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中加雙語學校

民辦寄宿式全日制中學

徠馬鞍山中加雙語學校是一所全封閉、半軍事化管理的民辦寄宿式全日制中學。校園內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布局合理,校園青山環繞、綠樹成蔭、小橋流水、荷香滿園,是一所充滿文化氣息的花園式學校。自2003年辦學以來,學校先後獲得“平安校園”、“綠色學校”、“食品衛生等級A級單位”、“園林化單位”、“安徽省民辦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民辦教育先進單位”、“國家十二五規劃課題實驗學校”等榮譽稱號。

領導團隊


優秀的管理隊伍,是提高辦學水平的重要保證。學校建設了一支結構合理、責任心強、工作務實的管理隊伍,為學校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組織保障。管理幹部均從教學一線選拔,他們有多年教育教學和教學管理的經驗,既具有良好的品德素質,又具有突出的工作管理能力,職責分明,優勢互補,認識統一,關係融洽,有很強的開拓進取精神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中堅力量。幹部隊伍學歷結構合理,本科20人,專科2人;高級職稱11人,中級職稱6人。
• 校長 鄭曉敏
• 黨支部書記兼初中部校長 周冬青
• 高中部校長 高宜旭
• 後勤部校長 楊孟春
• 工會主席 陳騰生
• 大涼山愛心學校校長 胡躍平
• 校長助理兼校辦主任 郭佳奇、張文根
徠• 安全德育管理中心主任 劉繼虎
• 教務處主任 葉 俊
• 教科室主任 袁輝
• 初中部主任 姚惠平
• 團委書記 周 君
• 年級主任 李朋、夏黎平、孫慶春、汪永兵、陳會、李立志

師資力量


教師的能力在各項技能比賽中得到了充分體現,楊輝老師在省數學教師優秀課評比中勇摘全省第一名、榮獲省一等獎,並榮獲第六屆青年數學教師優秀課評選比賽全國一等獎;英語老 師丁燕代表安徽省在全國教師教學技能展評中榮獲口語表達一等獎,獲全國英語微型課大賽二等獎並獲第二屆全國中小學課堂教學大獎賽電視展示課英語學科全國一等獎;王仁根老師獲第二屆全國中小學課堂教學大獎賽電視展示課語文學科全國一等獎;楊勇老師獲馬鞍山市英語教學大獎賽一等獎、安徽省第四屆中學英語教學觀摩賽一等獎並獲第二屆全國中小學課堂教學大獎賽電視展示課英語學科全國一等獎;黃高品老師獲省化學優質課評比二等獎;汪國政老師獲省高中歷史教學大獎賽二等獎;袁輝老師獲省高中數學教學大獎賽二等獎;王建喜老師在市教師基本功大賽中獲一等獎並代表馬鞍山市參加全省教師基本功大賽獲得三等獎;胡新苗、吳陽平、鄭曉敏、翟厚全、段川菊、劉漢武等一大批教師獲市級教學大獎賽一、二、三等獎;王玉萍老師的課被評為市級“精品課”;
教師合影
教師合影
葉俊、高宜旭老師2009年榮獲“市級骨幹教師”稱號;佟慶麗、張生超、鄭曉敏三位老師獲2009年市“優秀教師”稱號;董大權、白智榮、朱傳喜、楊輝老師被評為馬鞍山市“民辦教育先進工作者”。而省特級教師、省市級“教壇新星”更是我校的主力教師,絕大部分教師在市級以上刊物上發表過論文。

辦學模式


學校堅持以“嚴格科學管理”為辦學特色,以“學引用清”為課堂教學模式,把培養學生具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作為辦學方向,在堅持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工作中心,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地同時,以《弟子規》和《馬鞍山中加雙語學校學生文明禮儀規範》為德育藍本,堅持不懈地抓學生德行教育、行為習慣和文明素養的養成教育,形成以感恩教育、演講、寫字、禮儀、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體的校本課程結構,把培養學生成為高素質、高品位、高水平、高文明的人作為辦學目標,努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和幸福奠定基礎。

管理模式


學校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封閉式的管理
學校位於南京和蕪湖之間,是馬鞍山市大學城內一所年輕而美麗的十二年一貫制 學校。學校依山傍水,環境幽靜,是一所遠離喧囂的繁華城區的花園式學校。學校與安工大東校區隔路相對,與安徽工貿技師學院以及河海大學文天學院相鄰,交通十分便利,3路、16路、23路、103,113路,123路公交車經過學校門前,乘車至市旅遊車站、向山鎮只需幾分鐘,至火車站、長途汽車客運站只需二十分鐘,外地和本市學生上學十分方便。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外界閑雜人員一律不能進入校園,來訪實行問詢、登記制度,為教師和學生創造了一個安心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環境。學校視安全為第一重要,校警每天24小時巡邏校園及校園周邊,確保全校師生員工及財產安全。
表演
表演
學校的半軍事化管理
1、每學期開學初對學生進行為期兩周左右的軍事訓練,從隊列、軍姿、起床、就寢、內務管理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加強管理,學生的精神狀態明顯改觀。
2、學校實行路隊管理制度。晚自習結束后統一整隊到寢室就寢;班主任跟隊並維護秩序,或者深入到寢室檢查內務,找學生談心,及時處理一些問題,解決學生實際困難。中午一律實行午睡制度,起床後由教官統一組織將學生送到教學區上課。
軍訓
軍訓
3、指導學生進行內務整理並適時開展評比活動,由學校組織,統一進行檢查、評比、公布,每一大周評選一次優秀寢室、優秀寢室長、優秀室員,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進行表揚。
4、堅持開展晨練活動。為了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團隊意識,每天早晨6:00統一起床晨跑。由教官統一安排,教官和班主任密切配合。此項活動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確保了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
5、教官經常召開學生會議,適時進行表揚,同時指出不足,既增進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感情,又較好地推動了生活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6、為確保學生有充足的睡眠時間,生活區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統一關燈時間,堅決制止學生將手機、MP3等貴重物品以及一些不利於學習的物品帶進校園、帶進宿舍,以免影響學生正常的休息和學習。

