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綜合性醫院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位於廣東省廣州盤福路1號,佔地面積約16.25萬平方米,始建於1899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綜合性醫院,是廣東省廣州市醫保定點單位。

2018年12月4日,被國家衛健委公布為首批腫瘤多學科診療試點醫院。

歷史沿革


醫院始建於1899年,名為“城西方便所”。
1953年,與市立醫院合併。
1954年,更名為“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科室設置


醫院設置專業學科50個,其中消化內科、老年病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消化病學為廣東省醫學重點專科;普通外科、血液內科、骨科、呼吸內科等18個科室是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臨床分子醫學及分子診斷實驗室為廣東省醫學重點實驗室;中醫腦病科為廣東省“十二五”中醫特色專科建設項目。

特色科室

心血管內科
心血管內科是廣東省“五個一科教興醫工程”重點專科,現設病床44張(包括CCU病床7張),有教授和主任醫師2人,副教授和副主任醫師3人,講師和主治醫師3人,其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6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人。心血管介入技術尤其冠心病介入技術(冠脈造影、經皮冠脈腔內成形術、冠脈支架術、旋磨術、血栓抽吸術等)是該專科的特長,處於國內先進水平,在國內開展了首例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旋磨術,獲國務院經濟發展中心頒發“中華之最”獎牌。頸動脈、腎動脈、下肢動脈等周圍動脈擴張和支架術是該科的常規診療技術手段,在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診治具有省內先進水平。
心血管外科
廣州市“科教興醫”重點專科,設有病床30張,CCU病床4張,有教授和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1人,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4人,其中博士、碩士學位4人。擅長於低體重複雜先天性心臟病、瓣膜病及冠心病的治療,如完全性大動脈錯位矯治,同種異體主動脈帶瓣血管移植重建右室流出道等均獲滿意效果,成功實施省內首例二尖瓣置換同時冠狀動脈搭橋手術,1998年成功進行了省內首例原位心臟移植手術和不停跳狀態下的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消化內科
廣州市“科技興醫”重點專科,附設胃鏡室、消化實驗室、超聲聚焦刀腫瘤治療中心。現有床位40張,有教授和主任醫師2人,副教授和副主任醫師4人,講師和主治醫師5人,其中博士、碩士生導師2人,博士、碩士學位6人。擅長於幽門螺桿菌及其相關的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腸潰瘍、功能性胃腸病、肝硬化及其併發症、肝癌等消化系統疾病的治療;對胃腸道息肉、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出血、消化性潰瘍出血、膽總管結石、賁門失弛緩症、幽門梗阻、晚期食道癌、胃造瘺等可運用先進的儀器進行內鏡下治療。在中南地區率先引進HIFU超聲聚焦刀,開展多種腫瘤的無創性治療。胃幽門螺桿菌感染系列研究和最佳根除方案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成為2000年衛生部十大重點推廣項目之一。
血液內科
