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區

湖南省益陽市轄區

資陽區,湖南省益陽市市轄區,位於資水北岸、洞庭湖南岸,以資水主航道與赫山區劃界而治,因位於資水北岸得名;資陽區位於東經110°43′02″~112°55′48″,北緯27°58′38″~29°31′42″,總面積572.4平方千米,氣候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9℃;據2020年5月政府網站顯示,資陽區下轄2個街道、5個鎮和1個鄉,另設有1個省級工業園區;截至2019年末,資陽區常住人口達42.23萬,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55%。

資陽區前身為原縣級益陽市,其作為獨立政區是在秦始皇二十六南(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後設的“益陽縣”,到1994年才成立“資陽區”。資陽區是長江中游城市群、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和長沙都市圈的有機組成部分,有長張高速和華常高速過境。資陽區為三國古戰場,境內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巷,以及皇家湖等濕地景點,也有“益陽彈詞”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關羽單刀赴會”等歷史傳說。

2019年,資陽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7.44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64億元,同比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94.56億元,同比增長7.6%;第三產業增加值69.24億元,同比增長7.6%;三次產業比例為12.61:50.45:36.94。2021年1月29日,入選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區名單。

歷史沿革


資陽區系益陽縣析置。
秦屬長沙郡益陽縣;
西漢屬長沙國益陽縣;
東漢屬長沙郡益陽縣;
三國至晉屬衡陽郡益陽縣;
南朝分別屬衡陽郡益陽縣和葯山郡葯山縣;
隋分別屬潭州總管府(後為長沙郡)益陽縣和巴陵郡沅江縣;
唐分別屬潭州府益陽縣和巴陵郡喬江縣;
五代分別屬長沙府益陽縣和朗州喬江縣;
岳州(後為鼎州,復為岳州,再為常德府)沅江縣;
古道街
古道街
元分別屬潭州路(後為天臨路)益陽州和龍陽州沅江縣;
明分別屬潭州府(後為長沙府)益陽縣和常德府沅江縣;
清分別屬長沙府(後為湖南省)益陽縣和岳常澧道(後為常德府)沅江縣;
民國分別屬湘江道(後為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益陽縣和湘江道(後為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沅江縣。
民國三年(1914年),資陽區開始屬湘江道。
民國十六年(1927年),資陽區屬第一行政督察區。
民國十九年(1930年)4月,資陽區屬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0年4月至1949年7月,為湖南省政府第五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地。
1949年8月,益陽和平解放,分別屬益陽專區益陽縣和益陽專區沅江縣,所轄區域為益陽縣城關區和沅江縣大潭口區以及茈湖口區一部分(1954年11月由沅江縣所轄的區域划入益陽縣)。
1950年3月,益陽縣城關區更名為益陽城關區,升為縣級,直屬益陽專區,區人民政府駐鵝羊池畔;9月,更名為益陽市,仍隸屬益陽專區,市人民政府駐地未變;10月,從益陽縣划入桃花侖、白馬山、接城堤、金花湖、馬良湖等地作為市郊設置白馬山、桃花侖鄉。
1951年,城區資水北岸設置第一、二、三辦事處,南岸設置郊區人民政府。
1952年,從第三辦事處析置笫四辦事處,郊區人民政府更名河南辦事處,市郊增設金花湖、大海塘鄉;11月,益陽市划屬常德專區,市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河南5個辦事處和白馬山、桃花侖、金花湖、大海塘4個鄉。
1953年3月,從益陽縣划入三重塘、石壁湖、排塘、會龍山等地作為市郊,新建三重塘鄉,市屬白馬山、金花湖、大海塘鄉劃歸益陽縣;4月,益陽市升為省直轄市,由省政府授權常德專署領導,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河南5個辦事處和桃花侖、三重塘2個鄉;同年,撤銷河南辦事處,分設龍洲鎮和龍山鎮。
