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是首批“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骨幹高職院校,是一所以工科為主、商旅文創相結合,以信息技術和閩台合作為特色的省屬全日制普通高職專科院校。學校源於1906年創辦的福建官立商業學堂和福州青年會書院,2003年2月由原福建省商業學校、福建工程學校、福建電子工業學校三所國家級重點中專合併組建成立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2019年12月,學院被教育部、財政部列入第三類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A檔)。

截至2020年6月,學校現有位於福州市區的龍腰校區、杜園校區以及位於平潭綜合實驗區的平潭新校區。截至2019年11月,學校有教職工591人,其中專任教師451人;有全日制在校生11739人(其中外國留學生36人)、成人專科在校生1574人;設有10個教學單位、招生專業37個。

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
•福建省商業學校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1906年,福州青年書院創建。
1921年,福州青年書院更名為福州青年會中學。
1932年,福州青年會中學更名為私立福州青年會商業職業學校。
1951年,私立福州青年會商業職業學校更名為福建貿易學校。
1952年,福建貿易學校更名為福建省福州貿易學校。
1952年,福建省福州貿易學校更名為福建省福州商業學校。
1954年福建省財政金融學校併入福建省福州商業學校。
(註:福建省財政金融學校:1952年,福建省立福州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福建省財政金融專修班合併組建福建省財政金融學校。
註:福建省立福州高級商業職業學校:1949年,福建省立高級職業學校(1940年福建省立高級職業學校創建,1942年福建省立高級商業職業學校更名為福建省南平高級商業職業學校,1945年福建省南平高級商業職業學校更名為福建省立高級職業學校)、福州市立商業職業學校(1942年福州市立初級商業職業學校創建,1946年福州市立初級商業職業學校更名為福州市立商業職業學校)合併組建福建省立福州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1957年,福建外貿幹部學校(1956年創建)併入福建省福州商業學校。
1958年,福建省商業幹部學校(1951年創建,1957年福建省商業廳干訓班更名為福建省商業幹部學校)、福建省合作幹校(1954年創建)、福建省服務幹校(1954年創建)併入福建省福州商業學校。
1960年,福建省福州商業學校更名為福建省財政貿易學校。
1968年,福建省福州第一商業職業學校(創建於1964年)併入福建省財政貿易學校。
1969年因文化大革命,福建省財政貿易學校停辦。
1974年,福建省商業學校復校。
1984年,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創建(合署)。
1980年,福建商業學校(中藥材專業班)改建為福建醫藥學校,現發展為福建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1991年,福建省商業學校獨立辦校。
•福建工程學校
1958年,福州地質學校創建。
1959年,福州地質學校更名為福建地質學校。
1960年,福建地質學校升格為福建地質專科學校。
1962年,福建地質專科學校改建為福建省地質局干訓班。
1969年,福建省地質局干訓班停辦。
1974年,福建省地質局干訓班(資源)改建為福建地質技工學校。
1978年,福建地質技工學校更名為福建地質學校。
1991年,福建地礦局技工學校(創建於1983年,1995年福建地礦局技工學校更名為福建工程技工學校,2002年福建工程技工學校撤銷)併入(合署)福建地質學校。
1995年,福建地質學校更名為福建工程學校。
2000年,福建省地質幹部學校(創建於1978年,1991年福建省地質局干訓班、福建省地質職工療養院併入)併入福建工程學校。
•福建電子工業學校
1978年,福建電子工業學校創建(福建電子技工總校創建於1984年(合署),1986年福建電子技工總校撤銷)。
1987年,福建省電子工業幹部學校併入(創建於1978年,1985年福建省電子工業局干訓班更名為福建省電子工業幹部學校,2000年福建省電子工業幹部學校撤銷)(合署)福建電子工業學校。
合併時期
2003年2月,原福建省商業學校、福建工程學校、福建電子工業學校三所國家級重點中專合併組建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成立。
2006年度、2007-2009年度,學院連續兩次被評為福建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2008年,學院被省教育廳、財政廳、發改委確定為福建省首批示範性高職院校。
2008年7月,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示範性重點培育的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高校。
2010年11月,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骨幹高職院校。
2011年,被教育部評為“2010-2011年度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同年開始,該院相繼與福建省郵電學校、平潭職業中專學校、福建省工業學校、福建建築學校、福建經濟學校、福州機電工程職業技術學校等6所中職學校開展了“3+2”、“五年一貫制”的聯合辦學。
2013年11月,順利通過建設項目驗收,成為全省4所國家示範性(骨幹)高職院校之一。
2014年11月,學院作為首批試點院校,接受了福建省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二輪評估。同年12月29日,學院平潭新校區正式開工建設,新校區總投資10.3億。同年,該院在電子信息類、製造類中選擇了兩個重點專業與福建工程學院開展電子信息工程和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聯辦應用型本科專業試點,聯合培養“3+1”本科層次應用型人才。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大門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大門
2015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首批示範性現代職業院校建設工程A類培育學校。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財政部列入第三類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A檔)。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院系專業
截至2021年3月,學校現設有物聯網與人工智慧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智能製造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自動化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商貿管理學院(創新創業學院、中泰國際學院)、文化創意與旅遊學院(海峽旅遊學院、數字創意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基礎教學部等教學單位、40餘個招生專業。其中,國家骨幹高職院校項目建設和央財支持專業5個,教育部職業教育合作項目和全國示範專業3個,省級重點建設和示範(精品)專業14個,以及省級“二元制”、創新創業教育、現代學徒制、中高職銜接、服務產業特色專業群、產教融合示範等改革試點項目專業(群)25個,校級重點(特色)專業28個。
2020年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省內分專業招生計劃安排表
院系招生專業招生類型
物聯網與人工智慧學院物聯網應用技術高中
計算機網路技術高中
大數據技術與應用高中
軟體技術高中
移動互聯應用技術高中
信息安全與管理高中
虛擬現實應用技術高中
人工智慧技術服務高中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高中
通信技術高中
光電技術應用高中
智能終端技術與應用高中
智能製造學院數控技術高中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高中
模具設計與製造高中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高中
新能源汽車技術高中
電氣自動化技術高中
機電一體化技術高中
工業機器人技術高中
智能控制技術高中
建築工程系建築裝飾工程技術高中
工程造價高中
建築工程技術高中
地籍測繪與土地管理高中
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高中
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高中
商貿管理系物流管理高中
連鎖經營管理高中
中小企業創業與經營高中
電子商務高中
移動商務高中
會計高中
文化創意與旅遊學院室內藝術設計高中
室內藝術設計藝術美術類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高中
廣告設計與製作高中
廣告設計與製作藝術美術類
新聞采編與製作高中
國際郵輪乘務管理高中
休閑服務與管理高中
旅遊管理高中

