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能網

泛能網

泛能網是在泛能理念的指導下,將能源設施互聯互通,利用數字技術,為能源生態各參與方提供智慧支持,為用戶提供價值服務,實現信息引導能量有序流動的能源生態操作系統。

簡介


泛能網以用能方為中心、為能源生態各方創造價值,是深度融合數字技術和能源技術的智能化數字能源平台。平台由新奧集團旗下的網際網路能源企業——新奧數能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和運營。
聚焦能源數字化的典型場景和需求,聚合運維、節能、設備、建設安裝、金融投資等在內的優質能源服務商,攜手軟體、數據、系統集成、演演算法等數字服務商,泛能網為平台用戶提供智慧的能源管理與相關服務,深度釋放能源價值。
通過泛能網,用能方等需求方可輕鬆獲得一站式的能源服務;各類能源和數字服務商可獲得商機推送、產品技術與市場營銷等方面的智慧支持,提升服務效率和品質,獲得競爭優勢。
目前,泛能網正與能源、數字相關服務商一起,為上海、天津、重慶、長沙、南京、石家莊、哈爾濱、青島、合肥、杭州、揚州、洛陽、東莞等40多座城市中的1200多家用能企業、100多個產業園區提供多維能源服務,升級能源管理範式,釋放數字能源價值。

理念與實踐


定義

泛能是從用戶需求出發,以能量全價值鏈開發利用為核心,因地制宜、清潔能源優先,多能互補的用供能一體化的能源系統。

定義闡釋

用戶需求是泛能的出發點。發展泛能,必須根據用戶的負荷及用能特徵,一戶一策地制定規劃,按照分散式能源分佈實施的方式建設、交付、運營。
能量全價值鏈利用要求在能源系統中,按照高品高用,梯級利用的原則,實現系統能量的統籌利用。例如,在一個系統中,高品質的能量可以用來發電,中品質能量製冷制熱,低品質能量提供生活熱水等。
能量全價值鏈利用是泛能的基本標準和根本追求。只有貼近用戶,才能實現能量的全價值鏈開發,才是真正的泛能;發展泛能,必須最終實現能量全價值鏈利用,大幅提高系統能效。
因地制宜,清潔能源優先,多能互補是泛能的發展原則。發展泛能,必須基於具體的能源稟賦,按照可再生能源優先,氣體能源和儲能為補充的原則,充分發揮各種能源特點,實現清潔能源相互帶動、餘缺互濟、平衡發展。
用供能一體化構建全新的能源系統。能量的全價值鏈開發與利用,客觀上打破了用、供能界限,使用戶在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動態轉換,形成需供一體的新型能源系統。

泛能實踐

基於對現代能源體系的認識,前瞻行業未來,泛能研究與實踐起步於2007年,現已落地多個網際網路能源行業標桿項目。
2007-2009,泛能網技術論證與核心技術研發。
2010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泛能站項目邁出泛能實踐的步伐。
泛能網
泛能網
2011年,成功交付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分散式能源站項目。
2013年,江蘇鹽城亭湖醫院泛能站項目建成投運,綜合能效可達81.9%,節能減排及經濟效益顯著。
2014年,承建肇慶新區泛能項目投運,成為全國首個大範圍使用分散式能源的地區。
2015年,青島中德生態園項目以以綜合能源供能系統實現區域多能融合,成為“網際網路+智慧能源”示範項目。
2016年,騰訊上海數據中心泛能項目,實現能源的高效配置和全價值鏈開發,各項指標比肩世界先進水平。
2017年,九江經開區泛能合作項目正式簽約,產業規劃與泛能規劃深度融合。
2017年12月,泛能網平台V1.0正式上線。
2018年,新奧數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構建智慧化的數字能源平台——泛能網。
2018年6月底,泛能網平台V2.0上線。同年7月,為化工、紡織、醫藥、食品、交通樞紐、商業綜合體、醫院等行業客戶提供了智慧的能源管理產品。
2018年9月,接入用能方30+,推出園區能源監管產品。
泛能網
泛能網
2018年12月,泛能CIM™標準體系初步建設完成;管理用電規模6億kWh/年;泛能網平台邊緣側產品泛能流SCADA™投入使用。
2019年3月,服務用能方300+,進入全國20多座城市;智能硬體泛能盒子™投入使用;獲得中國改革報社“智慧能源創新應用獎” 。
2019年9月,新奧泛能網平台服務用能企業500餘家、管理用電規模超過400億kWh/年,為全國40多座城市的100多個生態園區和工業園區提供多維能源服務。
2020年2月,泛能網入選工信部工業APP名單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2020年6月,獲評機器之心“助力產業復甦的最佳賦能AI解決方案”
2020年6月,為了更好服務用戶,泛能網400服務熱線開通
2020年8月,新奧數能落戶廣州,成立廣東新奧數能科技有限公司
泛能網
泛能網
2020年9月,上榜中國科學院《網際網路周刊》2020中國新科技100強
2020年11月,國家能源網際網路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單位
2020年12月,服務用能方超過1,200個,管理用電規模達到658億kWh/年;平台日處理3.5億+測點數據,日數據介面服務調用>5,000萬次;