1956年1月,從益陽縣划入大海塘鄉;6月,將第一、二、三、四辦事處分別更名為大水坪、大碼頭、汽車路、城內街道,將龍洲鎮與龍山鎮合併為河南街道,將桃花侖、三重塘、大海塘3鄉合併為桃花侖鄉。
1958年7月,益陽市改屬益陽縣(行政級別未變),轄大水坪、大碼頭、汽車路、城內、河南5個街道和桃花侖鄉;是月,從益陽縣划入金花湖鄉;10月,大水坪、大碼頭街道合併為上遊人民公社,汽車路、城內街道合併為前進人民公社,河南街道與桃花侖鄉合併為桃花侖人民公社,金花湖鄉改為先鋒人民公社。
1959年9月,從益陽縣划入謝林港人民公社併入先鋒人民公社,並將劉家湖農場划給益陽市作蔬菜和副食品生產基地。
1961年7月,益陽市復屬常德專區,轄上游、前進、桃花侖、先鋒4個公社和劉家湖農場;10月,先鋒人民公社分設謝林港、鄧石橋、黃泥湖人民公社。
1962年12月,益陽專區恢復,益陽市復屬益陽專區,轄上游、前進、桃花侖、先鋒、謝林港、鄧石橋、黃泥湖7個公社和劉家湖農場。
1963年5月,謝林港、鄧石橋人民公社和黃泥湖人民公社的4個大隊以及劉家湖農場劃歸益陽縣;黃泥湖公社的其餘大隊併入先鋒人民公社。
1965年,撤銷上遊人民公社,恢復大水坪、大碼頭街道;撤銷前進人民公社,恢復汽車路、城內街道;改桃花侖人民公社為桃花侖街道;先鋒人民公社維持不變。
1967年,所轄街道又分別改稱上游、東方紅、紅衛兵、東風、衛東人民公社;先鋒人民公社改稱郊區人民公社。
1968年2月,成立益陽市革命委員會,益陽專區改為益陽地區,益陽市屬益陽地區,轄上游、東方紅、紅衛兵、東風、衛東、郊區6個人民公社。
1970年,上游、東方紅、紅衛兵、東風、衛東人民公社又恢復為大水坪、大碼頭、汽車路、城內、桃花侖街道。
1977年,由桃花侖街道析置會龍山街道。
1980年,撤銷郊區人民公社,分設黃泥湖、金花湖人民公社。1984年2月,黃泥湖、金花湖人民公社改鄉;4月,從益陽縣划入長春、過鹿坪、香鋪侖、迎風橋、楊林坳、新橋河、李昌港鄉及新橋河鎮;12月,迎風橋鄉改鎮。
1986年,新橋河鄉併入新橋河鎮。自此,益陽市城區有大水坪、大碼頭、汽車路、城內、桃花侖、會龍山6個街道,郊區有黃泥湖、金花湖、長春、過鹿坪、香鋪侖、李昌港、楊林坳7個鄉以及新橋河、迎風橋2個鎮。
1994年4月,撤銷益陽地區,設立益陽市(地級市);撤銷縣級益陽市,設立資陽區,屬地級益陽市,區人民政府駐原益陽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資陽區轄原益陽市的汽車路、大碼頭、城內、大水坪4個街道和新橋河、迎風橋2個鎮及長春、香鋪侖、李昌港、過鹿坪、楊林坳5個鄉,原益陽縣管轄的沙頭鎮、茈湖口鎮、張家塞鄉、劉家湖農場劃歸資陽區管轄,原益陽市管轄的桃花侖、會侖山2個街道和黃泥湖、金花湖2個鄉劃歸赫山區管轄。
1994年4月7日,國務院批複(國函[1994]17號)同意撤銷益陽地區、益陽市和益陽縣,設立地級益陽市和資陽區、赫山區。資陽區轄原縣級益陽市的汽車路、大碼頭、城內、大水坪4個街道和新橋河、迎豐橋兩個鎮及長春、香鋪侖、李昌港、過鹿坪、楊林坳5個鄉,原益陽縣的沙頭鎮、茈湖口鎮、張家塞鄉,區政府駐原益陽市政府所在地大碼頭街道。原縣級益陽市的黃泥湖、金花湖兩個鄉和桃花侖、會龍山兩個街道劃歸赫山區管轄。
1996年,資陽區面積696平方千米,人口約42.4萬人。轄4個街道、6個鎮、4個鄉:大水坪街道、大碼頭街道、汽車路街道、城內街道、過鹿坪鎮、迎風橋鎮、沙頭鎮、茈湖口鎮、新橋河鎮、長春鎮、李昌港鄉、楊林坳鄉、張家塞鄉、香鋪侖鄉。區府駐鵝羊池。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資陽區常住總人口397767人,其中,大碼頭街道18422人,大水坪街道19060人,汽車路街道22067人,城內街道15846人,長春鎮43830人,新橋河鎮23690人,迎風橋鎮36686人,過鹿坪鎮25844人,沙頭鎮26802人,茈湖口鎮38936人,楊林坳鄉21924人,李昌港鄉31257人,香鋪侖鄉31885人,張家塞鄉41518人。
2004年,資陽區轄4個街道、6個鎮、4個鄉:大水坪街道、大碼頭街道、汽車路街道、城內街道、長春鎮、新橋河鎮、迎風橋鎮、過路坪鎮、沙頭鎮、茈湖口鎮、楊林坳鄉、李昌港鄉、香輔侖鄉、張家塞鄉。
1995年12月,長春、過鹿坪鄉改鎮。
1996年,從長春鎮劃出馬良、五里堆、接城堤、楊樹、龍塘、白馬山6個村設立長春工業園。
2005年12月,楊林坳鄉、李昌港鄉併入新橋河鎮;過鹿坪鎮、香鋪侖鄉併入長春鎮;劉家湖農場併入茈湖口鎮;大水坪街道併入大碼頭街道;城內街道併入汽車路街道;迎風橋鎮、沙頭鎮、張家塞鄉3個鄉鎮行政區劃維持原狀不變。至此,資陽區行政區劃調整后轄有2個街道、5個鎮、1個鄉,管理1個工業園。
2011年底,長春工業園更名為益陽長春經濟開發區。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資陽區位於東經110°43′02″~112°55′48″,北緯27°58′38″~29°31′42″,總面積572.4平方千米,南和東隔資水分別與赫山區和岳陽市湘陰縣相望,北與沅江市接壤,西北與漢壽縣相連。
資陽區
資陽區