師資隊伍

現有教職工591人,其中專任教師451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162人、研究生學位282人,還聘請了243名校外教師。目前,有1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福建省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1名全國優秀教師、1名黃炎培“傑出教師獎”獲得者、8名福建省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7名省級教學名師、8個省級教學團隊、9名省級專業帶頭人、4名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和4名福建省高校傑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計劃人選,還有100多人次在各級行指委及協會、學會任職。
全國優秀教師楊建南
福建省優秀教師孫學耕、李宏達、張華
省級教學名師楊元挺、陳天凡、許冬梅、徐寧、魏正珠、陳曉文
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楊建南、詹可強
福建省技術能手詹可強
省級教學團隊(內容不全)
團隊名稱帶頭人姓名獲批時間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陳曉文2007年
模具專業教學團隊徐寧2008年
網路技術專業教學團隊李宏達2008年
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團隊劉曉敏2010年
商務英語專業教學團隊魏正珠2010年

學科體系

•質量工程
截至2019年11月,學校有國家骨幹高職院校項目建設和央財支持專業5個,教育部職業教育合作項目和全國示範專業3個,省級重點建設和示範(精品)專業14個,以及省級“二元制”、創新創業教育、現代學徒制、中高職銜接、服務產業特色專業群、產教融合示範等改革試點項目專業(群)25個,校級重點(特色)專業28個。現有國家精品課程和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2個,省級精品課程22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6門、創新創業課程3門。此外,還建有校內實訓基地28個、校外實訓基地378個,其中,有4個國家級實訓基地、13個省級實訓基地、1個省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和8個省級技能競賽基地。
國家骨幹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建築工程技術、計算機網路專業、影視動畫專業
國家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中央財政支持專業: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電子商務專業
國家骨幹高職院校項目建設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電子商務專業
省級精品專業: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通信技術技術、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數控技術、商務英語專業、電子商務專業
省級示範專業(不全):光電子技術專業、軟體技術專業、電子商務專業
國家級精品課程:電子技術綜合實訓
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電子技術綜合實訓
國家級實訓基地:計算機應用及軟體技術實訓基地、數控技術實訓基地、電子信息工程&通信技術實訓基地
省級實訓基地(內容不全):機械設計與製造實訓基地、電子工程技術實訓基地、數控與模具技術實訓基地、建築技術實訓基地、電子商務實訓基地、機電自動化實訓基地
省級精品課程(內容不全):
省級精品課程(部分)
課程名稱所屬申報申報日期
建築材料應用與檢測2010年省級精品課程2007-10-16
基於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的c2c貿易2010年省級精品課程2010-03-08
商務英語2009年省級精品課程2007-10-16
特種加工技術應用2009年省級精品課程2008-10-29
機械設計基礎2009年省級精品課程2007-10-16
人文素質教程2009年省級精品課程2007-10-16
電路板設計與製作2009年省級精品課程2008-10-29
數字電路分析與應用2008年省級精品課程2008-06-13
數控加工與編程2008年省級精品課程2008-06-03
連鎖超市運營管理實務2008年省級精品課程2008-06-03
SQLServer資料庫原理與技術2008年省級精品課程2008-06-03
中級財務會計2007年省級精品課程2007-06-13
計算機組成原理與組裝維護2007年省級精品課程2007-06-13
計算機網路基礎2007年省級精品課程2007-06-13
