圪洞鎮

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下轄鎮

圪洞鎮,隸屬於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地處方山縣中部,東接交城縣橫尖鎮,南鄰峪口鎮,西毗臨縣大禹鄉,北靠麻地會鄉,為方山縣人民政府駐地,區域總面積213.2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4489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1949年,圪洞鎮境域屬方山縣第二區;1984年9月,由圪洞公社改為圪洞鎮。截至2020年6月,圪洞鎮下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圪洞村。

2018年,圪洞鎮有工業企業10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歷史沿革


圪洞鎮
圪洞鎮
1949年,屬方山縣第二區。
1954年,設圪洞鄉,屬離山縣圪洞區。
1958年,為圪洞公社。
1984年9月,由圪洞公社改為圪洞鎮。
2001年1月,石站頭鄉併入圪洞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圪洞鎮地處方山縣中部,介於北緯39°48′—37°55′,東經111°10′—111°25′之間,東接交城縣橫尖鎮,南鄰峪口鎮,西毗臨縣大禹鄉,北靠麻地會鄉,為方山縣人民政府駐地,區域總面積213.2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圪洞鎮地勢東高西低,地形分為山地、平川;主要山脈有天壕山、少爐山,境內最高峰位於天壕山,海拔2141米;最低點位於班庄村河谷,海拔1079米。全鎮地勢大致為東西兩山中間一川,山上樑峁連綿起伏,溝壑縱橫密布,人口居住分散。沿川兩岸,寬闊平坦,土地肥沃,人口居住相對集中。

自然資源


氣候資源

圪洞鎮屬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8℃,大於或等於10℃的有效積溫為2819℃;年平均日照時間為2482小時,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無霜期為100─145天。

水資源

圪洞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流有北川河1條,從北至南流經境內東溝、津良庄、圪洞、前東旺坪等村,長15千米。

土地資源

2011年,圪洞鎮有耕地3.56萬畝,人均0.8畝。

自然災害

圪洞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洪澇、乾旱等;冰雹災害年均發生0.3次,主要發生在7—9月,嚴重的一次冰雹災害發生在1984年8月23日,圪洞鎮的13個村降冰雹,持續6—7分鐘,最大雹粒直徑2厘米,積雹最厚處6厘米,受災面積1800餘畝,絕收800畝,糧食減產18萬千克,油料作物2萬千克,經濟損失10萬元。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4年9月,圪洞鎮下轄27個行政村。
1996年10月,增設城關社區。
2001年1月,撤銷大坪、賀家墕、金家圪垯、南溝、山勝、王家山6個行政村,增設石站頭、南窪、黃草林、秦家坡、南後庄、高家山、槐樹墕、果則園、東勝山、胡家嶺、袁家甲11個行政村,圪洞鎮下轄1個社區、32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圪洞鎮下轄城關1個社區,圪洞、班庄、莊上、前東旺坪、后東旺坪、古賢、橫溝、潘家坂、建軍庄、車道崖、桑家會、西山、糜家塔、高家莊、陽灣、務雲塔、武家灣、郭家灣、津良庄、東溝、水溝、石站頭、南窪、黃草林、秦家坡、南後庄、高家山、槐樹墕、果則園、東勝山、胡家嶺、袁家甲32個行政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圪洞鎮下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圪洞社區、班庄村、莊上村、前東旺坪村、后東旺坪村、古賢村、橫溝村、潘家畈村、建軍庄村、車道崖村、圪洞村、西山村、糜家塔村、東溝村、津良庄村、石站頭村、高家莊村,鎮人民政府駐圪洞村。

人口民族


人口

1986年,圪洞鎮有戶籍4060戶,人口16555人。
截至2011年末,圪洞鎮總人口4195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000人,城鎮化率33.4%;另有流動人口80人。總人口中,男性21399人,佔51%;女性20559人,佔49%;14歲以下7762人,佔18.5%;15—64歲31049人,佔74%;65歲以上3147人,佔7.5%;以漢族為主,達41916人,佔99.9%;有傣、蒙古、土家3個少數民族,共42人,佔0.1%。2011年,圪洞鎮人口出生率12.5‰,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7.5‰,人口密度為每方千米197.5人。
截至2017年末,圪洞鎮常住人口為44567人。
截至2018年末,圪洞鎮戶籍人口為28205人。
2021年6月,方山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圪洞鎮常住人口44489人。

政治


機構設置

圪洞鎮機關行政編製34人,設五個綜合性辦事機構:綜合辦公室、黨建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城鎮建設辦公室(鄉村建設辦公室)。圪洞鎮機關事業編製35人,根據2002年機構改革精神,撤併七站八所,統一劃歸為四大服務中心:衛生計劃生育服務中心、財經服務中心、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

