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評估

對項目價值研判的活動

項目評估(Project Evaluation)就是在直接投資活動中,在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從企業整體的角度對擬投資建設項目的計劃、設計、實施方案進行全面的技術經濟論證和評價,從而確定投資項目未來發展的前景。

項目評估就是對項目的結構、功能、環境匹配性、可操作性、可持續性進行系統的價值研判的活動。

定義


項目評估,論證和評價從正反兩方面提出意見,為決策者選擇項目及實施方案提供多方面的告誡,并力求客觀、準確地將與項目執行有關的資源、技術、市場、財務、經濟、社會等方面的數據資料和實況真實、完整地彙集、呈現於決策者面前,使其能夠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實事求是地作出正確、合適的決策,同時也為投資項目的執行和全面檢查奠定基礎。
項目評估一般指投資項目評估,是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方法和參數、由貸款銀行或有關責任機構對擬投資建設項目的規劃方案所進行的全面技術經濟論證和再評估,其目的是判斷項目方案的可行性或比較不同投資方案的優劣。

基本原則


項目評估會議現場1
項目評估會議現場1
項目評估的基本原則
1、客觀、科學、公正的原則;
2、綜合評價、比較擇優的原則;
3、項目之間的可比性原則;
4、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原則;
5、技術分析和經濟分析相結合的原則;
6、微觀效益分析與宏觀效益分析相結合的原則。

主要內容


投資必要性的評估
項目評估會議現場2
項目評估會議現場2
項目是否符合行業規劃;通過市場調查和預測,對產品市場供需情況及產品競爭力進行分析比較;對投資項目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進行評估;擬投資規模經濟性分析。
建設條件評估
資源是否清楚,以礦產資源為原料的項目,是否具備相關機構批准的資源儲量、品位、開採價值的報告;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是否適合投資建廠;原材料、燃料、動力等供應是否有可靠來源,是否有供貨協議;交通運輸是否有保證,運距是否經濟合理;協作配套項目是否落實;環境保護是否有治理方案;購進成套項目是否經過多方案比較,是否選擇最優方案;投資廠址選擇是否合理。
技術評估
項目評估會議現場3
項目評估會議現場3
投資建設項目採用的工藝、技術、設備在經濟合理條件下是否先進、適用,是否符合相關國家的技術發展政策,是否注意節約能源和原材料以獲得最大效益;購進的技術和設備是否符合投資實際,是否配套並進行多方案比較;投資項目所採用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是否經過科學的試驗和鑒定,檢驗原材料和測試產品質量的各種手段是否完備;產品方案和資源利用是否合理,產品生產綱領和工藝、設備選擇是否協調;技術方案的綜合評價。
項目經濟數據的評估
(1)生產規模及產品方案數據;
(2)各項技術經濟指標
(3)產品生產成本估算;
(4)銷售收入及稅金估算;
(5)利潤預測。
(6)財務效益評估:主要包括投資回收期分析,借款償還期分析,項目運營期內資金流動性分析。在投資回期分析中把握靜態投資回收期的計算方法,優缺點和動態投資回收期分析的方法,優缺點。在借款償還期分析中掌握等本償還,等額償還,最大可能還款的涵義,計算方法,在什麼情況採用。項目運營期內資金流動性分析要掌握反映資金流動比率的主要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的含義,作用,計算方法。財務效益評估是項目評估中最主要的部分,它是根據項目財務與建設基礎數據,對整個壽命期內的財務成本與收益情況進行評估,從而論證項目是否具有經濟上的可行性。一般而言,財務效益評估是決定項目可行與否,銀行是否提供貸款的基本依據。
投資項目財務評價
項目評估會議現場4
項目評估會議現場4
財務盈利能力分析。主要計算分析全部投資回收期、投資利潤率、投資利稅率、資本金利率、財務凈現值財務凈現值率、財務內部收益率等評價指標;項目清償能力分析。主要計算分析借款償還期、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評價指標;財務外匯效果分析。主要計算分析財務外匯凈現值、財務換匯成本等評價指標。
國民經濟效益評價
國民經濟盈利能力分析,即對經濟內部收益率、經濟凈現值等指標進行計算分析;經濟外匯效果分析,即對經濟外匯凈現值、經濟換匯成本等指標進行分析;輔助經濟效益分析,主要計算分析投資項目的就業效果和節能效果以及相關項目的經濟效益;對環境保護作一般評估。
國民經濟效益評估又稱經濟評估,是根據國民經濟長遠發展目標和社會需要,採用費用與效益分析的方法,運用影子價格,影子匯率,影子工資和社會折現率等經濟參數,計算分析項目需要國民經濟為其付出的代價和它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評估項目投資行為在宏觀經濟上的合理性。它的作用有:(1)國民經濟效益評估是在宏觀經濟層次上合理配置國家有限資源的需要。(2)國民經濟效益評估是真實反映項目對國民經濟凈貢獻的需要。(3)國民經濟效益評估是投資決策科學化的需要。

評價關係


項目評估會議現場5
項目評估會議現場5
(1)共同點
評估的目的相同
評估基礎相同
基本方法與主要指標的計算方法類同
(2)區別
評價的角度不同
評估的目的不同
費用與效益的含義和範圍的劃分不同
計算的基礎不同
評估的內容與方法不同
(3)聯繫:企業財務評估是國民經濟評估的基礎;國民經濟效益評估是企業財務效益評估的前提。
7、不確定性分析
分別從企業經濟評估和國民經濟評估兩個方面進行。盈虧平衡點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即風險分析)。
8、總體評估
在以上各項評估基礎上,結合投資對象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狀況對投資項目進行總體評價。

