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門

殷門

殷門,足太陽膀胱經經穴。

簡介


● Yīnmén BL37
● 來源:《針灸甲乙經》
● 歸經:足太陽膀胱經
● 功效:強健腰腿,舒筋通絡

穴名釋義


● 殷,深厚,正中,盛大;門,門戶,指出入之處。穴在大腿後面正中,承扶下6寸處,肌肉豐厚,闊大,為足太陽膀胱經脈氣出入之門戶,故名。

取穴


精準取穴

● 在股後區,臀溝下6寸,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之間。

簡便取穴

● 臀溝中點與腘橫紋中點連線的中點處,向上1橫指,即為此穴。
● 找到臀溝中點,直下量取兩個4橫指,即為此穴。
本穴的精準取穴使用了骨度分寸的方法,其中,臀溝至腘橫紋相當14寸,殷門穴位於臀溝下6寸。簡便取穴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取穴方法,是長期臨床經驗總結的方法,操作簡便,便於記憶。一般情況下,簡便取穴的方法只適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養生防病時運用。如果使用穴位進行疾病的治療,則需要使用精準取穴。簡便取穴圖1中的1橫指即“1寸”,可採用指寸定位法中的拇指同身寸比量取穴,伸直拇指,拇指指骨關節橫紋兩端之間的距離作為1寸。簡便取穴圖2中的2個4橫指即“6寸”,“6寸”可採用指寸定位法中兩個橫指同身寸比量取穴,以手指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併合,以中指第一指橫紋為水平,四指的寬度即為3寸,連續兩次併合總長度即為6寸。需要說明的是,指寸定位法在應用時較為便利,但取穴的準確性稍差,且操作時應以被取穴者自己的手為準。由於每個人的高矮、胖瘦與手的比例不完全成比例,因此,指寸定位法必須在骨度分寸的基礎上運用,而不能以指寸全部量取全身各部,否則長短失度。

局部解剖


● 皮膚,皮下組織,股二頭肌長頭和半腱肌。
● 淺層有股后皮神經;深層有坐骨神經干及伴行的動、靜脈和股深動脈的分支。

主治


● 腰、骶、臀、股部疼痛,坐骨神經痛,急性腰扭傷,下肢癱瘓。

操作


治療操作

● 直刺1~2寸;可灸。

日常保健

● 指壓按摩:用指腹按揉,每次3分鐘。
● 灸法:艾條懸灸15分鐘;艾炷灸5~9壯。

古籍摘要


● 《針灸甲乙經·卷之九》:腰痛得俯不得仰,仰則恐仆,得之舉重,惡血歸之,殷門主之。
● 《針灸大成·卷六》:主腰脊不可俯仰,舉重,惡血,泄注,外股腫。

常用配伍


● 配腎俞、委陽、后溪,治腰痛不可以俯仰。
● 配風市、足三里,治下肢痿痹。
● 配腰椎第4~5夾脊穴,治腰椎間盤突出症。

參考文獻


● [1] 孫國傑。針灸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2] 解秸萍,程凱。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取穴特色技法詳解。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