地形地貌

資陽區地處雪峰山余脈和湘中丘陵向洞庭湖平原過渡地帶。地形分為丘崗與平原,西部多為丘崗,東部為洞庭湖淤積平原。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境內最高峰羊牯漯位於新橋河鎮廖園村,海拔226.2米,最低點洪合湖位於張家塞鄉金山村,海拔24.5米。

氣候

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其特點是雨量充沛,盛夏炎熱,冬季寒冷,春暖遲,秋季短,夏季多偏南風,其它季節偏北為主導風向。年平均氣溫為17.8℃,全年無霜期236-276天,年平均降雨量1288mm,日照為1414小時左右。極端年最大雨量2205.3毫米(1969年),極端年最少雨量965.2毫米(197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3月至8月,6月最多。

水文

資陽區境內主要河流有資水,資陽河段長65千米,流域面積43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16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甘溪港河、新橋河等2條,總長44千米,流域面積140平方千米。境內淡水湖泊、生態濕地面積達20萬畝,其中黃家湖總面積3萬畝,是湖南省十大淡水湖之一,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級濕地公園。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淺水層地下水資源,流量約為0.94億立方米/年,分佈於全境,年利用0.10億立方米。有可利用養殖水面32平方千米,主要分佈在境內6個鄉鎮,年利用養殖水面有30平方千米。
資陽區水資源由大氣降水、過境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組成,全區集雨面積1141平方千米,過境地表徑流主要來自資水,地下水分佈面積則為1450平方千米。
資陽區夜景
資陽區夜景

