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內陸的結果 展開
- 義大利2011年艾曼紐爾·克里亞勒斯執導電影
- 阿爾及利亞2008年塔里克·忒琪亞執導電影
- 媞·奧博特著作
內陸
義大利2011年艾曼紐爾·克里亞勒斯執導電影
《內陸》是由義大利、法國聯合製片的88分鐘劇情影片。該片由艾曼紐爾·克里亞勒斯執導,Filippo Pucillo、唐娜提拉·芬諾恰羅、Mimmo Cuticchio、貝佩·費奧雷羅、Titti等主演,於2011年9月7日在義大利上映。
該片講述的是非洲非法移民的到來,給小島上普奇洛一家帶來的考驗。事實上,不管是偷渡而來的莎拉和她的兒子,還是小島居民菲利普和母親,都在嚮往著那片神秘的“內陸”。
在西西里與突尼西亞之間的小島利諾薩,20歲的菲利普與爺爺埃內斯托出海捕魚時,遭遇在一塊舢板上飄蕩的非洲偷渡客。爺爺以一個老水手必須遵循的海洋法則,救起幾個溺水的黑人,並將即將生產的孕婦帶回家裡。爺爺同時也是一個遵紀守法的聽話公民,見到偷渡舢板時,第一反應依然是通知海岸警衛隊,但這並不妨礙他來自內心那個最樸素的力量,去超越法律邊界甚至違法著進行行善,畢竟法律是嚴格拒絕任何偷渡行為的。
於是,一次最人道最天經地義的善良行徑,卻成了一次違法的罪行。沒能抓到確實證據的警方,以爺爺無照搭載遊客出海經營為名,扣下了賴以為生的漁船。
這樣也好,菲利普那個最有生意頭腦的叔叔尼諾早就勸說老頭放棄漁業,經營旅遊了。媽媽真的著手這麼幹了,將自駕居所粉刷一新,迎接著蜂擁而至的度假遊客,他們大多來自亞平寧半島——媽媽所嚮往改變命運的“內陸”。那個半島更是非法移民嚮往的“內陸”,生產後的孕婦得去都靈,和在那打工的丈夫團圓。
這家人所居住的利諾薩島,在肇事於去年年末的北非西亞革命中,成為突尼西亞難民的落腳處;而衣索比亞孕婦多出來的女兒,卻是在卡扎菲的利比亞監獄中被弄出來的。
藏匿著偷渡孕婦的媽媽焦急得如炕上螞蟻,加上爺爺漁船被扣,菲利普不免會相信自己做了一件“好心的錯事”。等他帶著從米蘭過來度假的美少女深夜出海,並又一次碰到企圖掙扎著爬上小艇的非洲偷渡客時,竟然一改之前善良淳樸的本性,而窮凶極惡的將船槳砸向一個個垂死的可憐人。這砸向海邊的一板板,讓那個寄希望於“島上沒有骯髒難民”的米蘭女孩都徹底崩潰了,她祈求菲利普停下。
當尼諾叔叔又滿載著一群厭惡難民的白種同胞出海狂歡時,菲利普拆開了困住爺爺漁船的警戒線,撕開滅絕人性的冷漠法律,他要將孕婦和兒子以及襁褓中的女兒送到北方,送到理想中的內陸。
海報上的海水湛藍極了,人們爭先恐後的從遊艇上躍出,等待被善良的力量打撈起。
內陸[義大利2011年艾曼紐爾·克里亞勒斯執導電影]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Filippo Pucillo | 菲利普 | |
唐娜提拉·芬諾恰羅 | 吉里耶塔 | |
Mimmo Cuticchio | 埃內斯托 | |
貝佩·費奧雷羅 | 尼諾 | |
Titti | 薩拉 | |
克勞迪奧·桑塔瑪利亞 | 聖塔馬利亞 | |
蒂茲亞娜·羅達托 | 瑪麗亞 | |
Martina Codecasa | 莫拉 | |
Filippo Scarafia | 馬可 | |
Pierpaolo Spollon | 斯蒂法諾 | |
Rubel Tsegay Abraha | 奧瑪爾 | |
Fabio Pucillo | Banda Franco | |
Biagio Barone | Vecchio pescatore | |
Filippo Luna | 多托雷 | |
Antonino Bellomo | Vecchio pescatore | |
Lois Clottey | Bimba Sara | |
Giovanni Cintura | Tonino | |
Tindaro Veca | Pasquale | |
Carmelo Marchetta | Vecchio pescatore | |
Carmelo Cannavò | Pescatore | |
Vincenzo Saltalamacchia | Pescatore | |
Piero Oscar Cardamone | Franco | |
Silvio Inguanta | Banda Franco | |
Eugenio Bonadonna | Banda Franco | |
Roberto Pucillo | Banda Franco | |
Mary Di Malta | Donna biglietteria | |
Pasquale Giardina | Prete |