基本程序


項目評估的基本程序
1、組織安排
組織安排是項目評估工作的第一步,即:組織力量、制定計劃。
2、收集資料
為直接投資提供諮詢服務的投資銀行機構應收集這些資料數據,加以查證核實,並作進一步的分析研究;投資銀行還應根據評估內容和分析要求,通過企業調查和項目調查,進一步收集必要的數據和資料;根據查證發現的問題和疑問,通過調查,進一步核實清楚;根據收集的大量資料,加工整理,匯總歸類,以供評估中審查分析以及編製各種調查表和編寫文字說明之用。
3、審查分析
審查分析是在收集到必要的資料以後開始的,主要包括基本情況審查和財務分析兩個方面。具體內容包括:
企業和項目概況審查;市場和規模分析;技術和設計分析;財務預測;財務效益分析;經濟效益分析。
4、編寫報告
根據調查和分析結果,編寫投資評估報告。評估報告要對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多種方案,加以比較評估,肯定一種最優方案,並提出對投資項目的評估結論。評估報告要按規定程序送交企業最高投資決策機構審批。

評價體系


項目評估是在項目正式運作前進行的,財務效益評估與國民經濟效益評估中所使用的數據都是預測出來的,實際情況會與預測的結果有一定的偏差,從而使得項目的實際運營效果與評估的結果不相一致。通常將實際中發生變動的因素稱為不確定性因素,相應的,將這種實際與預測的偏差的分析稱為不確定性分析。不確定性分析也是項目評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兩個項目的各項效益指標都相差不大時,就應該通過不確定性分析,選擇風險較小的項目。
項目評估評價指標體系包含風險指標、財務指標兩大類。風險指標內容包括政府的政策、決策層的戰略思想、管理隊伍的能力、產品的技術評估、產品的市場定位、市場調查數據、項目融資的方式等模糊指標。財務指標具體還包括靜態指標和動態指標。靜態指標包括財務靜態投資回收期、投資利潤率、投資利稅率、固定資產投資借款償還期、資產負債率;動態指標包含財務內部收益率、財務凈現值、財務凈現值比。
通過對項目進行目的、執行過程、效益、作用和影響進行系統的、客觀的前後評估數據的對比分析,對項目活動實踐的檢查進行總結,確定項目預期的目標是否達到,項目或規劃是否合理有效,項目的主要效益指標是否實現。通過分析評價找出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並通過及時有效的信息反饋,為未來的新項目決策和提高決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議,促使決策者、管理者和建設者學習到更加科學合理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決策、管理和建設水平。投入產出分析:ARPU值、MOU值、評估時點的電信業務收入總額、用戶發展速度預測、靜態投資回收期、財務凈現值、投資利潤率、投資利稅率、資產負債率、財務內部收益率等;經營風險分析:競爭對手投資建設狀況、競爭對手市場營銷狀況、本地經濟發展宏觀及微觀趨勢分析等。
項目經過前期“確定審計項目”、“收集基礎資料”、“制定工作方案”、“設計基礎表格”、“整理分析數據”后,即進行財務指標的計算和分析。
財務指標計算:分全部投資和自有資金進行計算,並分別對“後期業務收入遞增和遞減”兩種情況進行投資回收分析。全部投資使用6項指標進行分析(財務靜態投資回收期、投資利潤率、投資利稅率、財務內部收益率、財務凈現值、財務凈現值比),自有資金使用3項指標進行分析(財務靜態投資回收期、財務內部收益率、財務凈現值)。
各指標計算結果與基準收益率和銀行企業準備金年存款利率等進行對比分析,並比較該項目的盈利水平和活動投資前景。
相關審計分析:⑴不確定性分析,主要進行敏感性分析(風險分析);⑵本地國民經濟發展與項目投資效益的比較分析;⑶財務經營狀況分析:收入構成、趨勢分析,成本構成、趨勢分析,現金流量分析;⑷結合財務經營狀況進行市場分析、建設能力分析;⑸得出審計結論,評估該項目抗風險的因素、能力,在市場競爭中的經營優勢和戰略優勢等。

評估方法


一、費用效益分析法
主要是比較為項目所支出的社會費用(即國家和社會為項目所付出的代價)和項目對社會所提供的效益,評估項目建成后將對社會做出的程度。最重要的原則是項目的總收入必須超過總費用,即效益與費用之比必須大於1。
二、成本效用分析法
效用包括效能、質量、使用價值、收益等,這些標準常常無法用數量衡評,且不具可比性,因此,評價效用的標準很難用絕對值表示。通常採用移動率、利用率、保養率和可靠程度等相對值來表示。成本效用分析法主要是分析效用的單位成本,即為獲得一定的效用而必需耗費的成本,以及節約的成本,即分析凈效益。若有功能或效益相同的多項方案,自然應選用單位成本最低者。
成本效用分析有三種情況:
(1)當成本相同時,應選擇效用高的方案;
(2)當效用相同時,應選擇成本低的方案;
(3)當效用提高而成本成加大時,應選擇增效的單位追加成本低的方案。
三、多目標系統分析法
若項目具有多種用途,很難將其按用途分解單獨分析,這種情況下應採用多目標系統分析法,即從整體角度分析項目的效用與成本,效益與費用,計算出凈收益和成本效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