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利清谷

下利清谷

病症名。指泄瀉時所瀉之物清稀,並雜有不消化食物。

簡介


● 英文名稱:Clear-food Diarrhea
● 又稱:完谷下利;完谷不化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診斷學—問診
● 常見病證:脾虛泄瀉證、腎虛泄瀉證

古籍摘選


● 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名詞解釋


● 糞便中夾有大量未消化食物的腹瀉表現。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下利清谷,腹瀉,糞便中夾有大量未消化食物,屬於大便質地異常的情況。

診便原理

● 大便的排泄,雖直接由腸道所主,但與脾胃的腐熟運化、肝的疏泄和命門的溫煦等有密切關係,通過觀察及詢問大便排便的次數和時間,以及大便的量、色、質、氣味、便時感覺和伴隨癥狀等,不僅可以直接了解消化功能,而且還是判斷疾病寒熱虛實的重要依據。

癥狀表現

● 泄瀉時所瀉之物清稀,並雜有不消化食物。

主病

● 脾虛泄瀉證: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覆,常伴有的臨床癥狀有:身弱怯冷,面色萎黃,手足皆冷,四肢倦怠,不思飲食,脈多虛濡或沉緩等。
● 腎虛泄瀉證:黎明前泄瀉,常伴有的臨床癥狀有:當臍作痛,痛連腰背,腹冷膝冷等。

病因病機

● 脾主運化,食物進入胃中,經過初步消化後進入小腸,雖然進入小腸但是必須經過脾氣的推動、激發才能夠繼續消化食物,所以在脾氣的作用下食物轉化為精微,並在脾氣作用下將其吸收、轉運到全身,保障臟腑的生理功能。所以如果脾失健運則穀食的消化和精微物質的吸收就會受到影響,可能出現腹脹、便溏、完谷下利等一系列表現。
● 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本,腎陽能推動激發全身臟腑的各種機能,溫煦全身的臟腑形體官竅,如果腎陽不足,則推動、溫煦的作用便減弱,脾陽也無力生髮,水谷不能運化,隨大便夾雜而下。

生活經驗

● 中醫講究取類比象,陽氣就類似於做飯的火,如果沒有火或者熱量不足,那麼食物就沒辦法熟,所以如果人體內腎陽、脾陽不足,則吃進身體的穀食也無法被腐熟,進而大便中就會出現不消化的食物。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 [3] 朱文峰。中醫診斷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