未來發展


“能效”:人類的“第五能源”
炭能、核能、風能、太陽能被稱為四大能源,在能源創新理念的指引下,人們還在不遺餘力地去探索“第五能源“。然而,“泛能網”探索的道路絕不是單純地在某種新能源領域中的苦苦追尋,它的探索方向是如何將人類智慧最大限度地融入到不同種能源的生產、應用、儲運和回收之中,從而實現系統能源使用效率最大化。中華古老文明早已告訴人們,在老子的大唯物觀理念中,人類智慧本身就是“能量”,如果將這一“新能源”轉化為以“能效”為表象的能源形態,那麼“能效”本身就是繼四大能源之後,又統領於四大能源之上的“第五大能源”。“能效”本身,就是能源創新的重中之重。
泛能網:科學客觀地對待傳統能源
據了解,世博會中國館所展示的泛能網,除了在系統能效方面對能源創新理念做了高屋建瓴式的提升外,在能源創新概念的廣度上也有更加科學和客觀的闡述,即將傳統能源的高效清潔利用、提高能效,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一起列入廣義新能源的範疇,並正式提出了智能新能源的概念。
縱觀過去的30年,不論是國際或是國內,對石油天然氣的開發利用遠高於對煤炭發展的關注,普遍認為煤炭是即將被淘汰的能源品種,但實際上,如果能實現清潔高效利用,煤炭的發展空間仍然巨大。尤其對於中國多煤、貧油、少氣的能源稟賦,傳統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潔利用將會是解決中國能源與環境問題的必由和現實之路。以此觀念,在泛能網的規劃中,我們不僅能看到通過氣化採煤技術與微藻生物吸碳技術實現傳統煤炭的高效、清潔應用,還能看到傳統能源是如何與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在統一的智能管理平台上被合理地運輸、儲存、相互轉換與補充,形成一個閉合的可循環系統,應用於家庭、園區和城市。
系統能效與行業壁壘
正如泛能網所展示的,未來總的能源結構是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化石能源為輔,而且二者並非是簡單的並列,而是彼此循環並相互關聯存在的,也就是打破“豎井式”的能源應用模式。
目前系統能效技術和泛能網仍在研發階段,大範圍推廣還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壁壘,打破行業之間的壁壘也是泛能網推廣與應用的重要一環。例如,現在發電廠發電效率在37%~40%,而55%變成熱能,發電廠一般僅回收其中一小部分,其他熱能都被浪費。如果能把行業壁壘打破,將可以大幅度提高熱能利用。
有業內專家呼籲除企業間主動打破壁壘外,國家也應該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如果能夠打破能源行業的壁壘,節省的能源可相當於一個葛洲壩水電站甚至能省出一個三峽。”
而對於智能新能源系統初期成本增加的問題,已有研究指出,建立智能新能源系統大概會增加企業5%~8%成本,但這完全可以通過能效提高來彌補,只要打破行業壁壘,整個系統可在一年到一年半就能收回投資,此後就是享受節能所帶來的成本節約了。
泛能網,力創能源“新常態”
網際網路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IT技術實現了信息時代的地球村夢想。然而,縱觀泛能網,它旨在打破能源常態,創建能源“新常態”,當人類智慧真正融入到能源生產、儲運、應用與回收四環節之中,系統能效理論將不只是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而是在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泛能網將實現的不僅是理念中的地球村,而是在陽光普照下,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地球家園。