現有病床38張,附設血液病學實驗室,屬廣州市“科技興醫”重點實驗室;有教授和正、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6人,其中碩士生導師1人,博士、碩士學位9人。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非清除性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NST)和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UCBT),成功治療了多例急、慢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頑症,療效處於國內先進水平。開展了臍血造血細胞體外培養定向擴增、PCR-SSP法進行供受體HLA配型、微衛星法DNA指紋圖檢測、CD34+細胞的分選等研究工作,促進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工作的開展,並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麻醉科
廣州市“科技興醫”重點專科,有教授和主任醫師2人,副教授和副主任醫師4人,主治醫師9人,其中碩士導師1人、博士、碩士(含研究生)8人。承擔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等重點科研項目9項,獲各級科技成果進步獎11獎;主編《臨床監測學》專著一部,“圍術期呼吸力學連續氣道的監測”、“急性疼痛治療PCA葯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的研究”、“全麻深度監測和調控、聽覺誘發電位指數的臨床應用研究”三項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臨床麻醉、疼痛治療(含疼痛專科)和重症監測的整體水平在省內名列前茅,擅長各科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心血管手術和器官移植(心、肝、腎)等病人的麻醉處理。
矯形外科
現有病床45張,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4人,主治醫師3人;其中碩士生導師1人,博士、碩士3人。專業項目包括創傷脊柱外科、關節外科、顯微修復重建等。其強項為創傷骨科、頸椎病、關節置換、肢體修復與功能重建,在省內率先開展對重症高危頸椎病人的頸椎前、後路聯合手術取得滿意療效,省內首例半骨盆置換治療骨盆腫瘤獲得成功,首例以踝代膝下肢功能重建術和足死移植再造多指術,達到省內領先水平。四肢逆行島狀皮瓣和複合組織瓣移植獲省、市科技進步獎,活骨移植血供監測新方法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皮膚科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是中華醫學會廣東省皮膚科分會的創始單位,是廣州地區規模最大的皮膚科之一,是廣州醫學院教學單位,醫療技術水平一直處於廣東省皮膚科的前列。皮膚科門診部設有專科實驗室、激光手術室、性病專科診室及治療室;皮膚科病房床位15張,是廣東省較大的皮膚科病房。病房建有皮膚治療室、光化學治療室,及藥物薰蒸治療室。能收治重型葯疹、天皰瘡、紅斑狼瘡、皮肌炎、銀屑病、重型帶狀皰疹、重型濕等各種疑難、危重病人。
多動症專科
醫院以其豐富的多動症、抽動症、自閉症等少兒神經系統疾病成功治療案例為基礎,在中國少兒神經醫師協會和相關衛生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及推動下,成立了華南地區唯一專業的全國重點少兒神經系統疾病診療單位,包括:多動症專科診療中心、抽動症專科診療中心、自閉症研究治療中心、遺尿症專科診療中心、其它疑難神經系統疾病診療中心。作為華南地區少兒神經醫學臨床治療代表,為全國範圍內多動症、抽動症、自閉症、遺尿症等少兒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提供專業醫療服務,已發展成為我國最具實力的專註於少兒神經系統疾病科研治療的專科醫院。