機械製圖及計算機繪圖2007年省級精品課程2007-06-13
電子產品檢驗2007年省級精品課程2007-06-13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2007年省級精品課程2007-06-13
通信技術2006年省級精品課程2006-06-21
模具設計與實作2006年省級精品課程2006-06-21
校級精品課:
校級精品課(部分)
課程名稱所屬申報申報日期
網路服務架構與管理2010年院級立項精品課程申報2010-09-13
微控制器技術應用2010年院級立項精品課程申報2010-09-16
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2010年院級精品課程2009-06-25
現代禮儀2010年院級精品課程2008-10-29
物流運輸管理與實務2010年院級精品課程2008-10-29
物流管理基礎2010年院級精品課程2008-10-29
跨文化交際2010年院級精品課程2008-10-29
成本計算與分析2010年院級立項精品課程申報2010-09-13
網頁設計與製作2010年院級立項精品課程申報2010-09-14
商務英語視聽說2010年院級精品課程2008-10-29
photoshop基礎與創意應用2010年第二批院級精品課程2008-10-29
國際商務單證實務2010年第二批院級精品課程2009-06-22
基於.net的web程序設計2010年第二批院級精品課程2008-10-29
連鎖企業促銷技巧2010年院級立項精品課程申報2010-09-01
計算機網路安全2010年第二批院級精品課程2008-10-29
Java面向對象程序設計2010年院級精品課程2008-10-29
會計職業認知與會計核算方法訓練2010年院級立項精品課程申報2010-09-01
PLC技術及應用2010年院級精品課程2008-10-29
網路營銷工具與方法2010年院級立項精品課程申報2010-09-09
電視技術2010年院級精品課程2007-10-16
IT職業英語2010年院級立項精品課程申報2010-09-09
JAVAWEB應用開發2010年院級立項精品課程申報2010-09-09
建築結構2010年院級立項精品課程申報2010-09-13
數字測圖實訓2009年院級立項精品課程2009-07-02
國際商務單證實務2009年院級立項精品課程2009-06-22
應用文寫作2009年院級立項精品課程2009-06-19
安全防範技術2009年院級精品課程2008-11-12
國際貿易實務2009年院級精品課程2008-10-29
網路綜合布線技術與標準2009年院級立項精品課程2009-06-18
網站色彩與構圖2009年院級精品課程2008-10-29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08年院級精品課程2007-10-16
中小型網路規劃、設計與實施2008年院級精品課程2007-10-16
建築製圖與CAD2008年院級精品課程2007-10-16
建築施工技術2008年院級精品課程2007-10-16
建築力學2008年院級精品課程2007-10-16
建築工程測量2008年院級精品課程2007-10-16
C語言程序設計2007年院級精品課程2007-10-16
電路基礎2007年院級精品課程2007-10-16
高等數學2007年院級精品課程2007-10-16
高職英語2007年院級精品課程2007-10-16
● 學生成績
截至2019年12月,學校學生在各級各類技能大賽上共有4000多人次獲獎,其中,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24項、二等獎35項、三等獎49項;連續十二年獲得福建省高職院校技能大賽團體總分一等獎;在“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評估結果(高職)”中,位列全國第5名、福建省第1名。在福建省第十三、十四、十五屆大學生運動會上,分別獲高職高專組團體總分第二、第一和一等獎,在第十六屆省大運會上獲得團體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7項,個人單項冠軍1個、亞軍8個、季軍1個的成績。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教師成績
2016年1月,在由省直機關院校工會工作聯誼會組織的“做人民滿意教師”演講比賽上,該院機電工程系老師以《為師的價值》為題的演講,獲一等獎。
截至2019年11月,學校獲全國教學能力比賽(信息化教學大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6項,以及1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08年,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有校級科研機構6個,2014年,福建省應用技術工程中心1個。2016年4月,成立校企合作研究機構1個。
校級科研機構:電子技術應用研究所、現代製造技術應用研究所、計算機技術應用研究所、數字傳媒技術應用研究所、土木工程技術應用研究所、流通管理研究中心。
福建省應用技術工程中心:光電器件集成福建省高等學校應用技術工程中心
校企研究機構:靜脈識別技術研究所