經濟


綜述

2011年,圪洞鎮農民人均純收入2724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13540元。2011年,圪洞鎮企業生產總值2000萬以上,比“十一五”初增長125%。

第一產業

圪洞鎮
圪洞鎮
2011年,圪洞鎮農業總產值65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4.4%。圪洞鎮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2011年,圪洞鎮生產糧食5051.52噸,人均120.4千克。圪洞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等。2011年,圪洞鎮蔬菜種植面積295畝,產量328噸。圪洞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圪洞鎮生豬飼養量5087頭,年末存欄2389頭;牛飼養量795頭,年末存欄602頭;家禽飼養量7.38萬羽,上市家禽3.8萬羽。2011年,圪洞鎮生產肉類480噸;畜牧業總產值438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7%。2011年,圪洞鎮水果種植面積1500畝,產量1005噸,主要品種有蘋果、葡萄、梨。

第二產業

圪洞鎮
圪洞鎮
2011年,圪洞鎮工業總產值為0.36億元,比2010年增長28%;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7.6%。2011年,圪洞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職工4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12億元,比2010年增長5%。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圪洞鎮有商業網點200個,職工800人。2011年,圪洞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48億元,比2010年增長17%;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34億元,比2010年增長6%。

郵電業

2011年,圪洞鎮郵政業務收入為6萬元;電信業務收入為600萬元。

文化


地名由來
圪洞鎮因鎮政府駐圪洞村而得名。

交通


境域內交通狀況良好,209國道穿越南北,太佳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是山西省通往佳縣的重要門戶,全鎮32個行政村都已實施“村村通、戶戶通”工程,水泥路覆蓋率達99%。
截至2011年末,圪洞鎮有縣鄉級公路4條,總長75千米。

社會


教育

截至2011年末,圪洞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2041人,專任教師26人;小學13所,在校生3186人,專任教師175人;初中3所,在校生4125人,專任教師22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8%,小升初升學率9.8%,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678人,專任教師140人。

科技

截至2011年末,圪洞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93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202人,經營管理人才256人,技能人才100人,農村實用人才372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圪洞鎮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3個;電影院1座,座位700個,年放映2028場次,觀眾達25萬人次;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18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00人。圪洞鎮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圪洞村威風鑼鼓。截至2011年末,圪洞鎮有體育場地1處;7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0%。截至2011年末,圪洞鎮有中央、省、市、縣等72個電視類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1.33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5%。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圪洞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3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5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2張;專業衛生人員4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1人。2011年,圪洞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140人次,住院手術656台次。2011年,圪洞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36萬人,參合率80%。

社會保障

2011年,圪洞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2474戶,人數4535人,支出751萬元,比2010年增長7.2%,月人均138元,比2010年增長7.2%;城市醫療救助80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09人次,共支出120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467戶,人數2782人,支出273.8萬元,比2010年增長5.3%,月人均82元,比2010年增長5.3%;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77人,支出31.62萬元,比2010年增長1%;農村醫療救助100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94人次,共支出158.4萬元,比2010年增長0.78%;農村臨時救濟2400人次,支出15.6萬元,比2010年增長0.76%;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6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54.38萬元,比2010年增長10.1%。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圪洞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70千米,投遞點32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征訂報紙0.2萬份、期刊0.4萬冊;有固定電話用戶0.7萬戶,行動電話用戶1.2萬戶。
移民工作
圪洞鎮移民搬遷共涉及6村1684戶6184人。從2006年4月17日到6月18日,圪洞鎮完成移民4000人;2007年,完成河西安置點660多移民戶的宅基地分配工作;2008年,各安置點以及新移民村修建;2009年,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相繼完善。

旅遊


景點

圪洞村唐槐
圪洞鎮圪洞村唐槐樹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樹根蒼勁有力,樹懷廣袤深邃,見證了歷史的滄桑巨變,是我縣為數不多的古樹。
烈士塔
烈士塔位於圪洞鎮東南方向1000米處,建設於建國初期,陳列著抗日戰爭時期,我縣犧牲的革命烈士,是我縣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位於圪洞村鳳凰溝以東80米處,始建於1923年,期間經過多次修繕,1999年8月24日在原教堂基礎上重新修建,成為今天具有西式風格的天主教堂,是我鎮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宗教活動的地標性建築。
圪洞舊街
圪洞舊街位於圪洞鎮以南,曾是我縣集貿主街道,后縣城道路改造,遺留至今,圪洞舊街目前仍保持著上世紀40、50年代集貿市場的風貌,古式建築、石板路、小天窗售貨口一應俱全,是難得保存的古集貿市場。
圪洞溝山
圪洞溝山後是宋代楊家將屯兵的地方,“練兵場”、“燒爐山青龍洞”、“鐵鎚背”等歷史古迹俯拾皆是,具有很強的旅遊開發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