醫護團隊


該院一直是廣州地區高等醫學院和中等衛生學校的重要教學基地,承擔了廣州醫學院、暨南大學醫學院、廣東藥學院、中山醫科大學、第一軍醫大學、湖南醫科大學、廣州市護士學校、廣州市衛生學校等院校的醫療、檢驗、影像、口腔、管理、營養、護理、衛生管理、信息等多專業的臨床見習及實習帶教任務,並承擔多間院校的理論大課的授課任務。1997年以來有20位專家被聘為廣州醫學院碩士生導師,1人被聘為中山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培養了多批碩士研究生。
姓名:謝克基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泌尿外科主任。 
診治範圍:前列腺疾病、尿路結石、泌尿男生殖系腫瘤、男科疾病等。
姓名:陳偉民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診治範圍:心血管疾病等。
姓名:古維立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普外科主任兼肝膽外科科主任。 
診治範圍:肝臟腫瘤、胰腺腫瘤、膽囊、膽總管結石、脾臟疾病、複雜膽道疾病。
姓名:徐波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甲狀腺乳腺血管外科行政主任。 
診治範圍:甲狀腺結節、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癌、乳腺癌、下肢靜脈曲張等。
姓名:郭東明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脊柱外科主任。 
診治範圍:複雜頸椎病、腰椎退行性骨關節病、腰椎滑脫、脊柱腫瘤等。
潘錦瑤
廣州醫學院碩士導師,廣州市衛生局局管優秀科技人才,廣州市中青年中醫骨幹,廣東省、廣州市級中西醫結合消化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熱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消化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危重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廣州市中醫藥學會副主任委員、副秘書長。近年來在國內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共十多篇。承擔和參與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和市科委科研項目多項,在國家級刊物發表文章多篇,參與的課題獲市科委技術進步二等獎。
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從事中醫內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近30年,對中醫內科各系統的治療有著豐富的經驗,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消化系統、心腦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疾病,尤其以慢性胃腸炎症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道腫瘤,慢性萎縮性胃炎,脂肪肝、肝膽道感染、潰瘍性結腸炎、高血壓、中風以及亞健康的中醫調理見長。
許瑞瓊
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從事臨床工作近30年。主治中醫內科、婦科、兒科各種疾病。尤其擅長於中西醫結合治療消化、呼吸、心腦血管、婦科等疾病。如急慢性胃炎、結腸炎、潰瘍病、腫瘤、慢支炎、高血壓、中風、頸椎病以及婦女月經不調、乳腺病、更年期綜合症等。
呂忠文
1983年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士,從事中醫骨傷科臨床工作23年。擅長中西結合治療四肢骨折、跌打損傷、腰椎間盤脫出、頸椎病及風濕性關節炎、痛風、肩周炎等疼痛疾病。對中醫皮膚病、瘡瘍、結腸炎、脫髮、面部座瘡等中醫雜病有獨特的治療方法及良好的療效。
梁綠茵
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從事中醫針灸臨床專業20餘年。擅長運用中醫針灸的方法治療中風偏癱、頸椎病、肩周炎、面神經炎等等常見病;運用中醫結合耳穴按壓的方法治療膽石症;運用梅花針結合外擦藥的方法治療斑禿,同時還善用針灸、耳穴按壓、埋線等方法進行減肥秀身,並取得滿意的療效。
方建志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畢業於南方醫科大學中醫醫療系及西醫醫療系,獲中西醫雙學歷。畢業後任南方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病房醫師;現任市一醫院中醫科副主任、副主任中醫師,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工作三十年。擅長診治呼吸病、心腦血管病。尤長於診治慢支肺氣腫、哮喘、支擴、肺炎;高血壓、冠心病、中風、中風後遺症。對多種慢性病有自己獨特的配方。
曹利平
廣東省中醫名醫培養對象,醫學學士。兼任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和中青年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婦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臨床教學工作二十多年,擅長內科、腫瘤及婦科疾病的治療,尤以消化道潰瘍、胃炎、結腸炎、高血壓、糖尿病、月經不調、盆腔炎、更年期綜合征、乳腺病及各種腫瘤的中醫治療見長,對腫瘤的治療擅長運用中醫辨證施治,能減少腫瘤患者術后的副作用和放化療后的毒副反應,同時對減少惡性腫瘤的複發和轉移均有獨到之處。
何穎耽
主治中醫師從事針灸臨床工作十餘年,擅長運用針刺、埋線、耳穴等多種方法進行針灸美容及減肥。對過敏性鼻炎的針灸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治療各種疼痛性疾病,頸椎病,中風後遺症以及面癱等針灸常見病。
李凌漢
主治中醫師廣東省中西結合委員會會員,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對骨科痛症有較深的研究,善於運用正骨手法,結合中西醫方法等多種療法治療各種骨科痛症。擅長治療腰腿痛、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骨質增生、骨質疏鬆、肩周炎、跌打損傷、骨折、脫位等多種骨科疾病。

領導團隊


職務姓名
曹傑院長
蔣少艾副主任醫師、黨委書記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1989—1998年,該院承擔了上級下達的研究項目共89項,自選項目246項。其中:衛生部科學研究基金項目1項,中華醫學會科研基金項目1項,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9項,省衛生廳“九五”期間“五個一科技興醫工程”重點研究項目1項,省醫學科學技術研究計劃項目29項,省呼吸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資助項目2項,廣州市重點科技項目22項,廣州市醫學科學技術研究計劃項目24項。該院取得科技成果102項,其中,獲全國科學大會獎2項,國家教委二等獎1項,衛生部科技成果獎1項,省科學大會獎6項,省科技進步一至四等獎14項。在2001年,全院共申報科研課題120項,目前已經中標的46項,其中包括衛生部2項、省科技廳3項。今年有7個項目通過了科技成果鑒定,5個項目獲科技成果獎,其中,獲市(廳)級4個,省級3個。

