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宮
北京市景觀景點
雍和宮(The Lama Temple),位於北京市區東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賜予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親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為行宮,稱雍和宮,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駕崩,曾於此停放靈柩,因此,雍和宮主要殿堂原綠色琉璃瓦改為黃色琉璃瓦。
雍和宮徠,因乾隆皇帝誕生於此,雍和宮出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為黃瓦紅牆,與紫禁城皇宮一樣規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宮改為喇嘛廟,特派總理事務王大臣管理其事務,並成為清政府掌管全國藏傳佛教事務的中心。雍和宮是清朝中後期全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雍和宮,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該寺院主要由三座精緻的牌坊和五進宏偉的大殿組成。從飛檐斗拱的東西牌坊到古色古香東、西順山樓共佔地面積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餘間。
新中國成立后,1950—1952年間,國家兩次撥款對雍和宮進行全面修繕。
1徠952—1954年間,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臨雍和宮視察,對僧人生活、寺院管理給予極大關懷。
1961年3月,雍和宮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1年2月作為宗教活動場所對社會開放;
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1995年雍和宮藏傳佛教藝術博物館掛牌成立。
雍和宮主要由三座精緻的牌坊和五進宏偉的大殿組成。從飛檐斗拱的東西牌坊到古色古香東、西順山樓,共佔地面積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餘間。寺院建築布局完整,規制合乎梵宇伽藍。寺院前端矗立牌坊,昭泰門前鋪設輦道,顯盡皇家敕建氣勢。前部有七座建築:昭泰門、鐘樓、鼓樓、雍和門、雍和宮、講經殿、密宗殿。後部各殿逐級升高,象徵佛陀世界的莊嚴吉祥。而大經堂法輪殿頂的“一大四小”五座藏式天窗,深含佛教“須彌山”被四大部洲簇擁環繞的寓意。講經殿、密宗殿、時輪殿和藥師殿“四大扎倉”的設立,標誌著雍和宮是座藏傳佛教的完整學府。最高建築萬佛閣及樓內聳立著的巨大“邁達拉佛”,寓意著“當來下生佛”與“兜率天宮”的聖境景象。寺院中路最重要的御制碑文《喇嘛說》,則將政府參與宗教事務管理的基本國策昭示天下,也奠定了雍和宮京都“首位皇家御用寺院”以及清政府“管理藏傳佛教事務中心”的地位。北京雍和宮是北京地區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
2020年6月13日,由於新冠疫情,雍和宮採取了閉館措施,暫停開放宗教活動場所,暫停一切集體宗教活動。
2021年3月13日,雍和宮發布公告,自3月16日(農曆二月初四)起,採取全天限額加分時限流、網上預約加現場購票方式有序恢復開放。每天限額40000人,每小時限流5000人。遊客需要通過健康寶登記以及測溫後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