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9條詞條名為石鼓村的結果 展開
石鼓村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潯中鎮下轄村
石鼓村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潯中鎮下轄村,位於潯中鎮北部,由相垵、垵坑、石鼓等三個自然村組成,全村總面積4.33平方公里,其中福建德化縣潯中鎮石鼓村耕地874畝,林地4017畝,果園面積207畝,有8個村民小組,共有359戶1377人,全村工農業總產值496萬元,村財收入7.15萬元,人均收入3530元。
烏石鼓
該村多年來重視農業綜合開發,圍繞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這兩大目標,大力發展特色經濟,目前,石鼓村是潯中鎮食用菌種植、畜牧業的重要基地。
福建德化縣潯中鎮石鼓村
改革開放以來,該村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在種植業、養殖業上,注重以科技為先導,無論在種植面積、養殖數量以及質量、產值上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設也明顯加強,經濟發展較快,生活已基本實現小康。現有完全小學1所,村級衛生所1個,交通發達,通信便捷。
烏石鼓位於305線公路邊,距城關3公里。四周皆是黃土山,唯獨此處兀起一塊大烏石,周徑和高度均有4米余,巨石上有仙人腳印、馬蹄腳印、金鎖匙孔,大巨石北側有一塊約80厘米寬的石棋盤,周圍長有有八株大古松,形態各異,非常壯觀,昔時正是來往商旅休憩之所,亦是村民避暑、聚觀之處。據傳說,古時有一群仙人自帶“家煮飯”四處閒遊,到此歇腳,走仙棋、論仙法。走時將吃剩的“家煮飯”留下化為一塊大巨石,石狀似鼓,曰:“石鼓鼓石”,石鼓村也因此而得名。令人倍感奇怪的是,每逢有嚴重旱、澇來臨,巨石會響聲如雷,預報村民要做好防患準備。巨石頂還有似仙腳跡、馬蹄跡等痕迹。大石鼓底下還建有一座“墨石宮”,恭奉抗元民族英雄蘇十萬,眾尊稱“蘇公尊王”。該宮建於清乾隆初期,歷經滄桑之草,搗毀無剩。直至1989年,經本村熱心人士捐資重建,又於2008年再捐資修建。
石筍寨,位於石鼓村西側,距村部約800米。寨之東西向有滻溪,日夜川流不息。全寨建於山巔,遠望似筍狀,故稱“石筍寨”。寨的半山有兩個大石洞。寨之南向還有一個25平方米左右的大石龕。清初期有志學士曾在此業儒成名,曾重登進士就是其中之一。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閩南紅二支隊政委李劍光同志曾在此歇宿過。
2004年由本村企業家曾成志出資在寨頂建設寨亭,曰:“宏遠亭”。寨之兩側鋪設石階路通往寨亭,石階共六百二十多階。登上寨亭可觀望石鼓村、相垵村落、祖厝村全貌、仙境村落、貴德洋村落、西天山東南面等處的景色,風光秀麗,美不勝收。
“八音”是一種流傳於潯中鎮石鼓村安卿村落的民間音樂,據說是清朝時從廣東茂名傳入的,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據悉,廣東八音是一種吹打樂組合,由八人組成,有吹、擊、弦樂器,有固定的曲譜和曲牌,根據婚喪、祭祀或慶典要求選用。演奏時有規定的服飾,一般穿艷麗袍褂禮服……。八音在清嘉慶、道光年間盛行於茂名信宜鎮地區,其中以德喬的最負盛名。
潯中鎮石鼓村的“安卿八音”有八種樂器,分別是月琴、雙笙、三弦(共有兩把但音色各不相同)、椰胡、扁鼓、笛子、板拍等,由八人各持一種樂器演奏,“安卿八音”與“茂名八音”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驚人地相似,屬於同一戲曲流派。
據曾氏族譜及《德化縣誌》記載,潯中石鼓村曾氏先祖曾重登會試登進士榜,乾隆四十三年授廣東省高州府茂名縣正堂,“安卿八音”正是曾重登從茂名辭官返鄉時把“八音”帶回了德化。因“安卿八音”與德化其他民間音樂風格不同,特別是唱詞用廣東話唱,所以學起來特別難,只能一句句死記硬背下來,再根據工尺譜唱。因為難懂難學,所以也形成了“八音不出石鼓村”的說法,也正因為“八音”的特別,為德化乃至泉州戲曲界注入了異樣的活力。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條件,加上離城關較近的優勢,石鼓村逐漸形成了以農家美食為主要特色的餐飲之道,藉助當地特有的自然、地理條件發展農家餐飲,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如今已小有規模,吸引城關乃至來德化旅遊的遊客到此處進行餐飲消費,並贏得“食客”們的一致好評,自然形成了美食一條街的特色餐飲品牌,為瓷都德化旅遊餐飲注入了一股新鮮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