動物資源

境內現有野生動物118種,其中被列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的有穿山甲、果子狸、虎紋蛙、平胸龜等20種。
資陽區森林覆蓋率23%,是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區、國家洞庭湖濕地生態保護區,也是湖南省兩個省級環境質量優良縣區之一。

礦產資源

有色金屬銻、鉛、銀、銅儲量位居湖南前列。
白泥礦儲量570萬噸,可為陶瓷行業提供原料保障。
境內探明地下有非金屬礦產資源高嶺土、粘土、砂石共3種。
高嶺土:儲量54萬噸,粘土儲量7684萬噸,砂石儲量2800萬噸。已經開發的礦產資源有磚瓦用粘土和建築用砂石2種;
粘土:主要分佈在迎風橋、長春、新橋河、沙頭、茈湖口等鎮,面積16.5平方千米,年開採量75.5萬噸;
砂石:主要分佈在資江河道,面積8.5平方千米,年開採量35萬噸。

行政區劃


據2020年5月政府官網顯示,資陽區下轄2個街道、5個鎮和1個鄉,另設有1個省級工業園區,區人民政府駐地為大碼頭街道五一西路498號。
2020年資陽區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代碼名稱下轄社區(村)
社區
430902005大碼頭街道石碼頭社區、七公廟社區、群眾街社區、臨興街社區、鵝羊池社區、新興街社區、建新里社區、金花坪社區、金華湖社區、三益街社區/
430902006汽車路街道建設街社區、賀家橋社區、乾元宮社區、人民路社區、三聖殿社區、文昌閣社區、南嶽宮社區、城門外社區、永豐社區/
430902102迎風橋鎮迎風橋社區左家侖村、牛角侖村、鄒家橋村、迎豐橋村、新花園村、鮮魚塘村、新塘村、黃花侖村
430902104沙頭鎮海南塘社區雙楓樹村、友誼村、華興村、永明村、金橋村、寓民村、富興村、文興村
430902105茈湖口鎮茈湖口社區桃林村、和利村、鄒家窖村、均安垸村、新飛村、祁青村、育江村、洞庭村、馬王山村、三益村、明朗村、東城村、劉家湖村
430902106長春鎮聯盟社區官樓坪村、打傘樹村、鳳形山村、沿河垸村、甘溪港村、雙利村、過鹿坪村、和平村、香山村、油獅村、南門橋村、曙光村、黃箭村、先鋒橋村、東香村、李家坪村、七鴨子村、幸福村、龍鳳港村、皇家湖村、紫薇村新源村
430902107新橋河鎮虎形山社區、龔家坪社區黃甲山村、八一村、五房洲村、新橋山村、新勝村、長茅侖村、車前巷村、新風村、河壩村、楊林坳村、牛眠石村、龍光橋村、太平橋村、蓼東村、蓼園村、梅花園村、水口山村、李昌港村、黃溪橋村、廖河村、東新村、向鋒村、金杉村、田莊灣村、毛家山村、愛屋灣村、鳳凰壩村
430902203張家寨鄉窯園裡社區三星村、大潭洲村、堤南村、烏龍堤村、柞樹村、金壠村、合興村、富民村、金山村、高坪村
430902401長春經濟開發區馬良社區、白馬山社區、五里堆社區、楊樹社區、龍塘社區、新祝社區、白鹿鋪社區、接城堤社區、清水潭社區、南豐社區/

人口民族


截至2019年末,資陽區常住人口42.2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5.15萬人,鄉村人口17.08萬人,男性21.73萬人,女性20.50萬人,常住人口城市化率59.55%,人口密度738人/平方千米。