製作人 | MarcoChimenz、GiovanniStabilini、RiccardoTozzi 、FabioMassimo Cacciatori 、FabioConversi 、MatteoDe Laurentiis |
導演 | 艾曼紐爾·克里亞勒斯 |
副導演(助理) | VincenzoRosa 、EmilianoTorres 、StefanoRuggeri |
編劇 | 艾曼紐爾·克里亞勒斯、VittorioMoroni |
攝影 | Fabio Cianchetti |
配樂 | 弗蘭科·皮埃爾賽特 |
剪輯 | Simona Paggi |
選角導演 | Chiara Agnello |
藝術指導 | Paolo Bonfini |
服裝設計 | Eva Coen |
視覺特效 | Stefano Marinoni |
內陸[義大利2011年艾曼紐爾·克里亞勒斯執導電影] | 菲利普 演員 Filippo Pucillo 20歲,他與爺爺埃內斯托出海捕魚時,遭遇非洲偷渡客,爺爺救起幾個溺水的黑人,並將即將生產的孕婦帶回家裡。但警方因此扣下了他們賴以為生的漁船,讓他相信做了一件“好心的錯事”。等他又一次碰到非洲偷渡客時,竟然一改之前善良淳樸的本性,而窮凶極惡的將船槳砸向一個個垂死的可憐人。 |
內陸[義大利2011年艾曼紐爾·克里亞勒斯執導電影] | 埃內斯托 演員 Mimmo Cuticchio 菲利普的爺爺,一個老水手。當他在和孫子一起出海捕魚時,遭遇非洲偷渡客,他遵循海洋法則,救起幾個溺水的黑人,並將即將生產的孕婦帶回家裡。同時他也是一個遵紀守法的聽話公民,通知了海岸警衛隊后,沒能抓到確實證據的警方,以他無照搭載遊客出海經營為名,扣下了他們賴以為生的漁船。 |
內陸[義大利2011年艾曼紐爾·克里亞勒斯執導電影] | 尼諾 演員 貝佩·費奧雷羅 菲利普的最有生意頭腦的叔叔。在家裡賴以生存的漁船被警方扣下后,他勸說父親埃內斯托放棄漁業,經營旅遊。於是,他迎接著蜂擁而至的度假遊客,滿載著那些厭惡難民的白種同胞出海狂歡。 |
內陸[義大利2011年艾曼紐爾·克里亞勒斯執導電影] | 吉里耶塔 演員 唐娜提拉·芬諾恰羅 菲利普寡居的媽媽。她非常明白大海的殘酷,希望全家搬到內陸去,在那裡他們可以建立一個未來;為了掙錢她把家人都搬到車庫居住,把公寓租給了三個年輕遊客。因為家裡藏匿著埃內斯托收留的偷渡的孕婦,她焦急得如炕上螞蟻。 |
類型 | 曲目 | 創作者 |
原聲音樂 | 1-Remate Completa 2-Finale 3-Finale Piersanti 4-Completa | 弗蘭科·皮埃爾桑迪 (Franco Piersanti)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
2011年9月8日 | 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評審團特別獎 | 《內陸》 | 獲獎 |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獎 | ||||
帕西內蒂獎-最佳電影 | ||||
金獅獎-最佳影片 | 提名 | |||
2012年 | 第56屆義大利電影大衛獎 | 大衛獎-最佳影片 | 提名 | |
大衛獎-最佳女演員 | 唐娜提拉·芬諾恰羅 | |||
大衛獎-最佳導演 | 艾曼紐爾·克里亞勒斯 | |||
2012年1月15日 | 第23屆棕櫚泉國際電影節 | 跨越邊界獎 | 《內陸》 | 獲獎 |
內陸劇照
導演在許多小島中選中片中利諾薩島,因為那裡的人們還很少看電視,沒有電影院,報亭也只有一個。對每天世界上發生的事情並不太了解。不過因為有英特網,對圍繞他們周圍的世界發生的一切還是有所知的,導演覺得這很有趣。拍攝影片前,他在那裡呆了5個月,拍攝用了1個月。
除了在蘭佩杜薩小島呆了幾周時間。此外,導演艾曼紐爾·克里亞勒斯採訪了很多為紅十字會工作過的當地人。戴夫·埃格斯的《流浪兒》一書給他很大幫助,書中講述一群來自蘇丹的孩子的故事。還有聯合國難民暑的發言人羅拉·波德里尼,也給他了很多故事素材,並幫助他和許多人建立聯繫。
主創單位 | |
---|---|
製作單位 | Cattleya、Rai電影、Ministero per i Beni e le Attività Culturali、Babe影業(義大利);France 2 Cinéma、法國第4電視台、Ciné Cinémas、CNC(法國);Cinesicilia、西西里電影委員會、西西里大區、當代電影和視聽 |
發行單位 | 01發行(義大利);ABC發行、Homescreen(比利時);Cinemien、Film1(荷蘭);Vértigo Films S.L.(西班牙);Crest國際(日本);Cohen傳媒集團(美國);Mozinet(匈牙利);Alambique Destilaria de Ideias Unipessoal(葡萄牙);Bellissima影業(法國) |
