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陶紡輪的結果 展開

陶紡輪

黃梅縣博物館藏品

陶紡輪,新石器時代紡織生產工具。1987年黃梅陸墩出土。直徑5.5厘米,厚1.8厘米,孔徑0.4厘米,夾細砂灰陶。周邊豎直,兩面颳去邊棱,正面刻劃八條直線呈輻射狀排列。現藏黃梅縣博物館。

用具


古代陶制紡線用具。灰陶或紅陶製作。略成圓餅形或凸圓形,中有孔,插入木柄或骨柄可以捻線,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常見。

館藏文物


來源於1976年出土於廣西貴縣羅泊灣1號墓,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館藏文物。陶紡輪為細質灰陶,輪制,器形皆算珠形、中有穿孔,大小不一。秦漢時期廣西的制陶業在原來的基礎上迅速發展,製作技術不斷進步,制陶規模也有很大的發展。廣西各地發現的陶窯和大量陶器是有力的證據。漢代廣西陶製品已經突破了日常生活用具的範圍,向更廣闊的領域伸展。紡織工具以陶土製成明器隨葬,也說明了漢代廣西紡織手工業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