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俞

腎俞

腎俞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在腰背筋膜、最長肌和髂肋肌之間;有第2、第3腰動、靜脈分支;布有第2、第3腰神經后支的皮支,深層為腰叢。主治腰痛,生殖泌尿疾患,耳鳴、耳聾。操作方法為直刺0.5~1寸。

簡介


● Shènshū BL23
● 來源:《靈樞·背腧》
● 歸經:足太陽膀胱經
● 功效:補腎強腰,壯陽利水,明目聰耳
● 屬性:腎背俞穴

穴名釋義


● 腎,腎臟;俞,輸注。本穴是腎氣轉輸於後背體表的部位,主治與腎相關的疾病,故名。

取穴


精準取穴

● 在脊柱區,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

簡便取穴

● 正坐或者俯卧位,約在腰部兩髂嵴高點連線與脊椎相交處,向上數2個椎體,再旁開肩胛骨內緣(近脊柱側點)至后正中線一半的距離,即為此穴。
本穴的精準取穴採用了骨度分寸的方法,其中,肩胛骨內緣(近脊柱側點)至后正中線為3橫寸,腎俞到后正中線的距離為1.5寸。簡便取穴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取穴方法,是長期臨床經驗總結的方法,操作簡便,便於記憶。一般情況下,簡便取穴的方法只適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養生防病時運用。如果使用穴位進行疾病的治療,則需要使用精準取穴。

局部解剖


● 皮膚,皮下組織,背闊肌腱膜和胸腰筋膜淺層。
● 淺層有第2、3腰神經后支的皮支及伴行的動、靜脈。
● 深層有第2、3腰神經后支的肌支和相應的腰動,靜脈的分支。

主治


● 男科疾病,例如遺精,陽痿,早泄,不育,性功能低下。
● 婦科疾病,例如月經不調,白帶,不孕,附件炎,盆腔炎。
● 水液代謝性疾病,例如遺尿,尿頻,水腫。
● 腎臟虛損類疾病,例如喘咳少氣,眼花,耳鳴,耳聾,腰膝酸痛;腎炎,尿失禁,神經性耳聾,晨瀉。
● 局部疾病,例如腰部軟組織損傷。

操作


治療操作

● 直刺0.8~1.2寸;可灸。

日常保健

● 指壓按摩:用指腹按揉,每次3分鐘。
● 灸法:艾條懸灸15分鐘;艾炷灸5~9壯。

古籍摘要


● 《針灸甲乙經·卷八》:寒熱食多,身羸瘦,兩脅引痛,心下賁痛,心如懸,下引臍,少腹急痛,熱,面黑,目䀮䀮,久喘咳,少氣,溺濁赤,腎俞主之。
● 《備急千金要方·卷三十》:腎俞主頭身熱赤振栗,腰中四肢淫濼,欲嘔。
● 《千金翼方·卷二十七》:丈夫夢失精,小便濁難,灸腎俞百壯。
● 《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卷八十五》:腎俞主灸下元虛,令人有子效多奇,兼灸吐血聾腰痛,女疸婦帶不能遺。

常用配伍


● 配三陰交、關元、水泉、太溪,治月經不調
● 配胃俞,治胃寒脹,食多身羸瘦,嘔吐。
● 配天樞、足三里、中脘,治五更泄瀉。
● 配肺俞,治喘咳、少氣、百病。
● 配氣海、志室、關元、三陰交,治遺精、小便不利、水腫。
● 配聽宮、翳風,治耳鳴、耳聾。
● 配太溪、殷門、委中,治腰膝酸痛。

參考文獻


● [1] 孫國傑。針灸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2] 解秸萍,程凱。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取穴特色技法詳解。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 [3] 郭長青。人體經絡穴位使用大圖冊。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
● [4] 劉乃剛。超簡單取穴不出錯。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