影片上映 | |||
---|---|---|---|
上映國家 | 上映時間、細節 | 上映國家、地區 | 上映時間、細節 |
義大利 | 2011年9月4日(威尼斯電影節) | 義大利 | 2011年9月7日 |
加拿大 | 2011年9月13日(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 法國 | 2011年10月1日(阿訥西電影節) |
巴西 | 2011年10月6日(里約熱內盧國際電影節) | 韓國 | 2011年10月9日(釜山國際電影節) |
英國 | 2011年10月13日(倫敦電影節) | 以色列 | 2011年10月17日(海法電影節) |
法國 | 2011年10月22日(蒙彼利埃地中海電影節) | 法國 | 2011年11月6日(阿拉斯電影節) |
希臘 | 2011年11月7日(塞薩洛尼基國際電影節) | 美國 | 2011年11月11日(義大利風情影展) |
瑞典 | 2011年11月17日(斯德哥爾摩電影節) | 法國 | 2011年11月27日(格勒諾布爾電影節) |
印度 | 2011年12月9日(迪拜國際電影節) | 法國 | 2011年12月11日(萊薩爾克國際電影節) |
義大利 | 2011年12月29日(卡普里好萊塢電影節) | 美國 | 2012年1月6日(棕櫚泉國際電影節) |
荷蘭 | 2012年3月8日 | 法國 | 2012年3月14日 |
俄羅斯 | 2012年3月29日 | 中國香港 | 2012年3月30日(香港國際電影節) |
葡萄牙 | 2012年4月19日 | 比利時 | 2012年4月25日 |
瑞典 | 2012年4月27日 | 日本 | 2012年4月28日(東京義大利電影節) |
美國 | 2012年5月2日(紐波特比奇國際電影節) | 丹麥 | 2012年5月10日 |
以色列 | 2012年6月14日 | 捷克 | 2012年7月2日(卡羅維發利電影節) |
西班牙 | 2012年7月27日 | 芬蘭 | 2012年7月27日 |
日本 | 2012年9月30日(難民電影節) | 中國台灣 | 2012年10月19日(高雄電影節) |
匈牙利 | 2012年11月29日 | 阿根廷 | 2012年12月6日(布宜諾斯艾利斯電影節) |
日本 | 2013年4月6日 | 美國 | 2013年7月24日(紐約) |
美國 | 2013年7月26日(限定) | 影片上映參考資料 |
導演艾曼紐爾·克里亞勒斯對海洋的偏愛從他的處女作《我們不再陌生》就體現出來,還包括《金色大門》、《呼吸》。儘管一再重複著相似的主題和背景,導演的處理方式卻不讓人感到厭煩,在熟悉的環境中,導演對故事和人物的把握如同鄰里家常般親切可信。溫暖和諧的基調下,蘊藏著力量的對抗,漁村老人們“落水的人決不可不救”的“海洋法律”與“不可接收非法移民”的“政府法律”進行著人性的角力;“留下來”的不甘和“走出去”的未知帶來的猶疑讓角色豐滿立體;而對非法移民矛盾的“排斥”與“同情”則構成了導演人文主義關懷的基調。這些膠著的、有韌性的力量在影片安靜的表象下暗潮洶湧,使得影片簡單卻不單調。
影片最後,菲利普駕著原被禁封漁船,載著莎拉一家行在通往“內陸”的希望之途。導演用一個高空俯視的全景鏡頭,用偌大海洋中一葉小舟的無方向感,表達了對這個無解的問題的態度。對於未知,無論是地域範疇還是人性範疇,導演同樣有著無力感,儘管如此,導演仍堅持著儘可能的思考和詩意的表達,這些思考,這些悲天憫人的情懷已經足以成為支撐電影的力量。 (網易娛樂評)
導演很善於捕捉孤島生活的特色,並且對場景選擇以及時代思潮有著不容置疑的感受力。然而,作為一部社會問題片,《內陸》缺乏自己的微妙性。大量的說明性對白,卻有著青少年讀本般的事無巨細的陳述,過於平白了。 (《綜藝》雜誌評)
《內陸》的鏡頭語言運用尤其精彩,不動聲色間巧妙熟練的運鏡,角度、光線、內容,總是巧到好處,正好讓畫面敘事直抵內心敏感深處。觀眾可以聞到大海的濕氣,感受海風吹起發稍拂過面孔,體會小島上陽光無遮無掩的熱度。
影片開篇,流暢的大遠景到逐次遞進轉換的近景,幾句簡潔自然的台詞對白,幾個簡單的畫面剪輯,人物關係,故事背景和衝突就交代得清晰明了。在人們以為這會是一個討論傳統和現代衝突和矛盾的老掉牙故事時,導演的敘事筆鋒一轉,對準外界帶來的移民問題和由此的道德人性衝突,高潮和平靜交替的有效節奏下,戲劇衝突和人道激情輪流衝擊著觀眾。 (新浪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