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水處理技術的結果 展開
- 技術簡介
- 1975年創刊的雜誌
水處理技術
1975年創刊的雜誌
《水處理技術》創刊於1975年,曾用刊名《海水淡化》,是由中國藍星(集團)總公司主管;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學會主辦的學術期刊。
據2020年3月《水處理技術》官網顯示,《水處理技術》第九屆編委會有編委68人、常務編委11人、名譽編委5人、高級顧問3人、國外高級顧問7人。
據2020年3月8日中國知網顯示,《水處理技術》共出版文獻8842篇、總被下載2116134次、總被引82280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140、(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18。據2020年3月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水處理技術》共載文5907篇、基金論文量為3607篇、被引量為78425次、下載量為345146次,2017年影響因子為0.76。
由中國藍星(集團)總公司主管,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學會主辦出版,創刊以來,幾乎獲得了專業期刊的各類榮譽。
《水處理技術》雜誌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全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資源系統;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美國《化學文摘》(CA);日本《科技文獻速報》(JICST),美國《劍橋科學文摘:自然科學》CSA:NS)等。
《水處理技術》專業報道:膜和膜過程研究開發及應用;水處理系統設計和運行管理;工業純水和超純水製造;海水和苦鹹水淡化;瓶裝水優質飲用水水凈化;工業軟化水冷卻水處理;電廠給水排水;廢水處理和再利用;液體分離濃縮和提純;水處理藥劑的研製和應用;國內外行業的最新信息和市場動態。
《水處理技術》現月發行量在20000冊左右,訂戶遍及各級相關市政機關、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工程公司、水處理設備製造商與銷售商等。行業涉及化工、電力、電子、煤炭、石油、醫藥、食品、紡織、印染、造紙、冶金、機械、鐵路、環保、建築、市政、軍事等領域。
《水處理技術》已成為專業工作者交流科研成果和實踐經驗、了解國內外技術動向和熱點信息、展示先進生產設備和產品服務的重要窗口;成為我國水處理領域中知名度高、發行量大、影響面廣的優秀期刊。據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年度報告,《水處理技術》雜誌的影響因子繼續位於專業期刊的前列。
期刊每月10日出版,全年12期,國內外公開發行。定價:國內12.00元/冊(144元/年),國外5.00美元/冊(60美元/年)。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郵發代號:國內32-38,國外1127M。如果錯過郵局訂閱也可在編輯部直接訂閱。
1975年,《海水淡化》創刊。
1981年,《海水淡化》更名為《水處理技術》,以季刊穩定發行。
1984年,該刊刊期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05年,該刊刊期由雙月刊改為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9年10月,《水處理技術》加入OSID開放科學計劃。
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水處理技術》主要欄目有綜述與述評、研究報告、應用技術、經驗交流、技術講座、信息與簡訊等。
● 報道內容
《水處理技術》主要報道膜和膜過程研究開發及應用、水處理系統設計和運行管理、工業純水和超純水製造、海水和苦鹹水淡化、瓶裝水優質飲用水水凈化、工業軟化水冷卻水處理、電廠給水排水、廢水處理和再利用、液體分離濃縮和提純、水處理藥劑的研製和應用、中國國內外行業的信息和市場動態等內容。
人員編製
據2020年3月《水處理技術》官網顯示,《水處理技術》第九屆編委會有編委68人、常務編委11人、名譽編委5人、高級顧問3人、國外高級顧問7人。
《水處理技術》第九屆編委會名單 | |
職務 | 名單 |
編委 | 萬印華、於水利、馬軍、馬放、馬學虎、王軍、王志、王昶、王湛、王磊、王琪、王三反、王樂譯、王宗平、王曉琳、韋朝海、盧徐節、葉曉琰、田瑞、朱寶庫、朱孟府、伍振毅、劉文君、劉俊良、劉勇弟、劉振法、呂曉龍、江河清、許振良、邢衛紅、安全福、李衛星、李友清、李明玉、李保安、李鎖定、宋來洲、汪勇、楊波、張林、張衛東、張玉忠、張忠國、張所波、張振家、張捍民、金焱、鄭祥、鄭懷禮、郝曉剛、徐平、徐南平、俞漢青、賈桂芝、高從堦、曹義鳴、梁國明、黃霞、彭永臻、蔣蘭英、藍偉光、褚良銀、解利昕、雷樂成、樊雄、潘丙才、潘獻輝、蹇錫高 |
常務編委 | 於水利、馬學虎、王琪、王曉琳、邢衛紅、呂曉龍、許振良、徐平、黃霞、解利昕、褚良銀 |
名譽編委 | 丁馬太、鄧南聖、劉忠洲、葛道才、譚永文 |
高級顧問 | 曲久輝(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中國工程院院士)、王世昌 |
