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育才學校
成都市錦江區公辦初級中學
成都七中育才學校是成都市錦江區公辦初級中學,前身是1957年開辦的一所市屬普通中學。1997年為適應成都現代化教育發展需要,在成都市教育局領導下,依託百年名校全國示範性高中——成都七中辦學,學校改名為成都七中育才學校。
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在成都七中的高位引領下,在錦江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勵精圖治、奮發有為,辦學效益獲得顯著提升,各項成績斐然,無論是學生的學科競賽、藝體成績、科創活動、中考都遙遙領先成都市各初中學校,將成都市第一的金字品牌定格。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創辦的校刊雜誌有《晨曦》、《YUCAI impressions》、《親子閱讀》、《心晴》和《心翎》。同時,成都七中育才學校教師靈動發展,教師獲得賽獻課全國一等獎的就有19人次,外出講座若干,優秀教師團隊的發展水平與規模具有高原之勢,全校師生髮展呈現出生動活潑的局面,充分體現出“為全省構築起了初中教育價值新高度”的態勢,學校辦學呈現出“管理精細、事業精進、生命精彩”的特色和樣態。2008年《人民教育》第五期以“讓學校成為收穫幸福的地方”為題對學校進行了辦學特色紀實的專題報道。2005年,成都七中育才學校通過多媒體教學示範班,將成都七中育才學校的優質教育輻射到薄弱的邊遠地區,近萬名學生與該校學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2008年5月6日,成都七中育才學校與成都七中育才學校三聖分校、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學道分校結成教育聯盟,成都七中育才學校教育鏈成功建成,通過精神共同體、學習共同體、課改共同體的建設,共同提升著三個學校的教育質量,2009年,中央電視台《新聞調查》欄目對成都七中育才學校的鏈動發展方式進行了深入報道。
七中育才學校的品牌固化於各項師生的成績,源自於學校沉靜、大氣、科學的辦學實踐和初步形成的學校人才培養體系。
教學宗旨
學校選修課、活動課課程體系相對完善,開闊了學生的發展空間。
優質而富於選擇的學校課程是實現差異的、“最適宜學生的教育”的基礎。該校充分發揮學校自主辦學的優勢,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不斷提升著學校的課程領導力和實踐力。
學校德育活動體系日漸成熟,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管理、自主發展。
深化課堂研究,追求“生本課堂”。
成都七中育才學校
拓展文化建設思路,探索“文化養校”。
創新教師成長模式,探索“教師發展學苑”建設。
優化學校管理,探索科學人本的管理機制。
成都七中育才學校
圍繞“綠色質量、科學發展”這一核心命題,該校深入開展調研走訪。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使之成為更新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思路、形成科學發展共識的有力推動。
圍繞核心命題,該校還加快了推進以教師為主體參與的課堂教學優化與改革。明確了“立足有效課堂教學,彰顯課堂生命活力”的價值追求,提出了“以學為基點”的課堂教學范型,確立了教師有效地教與學生有效地學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改革之路。為更好地凸顯學科和學生認知特色,學校還建立了全體教師、全面進入、全學科研究的機制。
把優質教育不斷向農村輻射伴隨著“全域成都”城鄉教育統籌的推進,七中育才學校已把辦優質的學校,做最好的輻射視為名校的責任與使命,也作為學習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
2005年9月,七中育才學校“遠程錄播教學示範班”建成,開創了教師實踐成長的重要模式,使邊遠薄弱學校的遠端教師通過網上的跟崗研修,建立起了學校教師的實踐共同體,不斷實現著各地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2008年5月,結合錦江區“揚峰填谷,精彩紛呈”教育發展戰略,七中育才學校又以“名校+弱校”鏈式辦學模式,建設了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優質教育鏈”────七中育才三聖分校、七中育才學道分校。“優質教育鏈”學校的共同發展與進步,詮釋的是更深刻的角度、更廣泛的意義下的“以人為本”。
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是成都市錦江區公辦初級中學,前身是1957年開辦的一所市屬普通中學。校名幾度演變,初名為成都市第35中學。經過十餘年的艱苦奮鬥,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得到長足發展,構築起初中教育價值新高度,成為 成都市初中教育第一品牌,四川省初中教育品質第一峰。由於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為了促進教育均衡發展,2006年6月27日,正式剝離成都市教育局,移交錦江區教育局管理。2008年5月6日,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學道分校、成都七中育才學校三聖分校正式成立。2012年8月27日,成都七中育才學校金堂分校正式成立。2013年4月19日,四川省陶研會正式授予成都七中育才學校“首屆川派初中名校”牌匾,是“成都市十佳中學”之一。學校校風好、學風濃、師德高、管理優,深受成都市民的信賴。學校以突出的成績和良好的聲譽先後榮獲四川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單位、四川省示範家長學校、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地學校、成都市校風示範校、成都市文明單位標兵等省市數十項榮譽稱號。
學校系列教育活動持續優化。學校繼續以系列專題教育活動為載體,在持續優化完善的基礎上,還大力拓寬富有學校特色的德育自主實踐活動。如“校園形象大使”評選活動、“班級綜合才藝大比拼”等活動,以及學校青年志願者管理學院的建設,學生少年科學院的建設等,學校傳統教育活動不斷完善,新開闢的教育天地價值充分顯現,各項凸顯自主實踐活動特色的活動更好地實現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提高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有力地保障了學生自主發展。
校長:何倫忠
2020年11月20日,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水井坊校區入選“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