學校榮譽


2005年,在朱傳海校長的倡導下,學校實現了發展上的戰略性轉軌,實行“公辦化收 費,民辦化服務,重點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面向全省招收了大量品學兼優、家庭特困的初、高中學生,形成了以初、高中兩個學部為主的辦學格局。學校現有150個教學班,在校生9200餘人。擁有一支結構合理、責任心強、工作務實的管理團隊和一支由教壇新秀、各級各類課堂教學大獎賽一、二、三等獎獲得者及外籍教師共同組成的年齡在30-50歲之間的年富力強的教師隊伍。

高考成績


2008年高考二本達線首次突破百人大關
2011年高考再創新高,二本達線人數首次突破千人大關,其中,一本達線336人、二本以上達線1024人、三本以上達線1355人,藝體本科雙達線126人,創造了全市本科達線人數最多、提高率最大的輝煌業績。應屆畢業生周海涵、湯舒俊兩位同學以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其中,周海涵以679分的成績獲得馬鞍山市理科狀元榮譽,更有一大批優秀學子考入全國各地的名牌大學。
在2012年高考中,我校參考人數為1629人,本科達線人數共計1414人,其中文化課一本達線384人,二本以上達線1002人,三本以上達線1270人,另藝體本科雙達線144人,本科率達到89.8%。在馬鞍山中加雙語學校低入口成績的基礎上,再次續寫“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教育神話。本科上線再創新高。
2013屆高考人數為2066人,其中一本達線471人【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1人,空軍飛行員1人】,二本以上達線1232人,三本以上達線1663人,本科達線率90.44%,另藝體本科雙達線200人。優秀學生遍布全國各大名校。
2014屆高考人數為2600人,一本達線609人,二本達線1521人,三本以上1949人,藝體本科雙達線185人
2015屆高考人數為3000人,一本達線924人,二本以上達線1913人,三本以上達線2477人,藝體本科雙達線188人。
2016年高考,我校一本達線1139人,二本以上2331人,三本以上2777人,藝體本科雙達線279人。2016屆高考,我校實現了三大突破:一本突破1000人大關,二本突破2000人大關,600分以上突破100人大關。2016年高考我校也完美踐行“百花齊開放”的育人理念:錄取空軍飛行員1名,錄取海軍飛行員1名,民航類飛行員錄取10人,藝體類名校錄取一大批,其中,夏嘉同學奪得安徽省體育高考狀元,並被北體錄取。
2017年高考,我校一本達線1679人,本科以上達線3564人,藝體本科雙達線335人。2017年高考,我校一本突破1600人大關,佔全省一本達線總人數的四十分之一;二本以上突破3500人大關,真正實現了“人人上大學”的育人目標。
2018年高考,我校在實際報考人數低於2017屆的基礎上,齊心協力、銳意進取、再創新高、再續輝煌:一本達線1681人,本科以上達線3361人,另有藝體本科雙達線289人。
2019年高考,我校在上級領導的關懷下,在社會各界及廣大家長朋友的支持下,在2019屆高三年級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再創新高、再續輝煌、再譜華章:一本達線1679人,本科以上達線3681人,藝體本科雙達線293人。
2020年高考,應屆理科參考人數1579人,一本達線1051人,本科以上達線1506人;應屆文科參考人數485人,一本達線195人,本科以上達線379人;復讀生一本達線1323人,本科以上 2491人。截至2020年10月,已有8人達到空軍飛行員錄取標準,6人達海軍飛行員錄取標準,2人達北體錄取標準。
畢業照
畢業照

獎勵優惠政策


1、入學獎學金:
(1)考生中考成績750分以上,獎勵3000元人民幣(按100元/月發放);
(2)考生中考成績760分以上,獎勵6000元人民幣(按200元/月發放);
(3)考生中考成績770分以上,獎勵10000元人民幣(按300元/月發放)。
2、學生入學后,根據學校自行組織的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各所佔比為4:6),學生可獲得獎學金。獎勵對象為進入年級前5%名,獎勵1000元;進入年級前6%-10%名,獎勵500元;在年級進步排名前50名,獎勵500元(受到學校紀律處分的學生,不享受此政策)。
3、高考考取清華、北大(不含二級學院)或在馬鞍山市高、中考中榮獲狀元的,獎勵50000元人民幣;考取復旦、科大、上海交大、南大、上外、北外、浙大和人大、及清華(文)北大(理)(以上均不含二級學院),獎勵5000元人民幣(復讀生折半)。

中加分校


中加第一分校:宣城市十三中
中加第二分校:馬鞍山成功學校
中加第三分校:安徽華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