國外高級顧問 | Enrico Drioli、Miriam Balaban、Masaru Kurihara、Norman. Li、Rradip Kumar Tewari、Tai-shung Chung、Zahid Amjad |
據2020年3月8日中國知網顯示,《水處理技術》共出版文獻8842篇。
據2020年3月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水處理技術》共載文5907篇、基金論文量為3607篇。
據2020年3月8日《水處理技術》官網顯示,《水處理技術》月發行量在20000冊左右,訂戶遍及各級相關市政機關、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工程公司、水處理設備製造商與銷售商等。行業涉及化工、電力、電子、煤炭、石油、醫藥、食品、紡織、印染、造紙、冶金、機械、鐵路、環保、建築、市政、軍事等領域。
《水處理技術》是CA化學文摘(美)(2014)來源期刊、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日)(2018)來源期刊、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2019-2020年度)(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自然科學》(CSA:NS)來源期刊,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等資料庫收錄。
據2020年3月8日中國知網顯示,《水處理技術》總被下載2116134次、總被引82280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140、(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18。
據2020年3月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水處理技術》被引量為78425次、下載量為345146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76(環境科學技術及資源科學技術刊均影響因子為0.99),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2194名。
《水處理技術》是Caj-cd規範獲獎期刊。
2001年,被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中國期刊方陣”的雙效期刊。
2002年、2009年和2012年,獲得"第三、四、五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榮譽稱號。
2003-2008年,連續獲得浙江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
2011年,獲得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報刊一等獎。
水處理技術
1、論文題名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內容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字,題名應言簡意賅且富於信息。
2、文章署名及單位應是對文章全部或部分內容做出主要貢獻並能對文章內容負責的人和單位,作者姓名與單位應中英文對照,分別排在中英文文題之下,英文姓氏、名字的首字母應大寫,作者的工作單位,應包括單位標準全稱、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單位名稱與省市之間以逗號“,”分隔,整個數據項用圓括弧“()”括起,多作者的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序號,各工作單位之間以分號“;”分隔,作者工作單位的英譯文還應在郵編之後加“,Chin”。
3、摘要應為客觀、如實地反映文章內容的有數據、有結論的完整短文,有獨創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論文,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採用第三人稱的寫法,“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英文摘要應與中文對應,無語言表達錯誤,符合英文語言習慣。
4、中英文關鍵詞一般3~8個;應盡量使用主題詞;應避免將片語作為關鍵詞。
5、論文一般按引言(不單列標題,用200~300字闡述開展本工作的目的、理論基礎和與本題有關的中國國內外進展情況及本工作的創新及特色,但無需對主題開展全面回顧,也不要述及研究的數據和結論)、實驗部分、結果與討論、結論的格式書寫;文章標題層次為:一級標題1(宋體小四號加黑),二級標題1.1(黑體五號加黑),三級標題1.1.1(楷體五號加黑);文章正文內容採用五號宋體,不加黑。
6、使用中國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同一單位在全文中寫法一致,使用單位的國際符號表達量值;並寫清字母、符號的大、小寫,正、斜體;註明上、下角的字母、數碼和符號。
《水處理技術》第九屆編委會領導名單 | |
職務 | 名單 |
主任委員 | 高從堦(中國工程院院士) |
副主任委員 | 徐南平(中國工程院院士)、蹇錫高(中國工程院院士)、彭永臻(中國工程院院士)、楊波 |
總編輯 | 高從堦(中國工程院院士) |
主編 | 王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