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年學雜誌

吉林省醫學期刊社出版半月刊

《中國老年學雜誌》是由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主管,吉林省醫學期刊社、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主辦,為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刊,創刊於1981年,原名《老年醫學雜誌》,1983年更名為《老年學雜誌》,1994年更名為《中國老年學雜誌》,是中國創刊較早,囊括老年醫學、老年生物學、老年心理學和老年社會學的老年學綜合性學術期刊。

據2018年10月《中國老年學雜誌》編輯部官網顯示,《中國老年學雜誌》第五屆編委會有顧問8人,編委89人。

據2018年9月23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老年學雜誌》共出版文獻36984篇、總被下載3703306次、總被引215669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866、(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691。據2018年9月2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國老年學雜誌》載文量為33067篇,被引量為149154次,下載量為1968993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中國老年學雜誌》影響因子為1.69。

歷史沿革


1981年,《老年醫學雜誌》創刊,發行半年刊。
1983年,《老年醫學雜誌》更名為《老年學雜誌》,發行季刊。
1988年,《老年學雜誌》發行雙月刊。
1994年,《老年學雜誌》更名為《中國老年學雜誌》。
2003年,《中國老年學雜誌》發行月刊。
2007年起,《中國老年學雜誌》發行半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原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 報道內容
《中國老年學雜誌》主要刊載老年醫藥學(基礎與臨床醫學研究、流行病學、藥學、中西醫結合、護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併兼顧老年社會學(人口老化、健康老齡化、老年教育、養老及社區服務、老年保健等)、老年心理學、衰老生物學及抗衰老研究等方面的文章。
辟有論著、基礎研究、經驗交流、綜述與述評、學術動態等欄目。
• 讀者對象
《中國老年學雜誌》的讀者對象主要面向老年學及相關學科的科研、教學和醫療的科研人員、醫務工作者及廣大師生。

人員編製


《中國老年學雜誌》第五屆編委會組成名單 
顧問鄔滄萍王新德朱志明傅文慶陶國樞趙增翰牟善初慕德林
編委李躍華盛樹力張京春張宗玉肖健田清淶姚遠姜向群
張秀蘭戴東方白春學丁素菊李善群金國琴陳生弟李積勝
王喜軍歐芹金龍雲畢勝利李淑梅孔祥波鄭永晨杜培革
王春艷竇肇華楊萍曲雅勤吳雅臻李巍孟慶斌孔儉
王輝林樂華康健楊景田杜玲玲余伍忠李璽王曉明
崔行郭宗君邢占軍薛慎伍蔣軍廣趙松高興林胡明
雷建古英明杜寶新陳勇馳王麗娟甄艷軍殷凱生楊世忠
沈寧江張壽韓向君印大中曾爾亢哈黛文彭克敏胡波
鄧宏明宋清平吳立榮金啟建黃德嘉肖謙劉斌馬依彤
張如意呂吉元李茹香王邦寧朱建華李成江谷衛徐仁伵
曾奕明黃華品黃憶明楊土保李強翔楊世忠戴萌許二赫
韓向君

辦刊成果


收錄情況

• 國際
根據國際檢索機構給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國際交流工作委員會、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對外聯絡委員會的資料顯示內容,《中國老年學雜誌》被5種國際檢索系統列為來源期刊(2009年4種、2012年1種):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生物科學),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波蘭《哥白尼索引》,日本《科學技術社(中國文獻資料庫)》。
• 中國國內
據2018年10月《中國老年學雜誌》編輯部官網顯示,該刊被中國國內數種專業資料庫收錄,包括《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科技期刊精品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AJCED),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摘》和中國生物學文獻資料庫,解放軍醫學圖書館(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及中國生物醫學期刊引文資料庫)。

影響

中國期刊網(CNKI)數據統計顯示,《中國老年學雜誌》影響因子2014年為0.493,較2013年的0.352,增加幅度40.06%;影響力指數學科排序第25名;複合影響因子學科排序第48名;期刊綜合影響因子學科排序第48名;基礎研究類影響因子學科排序第16名。發表的可被引文獻在2014年度被引頻次依次為:2014年發表文獻被引頻次191頻次,他引頻次191頻次。2013年發表文獻被引頻次1809頻次,他引頻次1809頻次。2012年發表文獻被引頻次2293頻次,他引頻次2293頻次。歷年發表文獻總被引頻次大11689頻次,其中被期刊綜合統計源文獻引用頻次為6963頻次,博士學位論文統計源文獻引用頻次為564頻次,碩士學位論文統計源文獻引用頻次為4051頻次,會議論文統計源文獻引用頻次為111頻次,基礎研究類統計源期刊引用頻次為6764頻次。
據2018年9月23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老年學雜誌》總被下載3703306次、總被引215669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866、(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691。
據2018年9月2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國老年學雜誌》被引量為149154次,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295名。

出版發行

中國期刊網(CNKI)數據統計顯示,《中國老年學雜誌》2014年載文量達3653篇,2013年載文量達3373篇,2012年載文量達3033篇。
據2018年9月23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老年學雜誌》共出版文獻36984篇。
據2018年9月2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國老年學雜誌》載文量為33067篇。

獲得榮譽


《中國老年學雜誌》2017年1月獲得第五屆《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武大版)》(2017-2018)“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A+)”。2016年9月24日獲得“2016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學術類期刊)稱號;2016年吉林省科技期刊30強;吉林省精品期刊優秀團隊;2015年9月,獲“2015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學術/科技期刊類)稱號,並先後獲吉林省精品期刊50強(2012年6月5日)、第二屆北方期刊優秀期刊(2007年),吉林省雙十佳期刊(2008年),基礎研究欄目被評為吉林省科技期刊名欄(2010年12月)等稱號。連續多年被評為吉林省一級科技期刊。2006年、2010年、2013年獲中國老年學學會“先進集體獎”,2015年12月《中國老年學雜誌》編輯部被評為2015年新聞出版統計工作先進單位。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中國老年學雜誌
中國老年學雜誌
《中國老年學雜誌》的形象標識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左邊是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的會徽,右邊是中國老年學雜誌七個字的書法體。

辦刊宗旨

《中國老年學雜誌》辦刊宗旨:貫徹中國共產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反映中國老年學的基礎研究與實際應用的重大進展,促進中國國內外老年學學術交流,推動中國老年學研究事業的發展。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位姓名
主編陳可冀、趙吉光
副主編劉維林、張立平、陳香美、俞卓偉、吳振雲、馬繼波、丁克祥、王建昌、苗里寧、耿慶山、張學文、符文彬、宋光耀
編輯部主任張慧

社會評價


《中國老年學雜誌》在培養和提高老年學學術人才,推進中國老年學學科建設和學術進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現在是半月刊,刊出量和參考價值大,社會反映良好。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