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胡力的結果 展開

胡力

攝影師

胡力,現為自由攝影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簡介


胡力,男,漢族,1955年出生。籍貫鄭州,學歷大專。河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作品


2003年 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攝影作品集《掘火者》
2004年 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攝影作品集《天井人家》
2005年 河南省攝影家協會畫廊-《礦工》攝影個展
2005年 河南省博物院收藏《掘火者》攝影作品四幅
2007年 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向後向後》攝影展

關於“幸福”


胡力攝影作品
胡力攝影作品
胡力是中原的主力攝影家。他給人的深刻印象來自於那些與一位年輕的攝影家宋朝拍攝的礦工非常相似的照片。可惜,人們只知道宋朝而且宋朝的這些照片在北京火了。據胡力說,他的這些礦工的照片拍攝時間還要早於宋朝。由此看來,照片的質量是一回事,照片的境遇或者機遇只能由上帝來決定了。
現在,胡力推出的一組新作品,還是關於礦工的,不同的是表現方式變了,他從強烈的超級寫實刻畫中退了出來,用一種平常的極為生活化的最為原初的照相方式,向我們表達了他對於幸福的感想。這組照片中,他的拍攝對象身處兩種不同的狀態以及不同的背景下,同時,他的拍攝目標不僅僅是置身於照相背景布之下的人,舉著背景布的人和旁觀的人都被一一定格,關於個人的拍照被放大成為拍攝現場。甚至在部分圖像的投影中,還保留了作者拍攝時的身影。這些作品完全擺脫了強烈的敘述方式,體現出了一種把觀者的眼光拉回到正常的視覺觀看的企圖。在人們的瞳孔日愈被放大的視覺暴力時代,這種努力至少是值得尊敬的。
這組作品與“礦工”相比,感覺作者的拍攝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礦工”是一種直接強烈的視覺述說,“幸福”則是一種對存在於日常化之中的人的不同狀態的觀察。在這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一種對不同時空與現實的追尋,以及力圖開掘多層面表達的努力。
他仔細觀看照片中所有被定格的人,發現那些置身於背景布之中的人因為著裝環境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狀態,大多在白背景布下的人幾乎只是一種社會身份——礦工,而當他們洗去煤污換上生活中的服裝時,每一個人的個性差異才明顯地體現出來。如果把他們置身的背景交換,又會是怎樣的景象呢?其實,對於拍攝對象而言,個人處境才是真正具有意義的,背景只是一種虛無的存在。
胡力攝影作品
胡力攝影作品
除了拍攝主體之外,有一些非被攝主體(拉背景布的人)也並不完全處於自在狀態,在4×5座機面前,拍照仍然具有莊重的意味,無論是被攝主體還是旁觀者。作品中的被攝者和拍攝者的關係,仍然處於傳統的狀態。這是其一。其二,拍攝主體與背景的關係也呈現一種不完全一致的狀態。至少,我們沒有看到大多數人在天安門的背景下,表現出過去年代那種由衷的幸福與歡笑。歷史與現實的交錯被具體地表達。
在過去,照相,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大事,無論對於個人還是一個家庭,都是隆重的並具有儀式意義的事件。照相背景與道具的選擇,通常都直接地體現了人們對於幸福生活的嚮往。胡力特意在照相的神聖與莊嚴幾乎完全被消解的當下,重回過去。而且,重回我們曾經的政治生活。胡力選用了兩塊截然不同意義的背景布,一塊空白,一塊鮮花叢中的天安門。毫無疑問,這兩塊布的向征意味都是極為明確的,一是證件照的背景,用以作為個人身份的確證;一是紀念照的背景,在國家符號背景下的民眾崇尚與嚮往。這些照片都被用以“幸福”命名。胡力沒有選擇那些被頻繁使用的物質化的符號來表達幸福的概念,而是繼續沿用過去時代的中國幸福標準。對於這些生活在煤礦的普通工人而言,幸福到底意味著什麼?胡力的影像不是明確了幸福的情境,反而令我們感到了更多的疑惑。
有人說,越是普通的人幸福感越強,因為他們的慾望指數很低。胡力,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