學術交流

該院醫務人員在“科技興院,便民為本”的方針指導下,刻苦鑽研醫療技術之風長盛不衰。近10年來,該院承擔各級科研項目133項,有64項共獲得國家教委、省、市等各級科技進步獎成果獎120個,出版專著5部。承擔了廣州醫學院、廣州衛生學校的大量臨床教學任務,作為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廣州地區多家醫學院校的教學基地,擁有博士生、碩士生導師20餘人。承擔來自全國各地的衛生技術人員的進修培訓任務,每年接受進修生200—250人,承辦國家級和省、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10—15項。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被授予“廣州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醫院地址


廣州市越秀區盤福路1號。
乘車路線
從市客運站總站出發到廣州機關醫院路線
線路1:從市客運站總站乘坐5路(坐11站)到雲桂村站轉乘44路(坐6站)到達道路站下。
線路2:從市客運站總站乘坐5路(坐10站)到基立村站走到江灣路的基立下道站轉乘811路(坐7站)、222路(坐10站)到達道路站下。
線路3:從市客運站總站走約90米到地鐵廣州火車站H出入口乘坐地鐵五號線(坐7站)到地鐵五羊邨站A出入口下,往後走到五羊新城總站(五羊新城商住中心旁)轉乘222路(坐3站)到達道路站下。
從機場出發到廣州機關醫院路線
線路1:從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新機場)走約220米到機場快線A乘車區乘坐機場快線6號線A(坐3站)到機場快線中信廣場站走到林和西路的林和西路站轉乘183路(坐7站)到達道路站下。
線路2:從機場快線中信廣場站走約270米到林和西路站乘坐183路(坐7站)到達道路站下。

醫院簡介


會診
會診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成立於1899年,1954年更名至今。該院有著光榮的歷史,如參與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和十九路軍抗日烈士遺體的殮葬、派出醫療隊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和唐山地震救災等,是一家有著悠久光榮歷史,在市民中有著良好口碑的醫院。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1995年通過國家級愛嬰醫院評估,取得“愛嬰醫院”稱號;1996年被市編辦定為市副局級單位;1997年通過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教學醫院的評估,被廣州市政府確定為廣州醫學院附屬市一人民醫院;2001年底被定為廣州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第一批定點醫療機構;2003年批准掛牌為廣州市臨床重症救治中心。現為廣州鐵路集團和海南省、深圳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佛山順德區、佛山南海區、從化市、花都區、南沙區等地的醫保定點醫院。
醫院由院本部、鶴洞分院兩個院區組成,並經營管理廣州市南沙中心醫院。
鶴洞分院是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首家直屬分院。是芳村地區一所新型現代化三級甲等醫院,建築面積6600m2,配置有B超、C臂X光機、腹腔鏡、中央監護系統等先進醫療設備和中央空調系統、集中供氧系統,同時還與總院共享CT、MR等大型醫療設備;全院實行電腦網路化管理,並利用光纖與總院聯網,可實現各項診療數據共享和遠程會診。
廣州市南沙中心醫院是由廣州市人民政府與南沙區人民政府共同投資,集醫、教、科、預防為一體的公立三級綜合性醫院,隸屬廣州市衛生局,由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負責經營管理。南沙中心醫院總佔地面積10.4萬平方米,建築工程分三期進行,一期擬定設置床位100張,待整個工程完成將開設床位500張。配有價值近5700萬元人民幣的先進醫療設備和精密儀器,其中包括高檔次64排螺旋CT、胃腸鏡(NBI)、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酶免分析系統、各類腔鏡手術系統等。
南沙中心醫院的開設完善了南沙地區的醫療服務配置,保障了區域內居民對高質量醫療服務的需求,為南沙區建設成為海濱式宜居城市提供強有力的醫療保障。
近年來,醫院先後獲得“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廣東省文明窗口”“廣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積極貢獻單位”等榮譽。全院職工秉承“仁心仁術方便為懷”的院訓,努力向“創建全國知名、省內一流的現代化醫院”目標邁進。