經濟


綜述

2019年,資陽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7.44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64億元,同比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94.56億元,同比增長7.6%;第三產業增加值69.24億元,同比增長7.6%;三次產業比例為12.61:50.45:36.94。
2019年,資陽區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44376元,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21元,同比增長9.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11元,同比增長8.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53元,同比增長9.1%。
2019年,資陽區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同期下降13.3%。其中:工業技改投資比上年同期下降11.8%。房地產累計完成投資3.1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1%,建安工程完成59.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3%。全區現有各類在建項目179個,投資500~1000萬元以上的13個、1000~5000萬以上的113個、5000~10000萬元以上的17個、1~4億元以上的19個、4~10億元的項目14個,10億元以上項目3個。新建成項目85個,在建項目94個。
2019年,資陽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平穩增長。完成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0.4億元,比上年增長3.9%,地方財政收入6.2億元,比上年增長5.9%,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1.5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

第一產業

2019年,資陽區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42.92億元,增長3.5%。糧食年產量達25.98萬噸,比上年下降2.2%。出欄生豬46.4萬頭、家禽飼養量415萬羽、水產品總量3.16萬噸,比去年同期-26%、1.8%、5.7%。蔬菜複種面積達25.1萬畝,比2018年增長1.8%,總產值14.96億元。完成土地流轉25.18萬畝,新增0.15萬畝。新增市級龍頭企業3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264家,其中:農民專業合作社675家,家庭農場589家。

第二產業

2013年,資陽區實現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1%;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1家,總數達136家。規模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9.1%。年產值過億元的工業企業90家,其中5家企業過10億元。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43.1%。完成建築業增加值13.8億元,比上年下降1%。規模以上建築企業6家。

第三產業

2019年,資陽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41億元,增長10.5%,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8.9億元,增長10.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0.51億元,增長10.1%。限上批零企業達到65家,新增6家。住餐業12家,新增4家。
2019年,資陽區金融機構存貸款保持增長。年末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為183.2.4億元,新增10.3億元,比年初增長6%。各項貸款餘額111.2億元,新增18.5億元,比年初增長20%。

文化


方言

資陽區境內方言屬益陽話,是湘方言中的一個分支,各街道、鄉、鎮的語言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稍有差異,如岳家橋、衡龍橋一帶夾寧鄉話音,上湖一帶夾望城話音,牌口一帶夾湘陰話音,沙頭、芘湖口一帶夾沅江話音,泥江口一帶夾桃江話音,城區則流行較為典型的益陽話。
益陽方言的主要特點是無捲舌音,大多數無翹舌音,濁音不論平仄俱成不送氣清音,保留古入聲字較多。與普通話比較,在詞的構成上,表達濃厚感情色彩的綴加式合成詞頗具特色,許多詞在意義的廣狹程度上與普通話也有較大差別。

宗教

資陽區境內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各教傳入時間不一,清代、民國時期,佛教、道教、基督教信徒甚眾,活動較多。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宗教組織及其活動減少。20世紀80年代起,基督教、佛教組織與活動漸次恢復。

交通


319國道、204和308省道、長張高速穿境而過;石長鐵路、洛湛鐵路在城區交匯,連通國內各大主要鐵路幹線;資陽距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僅70公里里程,1小時車程;資陽以洞庭湖為樞紐,連接湘、資、沅、澧四水,可以從資江經洞庭入長江達上海。
資陽區是湘中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長張高速、319國道、益陽南線繞城高速穿境而過。資江內聯湘、沅、澧三水,水運沿資江達洞庭湖,外通長江各口岸至上海。

社會


科學技術

2019年,資陽區專利申請504件,同比增長60%;發明專利申請153件,同比增長29.7%;發明專利授權20件,有效發明專利135件,新增有效發明專利21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2件。共立項科研項目40個,到位資金1359萬元。

