加3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30%,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行動電話用戶3.5萬戶,比上年增加6000戶,行動電話用戶普及率95%,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950千米,網際網路埠總數600個,其中已佔用埠總數80個,寬頻接入用戶200多戶,比上年增加5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6400萬。
該鎮境內交通運輸十分便捷,包府公路貫穿南北,巴蘇公路、邊弓運煤專線連接東西,西有包神鐵路、准神、東烏鐵路及109高速公路途徑該鎮,三界塔至七概溝路橋項目,是連接七陝西府谷縣的交通便道。全鎮黑色路面里程120餘公里,村村通等級砂石路,村村通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通訊覆蓋率達95%以上,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5%。
納林陶亥鎮已形成由鐵路、公路2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境內有鐵路包神線、准神線、東銅線、巴準線、東烏線過境,其中包抻線舊線境內長18千米,新線境內長15千米;准神線境內長12.6千米;東鋼線境內長10.88千米;巴準線境內長6.9千米;東烏線境內長12千米。
納林陶亥鎮境內有榮烏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14千米,雙向6車道,有1個出口,向北通往東勝,向南通往陝西省榆林;214省道過境,境內長50千米,雙向4車道,向北通往東勝,向南通往陝西省榆林。有縣鄉公路4條,總長72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