網際網路能源


或許20年後,網際網路將像衝擊傳統商業一樣,對傳統能源行業重新洗牌,出現全新的能源生產和消費的產業組織模式——網際網路能源。
網際網路能源是從客戶的角度出發構建的能源生產消費模式,是去壟斷,去中心化的“無中心網路”。
傳統能源體系裡,自家屋頂太陽能發的電用不完只能賣給電網,未來網際網路能源中則可能跳過中間環節,直接交易
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在去年底的一次論壇上大膽預言:或許20年後,網際網路將像衝擊傳統商業一樣,對傳統能源行業重新洗牌,網際網路能源將是未來能源的新形態。

現代能源體系


可再生能源和氣體能源高度融合,形成了我們的現代能源體系
一是未來是可再生能源優先、化石能源支持,因地制宜的多元化能源結構。也就是說首先我們在用能的時候先看看可再生能源有多少,太陽能不能產能、風能不能產能、地熱能能產多少,把這些用足以後當不夠的時候再用化石能源予以支持,這就要求我們因地制宜,我們有的地方太陽豐富、水不多、風不大,有的地方風大但是太陽可能差一點,有的地方可能還有潮汐呢,就像剛才傑里米·里夫金先生所講的,還有生物質能,這個東西是因地制宜的。也就是說我們在做能源規劃的時候先考慮自己的能源稟賦是什麼,把我們自己的能源稟賦使用完再從的大網上解決。
二是分散式為主、集中式為輔,也就是將來要建立一個一個的分散式能源體系,這個能源體系當中有可再生能源的分散式,有氣體能源的分散式,這就有了一個很好的補充。與此同時我們把集中式的能源也做好準備,隨時給它進行補充。分散式和集中式又要在一個相互協同可靠的情況下供應整個能源。
三是供需互動、有序配置,也就是每一個能源用戶都應該也是一個能源生產的單元,所以能源的供需互動將來將會是一個節能高效、非常平衡的用能方式。

服務和價值


彙集用、產、輸、配、儲等能源生態各方,聚集能源、數字相關的各類服務供應商,泛能網致力於成為企業的用能管家、生態的中心樞紐、政府的決策參謀、生態夥伴的賦能平台。
(1)企業的用能管家
泛能網為用能企業提供智慧的能源管理,為紡織、化工、食品、醫藥、交通樞紐、醫院及商業綜合體等多個行業提供完整的能源管理數字化解決方案,通過多維的用能過程監測、智能的診斷分析和優化策略。
(2)生態的中心樞紐
泛能網是開放、共享的能源生態平台。聚合多種設備、硬體、軟體及各類能源相關的服務供應商,泛能網為合作夥伴提供交易、服務商機撮合。
(3)政府的決策參謀
泛能網為政府提供能源治理產品,幫助政府洞悉最新能源態勢、發現節能減排的空間和進展,實現園區能源管理方式的數字化、智慧化升級,促進園區高質量發展。
(4)生態夥伴的賦能平台
泛能網為生態夥伴提供數據智慧支持,助力設備商、設計院、建安商、節能服務商、運維服務商、能源物流商、金融服務商、數字服務商等生態夥伴提升效率效益和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