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末,資陽區有學校70所(公辦學校65所,民辦學校5所),其中小學53所、初中9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普高3所、職高2所,在校學生共39845人。現有幼兒園93所,其中公辦幼兒園(含公辦性質幼兒園)24所,民辦幼兒園69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62所),在園幼兒11340人。全區在編教職工2656人,退休教職工2268人。學齡前兒童入學率、幼兒學前三年入園率和學前一年教育率分別達100%、88%、100%。小學畢業生升學率100%。重建的合格學校1所。

文化事業

2019年,資陽區組織“歡樂瀟湘益美益陽”資陽區群眾文藝匯演;舉辦“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資陽區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藝匯演;承辦2019紫薇國際半程馬拉松比賽及第三屆全民健身運動會舞龍大賽;舉辦優秀電影展播活動;組織參加2019全球湘商大會益陽美食文化旅遊節。
資陽區
資陽區

醫療衛生

截至2019年末,資陽區有公立醫療衛生機構22家,民辦醫療機構8家,婦幼保健院1所。衛生技術人員2368人,執業醫師813人,執業助理醫師208人,執業護士1027人。醫院衛生院實際開放2413床,編製床位2262床。

社會保障

2019年,資陽區各類民生支出26.6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76%。新增城鎮就業4433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71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公共實訓基地基本建成,完成各類職業技能培訓4200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低標準提高到103元,企業養老保險待遇實現十四連增。建設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項目50個。區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遷建落成。高標準完成省定民生實事任務11件。

旅遊


益陽古城

名勝古迹
名勝古迹
益陽古城已建成四面城牆,分別有四個城樓,分為東西南北四門。城牆高一丈二尺,面寬六尺,周長約六華里。1954年大水過後,修大堤時,將北面城牆埋於堤下,上世紀六十年代修資江東路時,拆除了西門古城牆,僅剩下了南門和東門。南門城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加高河北大堤時,又將其埋到了堤下,所以,現在人們能看到的益陽古城牆就只有東門一段約兩百米長的古城牆了。

魏公廟

魏公廟遺址建在資陽區資江西路,廟內香火旺盛,為益陽九宮十八廟之一。在廟前的大街上,有一新設的標示,用木柱木匾標明:魏公廟。在其兩側,右邊為資陽區標準件廠,左邊為粉末冶金廠,均為街道內的私營企業。

南嶽宮

南嶽宮始建於唐朝,明朝時重建,清朝光緒十年又獲重修,1930年再次重修,由德慧和尚加修佛殿。廟內有四進兩橫,供有南嶽聖帝、關聖帝君、觀音菩薩、韋馱菩薩。1950年,城內南嶽廟辦僧眾工廠遭部分毀損,1990年,本地法師釋明珍從武漢回益陽南嶽宮主事,籌資大修,有南嶽殿,供南嶽聖帝;大雄寶殿,供三尊大佛;觀音殿供千手觀音。

石碼頭

資陽區石碼頭歷史街區位於永清街魏公廟西邊一帶,興起於明代,是益陽秦漢古城西延的結果,是益陽古城的發源地之一。現保留有3條完整的古巷,即玉陵坡巷、魏公廟巷、燈籠館巷;有數十棟清代民居,分佈面積約6000平方米,共228個院落,現有住戶2053戶、7363人,是城區唯一保存至今的古代民居群落。
石碼頭街區規劃範圍南起資江防洪大堤,北臨五一西路,西至將軍廟街,東接向倉路,規劃面積約10公頃。街區東西長約570米,南北長約160米。

代表人物


資陽區名人有黃海濱、抗日英雄田瓊台、革命戰士李漢卿、優秀講師戴士穎、國民黨陸軍中將龔浩、全國僑聯主席張國基、革命烈士黃勵。

獲得榮譽


2005年12月,資陽區被定為湖南省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縣市(區)。
資陽區
資陽區
2019年3月6日,資陽區入選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的《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
2021年1月29日,入選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