醫療設備


醫院編製床位2645張,配有全身320排螺旋CT、MRI、DSA、彩色多普勒超聲儀、電視纖維胃腸鏡、1250毫安電視胃腸X線機、數字化鉬靶乳腺機、多功能胃腸機、3.0T MR成像儀等醫療設備。
醫院診療設備總價值3.4億元,擁有:全身320排螺旋CT、MRI、DSA、彩色多普勒超聲儀、腦幹誘發電位儀、電視纖維胃腸鏡、1250毫安電視胃腸X線機、體外超聲碎石機、全自動生化儀、流式細胞儀、熒光定量PCR儀、全自動血凝分析儀、尿液系統分析儀等。建立了全院級信息管理平台,支持全院HIS(醫院信息系統)、CIS(臨床信息系統)、PACS(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LIS(檢驗信息系統)、電子病歷的一體化;支持全院OA(辦公自動化系統)、經濟核算、後勤物資管理;支持網上掛號、預約、查詢結果、網上結算等業務。
宮腹腔鏡
德國WOLF宮腹腔鏡德國WOLF宮腹腔鏡被國際醫學界稱為"綠色手術",它僅需幾個約3毫米的小小切口,將內窺鏡插入宮腔或腹腔內,運用數字攝像技術使鏡頭拍攝到的圖像通過光導纖維傳導至後台信號處理系統,並且實時顯示在專用監視器上,通過各個角度對病灶存在的部位、大小、外觀和表面組織進行細緻觀察,運用特殊的宮、腹腔鏡器械進行手術,彌補了傳統開腹手術給身體帶來的傷害。

主要成就


1954年姚碧澄院長在內科首創經皮肝穿刺肝內膽道造影獲得成功,隨後又在腦系科開展經皮穿刺頸總動脈腦血管造影獲得成功。心胸外科自1954年開展肺葉切除術,1956年開展了心臟及大血管手術,1959年在廣州地區率先開展低溫下心內直視手術獲成功,1962年在省內首次開展體外循環下心內直視手術獲成功。1955年5月眼科完成華南地區首例角膜移植術。1956年心內科開展右心導管的研究並取得右心導管術的成功,1957年開展的選擇性心導管術,為國內首創。1963年內科心血管研究小組成立,開展冠狀血管循環血量和臨床診斷價值的研究及動脈硬化治療的研究獲衛生部科學大會獎。1962年使用ALWCC座式人工腎,成功搶救一例急性砷化氫中毒尿閉16天的垂危病人,獲得全國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獎。1964年五官科梁賜芳發明的“氣管異物鉗”是建國以後第一例由醫生完成的醫療器械的發明創造。他所研製的“人工電子喉”至今處於國際領先地位。1980年1月心胸外科開展首例“二尖瓣置換手術”獲得成功。1987年心外科又進行多例高難度心臟手術並成功,均達到省內先進水平。同年4月腦系科開展“經皮穿刺射頻熱儀治療三叉精神痛”成功,為國內領先項目。1984年泌尿外科開展經皮穿刺腎石取出術和超聲碎石術成功,為國內領先項目。1987年5月心內科經皮穿刺冠狀動脈造影術成功,為省內領先項目。填補了省內空白。1996年至1998年間成功施行了我國首例“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旋磨術”、中南地區首例“經皮外周動脈腔內旋切吸出術”、廣東省首例“異體心臟移植術”等。2001年3月30日,該院還成功實施一例異體肝移植手術,患者至今情況良好。

與時俱進

醫術交流
醫術交流
面對我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市一人明確認識到,既要經得起這種嚴峻考驗,又要抓住難得機遇,從而拓展新思路、建立新觀念,邁出新的步伐,開展新的工作,創出新的輝煌。該院還實行科學化、信息化的管理,有力促進了醫院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了兩個效益,加強了醫院的競爭能力,使醫院面臨醫保制度的改革;面臨新一輪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早在1984年該院就建立了電腦室,率先開發了一批衛生系統使用的應用軟體,成為廣州市計算機應用先進單位。1988年8月中華醫學會信息學協會在該院召開了“第四屆全國醫學信息交流會”。1994年開始建設全院計算機管理網路。現在已經建成了包括臨床(門診、住院、醫囑、藥劑、檢驗)、行政、後勤(物資管理、就餐)、科教(科研、圖書館)、財務、查詢等系統的,共有250個工作站的大型醫院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