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
徠自學能力是一個人最優秀的品質。能力,與知識、經驗、和個性特質共同構成人的素質,成為勝任某項任務的條件。能力,就是指順利完成某一活動所必需的主觀條件。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並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徵。
能力總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動相聯繫在一起的。離開了具體活動既不能表現人的能力,也不能發展人的能力。
自學能力,是指在沒有教師和其它人幫助的情況下自我學習的能力。自學能力的基礎技能是閱讀理解能力。檢索能力是建立在相當熟練的閱讀能力之上的能力。寫作能力在自學能力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實踐能力是自學能力最終能夠轉化為真正價值的根本。
提高自學能力,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很重要。人類教育發展的理論和實踐證明,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方法歷來是人們學習的良方。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在學習中要“不恥下問”,敢於和善於提出問題。西方古希臘教育家蘇格拉底也應用“產婆術”,就是讓學生在提問中獲得知識。可見,“問題法”有助於發揮學習者的積極性,有利於牢固地掌握知識。
所謂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方法,就是在學習過程中,把學習知識的過程化解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把要學習的知識分解為具體問題去學習、領會和掌握。
徠看起來這種方法很簡單,其實真能做到並不容易。這種方法的關鍵是,應用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從一般到特殊,於從特殊到一般,把知識的大廈從大到小,再從小到大地構建起來。
首先是知識的分解,“從面到點”。歷來教育家們認為知識是由學習的要素構成的,如裴斯泰洛齊就提出了“要素教育論”,認為知識是由根本的有用的知識如“數、形、語言”等構成的。他的觀點不完全正確,但對我們的學習還是有點啟示的。我們可以把要掌握的內容,從學科的整個結構出發,分解成一個個的要素,即知識點,再分析這些知識點都針對哪些問題,理解教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思路理清了,這個知識點也就掌握住了。
其次,要注意知識的整合,學會“從點到面”。微觀的知識點如同零碎的材料,要把它們搭建起來,才能成為真正的大廈。學會把根據小問題之間的聯繫,組織成大的問題,用系統的方法,層層構建,完成對知識點的整合,最終完成宏觀上對整個學科知識的掌握。
第三,要有毅力。學習既艱苦,又有樂趣。說它艱苦,就是要學習者持之以恆地堅持,才能取得學業的進步。說它有樂趣,就是靠著拼搏得到的果實,會給你收穫的甘甜。學無止境,要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決心。
第四,要制定一個周密的計劃。把要學習的內容分化到每個學習日,做到每日事每日畢。一定要堅持不懈地遵照實行,用它來督促自己。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到持之以恆。自學本身是一件艱苦的事,全靠自我監督,自我努力。所以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要坐得住。有些學習內容不是看上一遍兩遍就能記得住的。不要因記不住而苦惱,要堅持沉下心去一遍一遍地看,一遍一遍地複習,只要做到經常複習,就能掌握住學習的知識。
此外,還要注意學習技巧。就是要自覺遵循學習的規律,對學習的知識做到經常複習,而不要看一遍后就萬事大吉,或者隔好長時間才去複習。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對學習的內容看完一遍后,隔三五天就再看一遍,然後七八天再一遍,然後複習間隔時間逐漸延長。通過不斷的反覆的複習,就能在大腦中形成牢固的記憶。
學習中還要做筆記,對學習中的每個問題,每個知識點都要記下來,並都要整理出一個系統的筆記。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對學過的知識可以做到心中有數,能看到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有成就感,從而給自己帶來學習的快樂。另一方面在做筆記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在複習時可以提綱挈領,抓住主要環節,掌握知識。而不再覺得茫然失措,無處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