科研成就

2018年,學校申報各級縱向課題45項,到賬經費225.8萬元,學校配套經費50萬元。
截至2019年11月,近年來,學校有291個市廳級以上科研項目立項、71個項目參展“6.18”、擁有89項授權專利成果,教職工公開發表了2024篇學術論文(中國知網數據)。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根據2020年1月學院圖書館官網顯示,圖書館現有館藏紙質圖書46萬冊,電子圖書36萬種,總藏書量達82萬冊。還擁有超星數字圖書館、CNKI中國知網碩士論文和重要報紙、讀秀學術搜索、維普考試服務平台、外文數字圖書館、軟體通計算機技能自助式網路視頻學習系統等數字資源。
● 學術刊物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福建信息技術教育》為季刊,欄目有:電子技術及信息科學、教育與社會科學綜合、經濟與管理、理工A(數學物理力學天地生)、理工B(化學化工冶金環境礦業)、理工C(機電航空交通水利建築能源)、農業、文史哲、醫療衛生、政治軍事與法律等,在2009-2011年度全國高職高專學報"三優"評比中,被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和全國高職高專學報研究會評為優秀學報(內刊)稱號。

學術交流

截至2015年1月,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與加拿大萊橋學院簽署合作協議並長期保持友好關係;與新加坡工藝教育局的新加坡達勵學校、新加坡特許學院等合作開展NITEC證書培訓班等項目,並接收2批次7名學生到學院交流學習;與日本亞洲人才交流事業團合作簽約,並聘請了2位客座教授;與日本株式會社簽訂項目研發合作協議;與美國通用電氣發那科智能設備有限公司開展合作共建項目;邀請美國全球教育聯盟專家教授來校講學;與英國阿爾斯特大學開展“3+1”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美國麥迪遜技術學院、德國萊法州教育學院等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引進英國倫敦工商會考試局LCCI國際職業認證課程與考試項目,有78名師生取得LCCI國際證照;牽頭引薦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和新加坡淡馬錫基金與省教育廳開展福建省職業教育培訓。
截至2019年11月,學校與各類大中型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產學研合作企業總數達423家,與大型骨幹企業聯合開展“訂單班”人才培養,訂單培養2441人。
截至2019年11月,學校與新加坡淡馬錫國際基金會、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國際聯合舉辦職業教育培訓項目;與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開展校際合作交流;與馬爾他國立旅遊學院簽署聯合開展旅遊類人才培養和平潭國際旅遊島產業技術服務;與韓國全南科學大學、韓國南部大學及平潭綜合實驗區聯辦電子競技學院、電競研究院等,成立電子競技俱樂部和相關專業,培養高素質電子競技人才;與泰國因他猜商業學院、清萊職業學院共建中泰國際學院和我校海外分校暨泰中國際學院。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
校徽
校徽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標誌整體為印章圖案,以“內部的三維結構”為核心進行組合,突顯出“工科院校、信息為主”的學院特徵,以及“厚德強能”的校訓,也通過印章方式充分強調了學院的權威性與公信力。
橙色半圓弧,象徵著信息流,又似地球運行軌跡,象徵著信息學院快速發展、開拓創新、不斷更新。三角形的三維組合有機形成了一個英文字母——“A”,表示要創辦全國一流高職學院的決心和信心。
外圍兩個圓圈間的左右各六個葉片結構,象徵著學院學生在黨的陽光雨露下,在“厚德強能”理念的熏陶下茁壯成長。
外圍下方的英文“FJPIT”,是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英文簡稱,其中“FJ”指福建,“P”指學院,“IT”指信息技術。

