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

本科層次為主的民辦獨立學院

徠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ChengduCollegeof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始建於2001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由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國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合作舉辦的以本科層次為主的民辦獨立學院,是國家國際軟體人才培訓基地、國家軟體產業基地人才培訓中心,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2001年7月16日,電子科技大學國騰軟體學院正式成立。2003年7月14日,電子科技大學國騰軟體學院與電子科技大學國騰微電子學院合併為電子科技大學國騰學院。2004年2月23日,電子科技大學國騰學院更名為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並被教育部確認為獨立學院。

據2019年11月學院官網顯示,校區佔地1100畝。學院設有系(分院)11個,本、專科專業66個。學院有本、專科學生17000餘名。

歷史沿革


2001年7月16日,電子科技大學國騰軟體學院正式成立;同年9月13日,電子科技大學國騰軟體學院正式開學。
2002年5月,電子科技大學國騰微電子學院成立。
2003年7月14日,電子科技大學國騰軟體學院與電子科技大學國騰微電子學院合併組建為電子科技大學國騰學院。
2004年2月23日,教育部同意電子科技大學國騰學院更名為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由電子科技大學舉辦與成都國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享有法人財產權。
2011年9月19日,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迎來建院十周年華誕。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據2018年學院官網顯示:學院現設有系(分院)11個,本、專科專業36個。
院系名稱本科專業名稱專科專業名稱
計算機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網路系統管理
雲計算科學與技術系軟體工程ˉ
電子工程系
電子工程、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ˉ
通信與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通信技術
航空系飛行器動力工程航空服務、航空機電設備維修
經濟與管理系
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與信息系統
電子商務、投資與理財
財經系審計學、投資學會計、證券與期貨
文理系英語、信息與計算科學旅遊管理、涉外旅遊
藝術與科技學院動畫、數字媒體藝術、文化產業管理
影視動畫、圖形圖像製作
產品設計、文化事業管理
微電子技術系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子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嵌入式技術與應用
行知學院踐行班(創新創業班)、求知班(考研班)-

師資隊伍

教學樓
教學樓
據2018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與電子科技大學共享教師資源,學校現有教職工3800餘人。
專任教師2300餘人教授500餘人中國工程院院士9人IEEEFellow21人“萬人計劃”入選者12人(含“青年拔尖人才計劃”8人)
入選者121人(含“青年”入選者62人)入選者121人(含“青年”入選者62人)“長江學者”37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8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2人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0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0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3人2017年初學校教師入選湯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學家5人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15人

學科體系

據2018年學院官網顯示:學院現有四川省省級精品課程5門,院級精品課程7門。學院科研和教改項目先後獲得“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微軟課程最佳改革獎”等多種榮譽。
四川省省級精品課程:《集成電路原理》、《大學英語》、《C#程序設計》、《電路分析基礎》、《電子商務》
院級精品課程:數字信號處理、線性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電子測量原理、離散數學、電磁場與波、計算機操作系統、嵌入式系統及應用
學科建設
據2018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有省級應用型示範專業3個,四川省民辦高校重點特色專業質量提升計劃3個,四川省一流學科建設專業2個。
省級應用型示範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軟體工程
四川省民辦高校重點特色專業質量提升計劃:軟體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四川省一流學科建設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19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現有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項目3個,學院教學實驗示範中心2個,校級實驗教學中心3個,共57類112間各類實驗室,實驗室總面積11846平方米。
科研平台類別平台名稱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子信息基礎實驗教學中心應用電子工程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圖形藝術實驗教學中心
學院教學實驗示範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
校級實驗教學中心航空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文理實驗教學中心
公共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科研成就

距2018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
學院現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立項項目5項,國家青年基金項目4項,四川省“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建設項目6項;四川省教育廳、科技廳科研項目103項;國騰創業投資基金項目92項;院級科研立項51項;有國家級教改項目2項、省級3項、院級246項。
2013年至2017年全院教師共主編各級、各類教材80部、講義18部,出版的教材中“十二五”規劃教材12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3部,21世紀應用型人才培養“十三五”規劃教材1部,計算機類規劃教材4部,信息類規劃教材3部,21世紀高等院校雲計算和大數據人才培養規劃教材2部。其中,雲計算科學與技術系編寫的教材《雲存儲系統——Swift的原理、架構及實踐》,填補了國內本領域教材的空白。
根據2020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立項項目5項,國家青年基金項目4項,四川省“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建設項目6項;四川省教育廳、科技廳科研項目103項;國騰創業投資基金項目92項;院級科研立項51項;有國家級教改項目2項、省級3項、院級246項。學院科研項目先後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四川省社會科學三等獎”。學院高教研究所被表彰為“四川省優秀高教研究機構”。

學術資源

截止2018年8月學院與母體學校共享圖書資源,現有圖書館館藏總量達983萬冊,其中紙質文獻261萬冊,數字文獻722萬冊(其中學位論文366萬冊)。網路學術資源系統達66種,含170餘個資料庫。自建大量特色資料庫,如該校SCI論文查詢系統、該校研究生學位論文資料庫、成電人著作收藏庫、重點學科導航系統、教學參考書系統、中文電子期刊導航系統、西文期刊和會議錄導航系統等。

學術交流

截止2018年8月,全院有學生實習基地總數28個,各類合作企業135家;與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多所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每年有一百餘名學生赴國外和境外進行交流學習。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
院徽外圍沿用電子科技大學校徽圓形樣式,內含我院全稱及英文簡寫。院徽中心的2001為學院建立時間。院徽中心的“電子信息”圖案取自電子科技大學校徽,既代表了電子科學大學作為我院的辦學主體之一,也代表了我院是以電子類學科為代表、以工科為主的學院。而將“電子信息”圖案中的e置於院徽中心則以e暗喻“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學子”,強調了學院對廣大成都學院學生的重視。“鳳凰涅槃”圖案首先代表了國騰集團,同時鳳凰涅槃重生也蘊含了發展、騰飛之意。
學院院徽
學院院徽
兩者圖案相結合既表現了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騰集團聯合辦學而成,又充分體現了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以學生為本、以學院發展為重”的辦學宗旨。

精神文化

徠校訓
厚德篤學求實創新
厚德,《易·坤》有雲“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德者,乃是涵蓋了誠信、仁義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範疇,為人之根本。故“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以德為首,以作人為先;
篤學,篤者專、信,用心一也。以專達學、以信治學,此立學之道,學子之根本也;
求實,《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雲“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實者,一謂之曰事實,即以信為本,勿虛假、浮誇。二為實踐,明朝哲學家王陽明先生有云:“知行合一”,行者亦即實踐。故求實者,於物外為尊重事實,以達於信。於心內為注重實踐,以達於智。前者為精神之途徑,後者為行為之途徑。
創新,英文詞語Innovation是指科技上的發明、創造。後來指代在人的主觀作用推動下產生所有以前沒有的設想、技術、文化、商業或者社會方面的關係。為人類文明發展之動力,也為人類發展之追求。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姓名職務
羅正祥校長
陳春發、王曉斌、唐才剛副校長
伊彤黨委書記
馮林執行院長

獲得榮譽


學院榮譽
據2019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自創建以來,學院先後榮獲“四川省人才開發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計算機系)、“全國先進獨立學院”、“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院校”、“四川省民辦非企業單位自律與誠信建設先進集體”、“四川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先進集體”、“四川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示範學校綜合獎”、“全國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示範學校綜合獎”等多種榮譽。
學校在創業時代網所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創業創新競爭力300強”中,位居第8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