精神文化

•校訓
厚德、強能
釋義: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厚德:厚,指優待、推崇、重視、深厚。德,指道德、品德、政治品質,也可引申為思想品德、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中華精神。厚德,即是指推重品行、品德,重視思想品德教育,弘揚向上的中華精神。與其相關的成語有“厚德載物”,出自《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為道德高尚者能承擔重大任務。
強能:強,指感情或意志所要求達到的程度高,即提高,加強,增強,優越。能,指能力、才能、才幹,又指技能,包括學習的能力,求職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以及為人處事的能力。強能,即是指重視能力的培養,加強和提高能力。
厚德是方向,強能是目的。厚德是學院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強能則是學院生存發展、做大做強的最終目的。
校歌
《一路向海》
風從南方來
三江匯流一路向海
百年耕耘金石為開
寫一段情和愛
張開懷抱擁抱八閩風彩
用心創造築夢美好時代
風從大海來
春潮鼓盪激情澎湃
新征程上人人出彩
養育我美的情懷
厚德強能領航一路開懷
追求卓越我們初心不改
追著風趕著月
學海揚帆時不我待
風捲雲潮升騰
躍上潮頭踏歌天外
萬卷書萬里路
鋪一條陽光路向未來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姓名職務
吳品雲黨委書記
江吉彬黨委副書記、院長
王興中黨委副書記
游鋒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張華黨委委員、副院長
姜平黨委委員、副院長
楊元挺黨委委員、副院長

校園環境


校園活動

學校每年組織開展“我與祖國共奮進”、“我與信仰對話”等“理想信念主旋律教育”系列活動,與屏西社區、螺洲小學、省血液中心、省盲人院等單位保持服務關係;在青運會期間,做好機場、火車站接待服務工作,得到上級及省內外運動員好評;成立“一團六隊”特色社團,包括:大學生百人合唱團、武術隊、舞獅隊、舞龍隊、威風鑼鼓隊、散打隊、花鼓隊等;每年開展了“大型校內供需見面會”、“校友報告會”、“自主創業報告會”等系列活動。
截至2015年12月,學院各級登記在冊學生社團84個,參與學生4633人,佔在校生總數的62.01%。

學校校區

龍腰校區
通訊地址:福州市鼓樓區福飛路106號郵編:350003
龍腰校區是原福建電子工業學校的校址,位於福州市鼓樓區福飛南路106號。校區毗鄰省政府、西湖賓館,校區後門緊挨二環路,交通便捷,校園綠樹成林,鳥語花香,建築錯落有致,教學設備先進,生活設施齊全。
杜園校區
通訊地址:福州市倉山螺洲鎮杜園118號郵編:350019
杜園校區是原福建商業學校的校址,位於福州市倉山區螺洲杜園118號。建設中的三環路即將從校區旁穿過,交通方便。這裡是福建商業人才的搖籃,具有百年辦學歷史,培養了無數的商界精英,校友遍布海內外。如今校園內除了幾座古老的建築,見證百年滄桑外,一座座現代化的建築拔地而起。花園式的校園,優美的環境,完善的教學、生活設施,使人感到格外溫馨。
平潭校區
通訊地址:平潭綜合實驗區麒麟大道西段1號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平潭校區項目位於平潭綜合實驗區麒麟大道西段1號,項目總用地面積約800畝,另有300畝預留建設用地,總投資17.17億元,總建築面積35.09萬平方米。2018年10月起分期搬遷入駐辦學,現有智能製造學院、文化創意與旅遊學院、商貿管理系(創新創業學院)、建築工程系四個院系共8000多名師生。

知名校友


唐仲璋鄭作新郭鶴韜侯文鏗
陳日濃陳良惠陳侶白蔣紹進

獲得榮譽


截至2015年1月,學院被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等12個部門評為“福建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連續獲評省級“平安校園”榮譽稱號,是首批福建省高校安全標準化建設二級達標校和首批福建省高校“平安先行學校”。院黨委多次榮獲中共福建省教育廳直屬機關委員會、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直屬機關黨委和省直黨工委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機電工程系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福建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電子工程系被評為“福建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福建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院團委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應用語言系愛心課堂項目被評為教育部2011年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優秀成果優秀獎。學院2006年度、2007-2009年度連續兩次被評為福建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2011年,被教育部評為“2010-2011年度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21年7月,入選職業教育示範性虛擬模擬實訓基地培育項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