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場鎮

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轄鎮

麻栗場鎮位於花垣縣中部東鄰董馬庫鄉,西鄰雅橋鄉,南鄰排碧鄉,西南鄰吉衛鎮,北鄰花垣鎮(窩勺片),包茂(長渝,吉茶)高速,209.319國道穿鎮而過,麻(栗場)松(桃)公路、下(紫華)沱(江)公路,麻(栗場)懂(馬庫)排(料)公路與其相接,交通便利,鎮域面積53.54平方公里。該鎮是以苗族聚居為主的地區,苗族佔總人口的90%以上。

地理環境


麻栗場鎮地處花垣縣中部,距縣城22公里,東鄰董馬庫鄉,西與雅橋鄉、排吾鄉接壤,南連排碧鄉,北連花垣鎮,總面積53.54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和6個鎮直單位,共9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112人,其中農業人口3776戶15502人,佔總人口的95.6%。
現有耕地面積17547.4畝,其中水田12047.4畝,旱土面積5500畝。地勢南高北低,大部分為丘陵平地,平均海拔524米,年平均氣溫15℃,年降雨量1418mm我鎮是以苗族聚居為主的地區,麻栗場鎮319、209國道和在建的吉茶高速公路貫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境內民族民俗文化資源豐富,素有“全國苗族武術之鄉”和“全省民族民俗文化之鄉”的美譽。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為太平鄉,
1949年11月花垣縣初解放成立縣政府將麻栗場劃在第四轄區,
1952年12月撤區建小鄉,劃在第四區為麻栗場鄉、尖岩鄉、望高鄉、新科鄉、溜豆鄉、廣車鄉、排達魯鄉等7個小鄉,
1956年6月,撤區並鄉,原7個小鄉合併為麻栗場鄉,
1958年組建人民公社,麻栗場鄉改稱為宇宙人民公社,
1961年12月改為麻栗場人民公社,
1984年12月體制改革後撤銷麻栗場人民公社,恢復麻栗場鄉,
1986年6月改為麻栗場鎮,以駐地麻栗場得名,用麻栗場名至今。

人口民族


2021年7月16日,花垣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麻栗場鎮人口數為12543人。

行政區劃


轄麻栗場鎮轄:麻栗場鎮居委會;黃土坡、溜豆、沙坪壩、廣車、排達魯、麻栗場、沙科、老寨、立新、彭湖、登高坪、望高坡、各魚、新橋、尖岩、新科、金牛、沿壩18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6個鎮直單位,共96個村民小組,3313戶,16450人,鎮七站八所部門設置齊全,共有幹部職工239人。

麻栗場村

位於國道沿線,交通便利。8個村民小組,319戶,1316人,農民人均收入1256元。分為六個部分。分別為雷缽沖,場上,下紫華,上子花,大坪場,大寨。
麻栗場中心衛生院,麻栗場鎮初級中學,麻栗場中心小學,麻栗場中心幼兒園,麻栗場郵政支局,麻栗場派出所,麻栗場中心衛生院,湖南農村信用合作社麻栗場分社,麻栗場司法所,麻栗場法庭,麻栗場小城鎮規劃所,花垣縣麻栗場鎮人民調解委員會,麻栗場中心衛生院,麻栗場村委會,麻栗場工商所等部門。麻栗場苗魚館,麻栗場中心停車場,麻栗場鎮自來水廠,
姓氏:本村主要有田,龍,張,李,鄧,王,施,石,符,年,周,羅,麻,吳,黃,
田姓:
本村第一大姓,主要在下紫華,上子花(下紫華搬遷),場上(下紫華搬遷),雷缽沖(下紫華搬遷),大坪場
龍姓
主要集中在大寨,上子花,場上,下紫華
張姓
主要集中在上子花,場上(上子花搬遷),大坪場
李姓
主要集中在大坪場,雷缽沖(大坪場搬遷),場上(大坪場搬遷)
鄧姓
主要在上子花(尖岩搬遷),大平場(尖岩搬遷)有分佈
王姓
主要在場上(大寨搬遷)有分佈
施姓
主要在場上(金牛搬遷),上子花(金牛搬遷)有分佈
石姓
主要在場上,大坪場,下子華,大寨有分佈
符姓
主要在場上有分佈
羅姓
主要在場上有分佈
年姓
主要在場上有分佈
周姓
主要在場上有分佈
麻姓
主要在下紫華(沿壩村搬遷),場上有分佈
吳姓
主要在場上有分佈
黃姓
主要在場上有分佈

尖岩村

花垣縣麻栗場鎮尖岩村衛生室

老寨村

老寨村,她位於縣城西南20公里,坐落在尖岩山文筆峰腳下,平均海拔450-500米,每年降水量1300-1600毫米,距319國道1.1公里,距吉茶高速公路互通處2公里。她,土地總面積3.52平方公里,其中稻田面積284畝,旱地面積137畝,生態林面積1200畝。全村共有2個自然寨,3個村民小組,118戶578人,其中勞動力287人。她,作為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按照中央提出的新農村建設方針和縣委、縣政府確定的“六通、六有、六無”建設目標,在各級各部門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共整合新農村建設、民族發展、農網改造、水利建設和能源沼氣建設資金近240萬元,完成了村道、村間道和入戶道硬化4300米,道路硬化入戶率達到100%;修建村級文化場所、村衛生室等1000多平方米;實施農網改造工程,農網改造入戶率達100%;實施飲水安全工程,安全飲水入戶率達95%;實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新建沼氣池110口。老寨村的地勢開闊,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環境優美,村民團結,村風淳樸,尤以民族民俗風情濃郁而著稱。
老寨,傳說是苗族遠祖蚩尤的老家。老寨村是苗劇的發源地,也是著名的苗鼓之鄉,刺繡之鄉。苗族戲劇在這裡發源和繁榮,苗族鼓舞在這裡創新與發展。
著名苗族戲劇創始人石成鑒老先生,曾經和著名猴兒鼓王石成業曾進京演出,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為苗族文化的傳承和民族團結進步作出了貢獻,他們的名字載入了中國辭海,可以講是世界名人了。
98%是苗族人的寨子里保留了許多苗族傳統文化,苗族民間文化源遠流長,這裡的苗族民間工藝———苗族刺繡享名在外

金牛村

金牛村,是清朝苗民起義首領碟四的出生地。是“湘西苗歌劇”的發源地。全國苗族武術保護村,已完成新農村道路建設,交通便利。6個村民小組,252戶,1029人,農民人均收入924元。全村有24名黨員。其中男黨員21名,女黨員3名,全部為少數民族黨員,初中文化程度以上黨員18名,1人大學學歷。

新科村

新科村位於麻栗場鎮西北部2.5公里處,全村共11個自然寨、7個村民小組341戶1382人(其中:男693人,女689人),黨員36人,勞動力913人(男勞力540人,女勞力373人),耕地面積共1648畝,其中稻田面積937畝,另有山林面積2800畝。
該村近年來產業發展以煙草種植和傳統養殖業為主,同時,該村因坐落在兄弟河大壩淹沒區,具有豐富的水資源,具有發展網箱養魚優勢。煙草種植作為我村的主要產業.

立新村

2011年全村實現總產值256.7萬元,農民純收入達到125萬元,其中人均純收入2520元,比2010年增加了1060元時,立新村是一個苗族聚居村,全村112戶,498人

留豆村

沙科
沙科
湖南省花垣縣麻栗場鎮留豆村是一個純苗族聚居的自然村落。坐落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部。以公路交通里程計算,留豆村距離省會長沙大約620公里,距離自治州首府吉首市55公里,距離縣城花垣鎮28公里,距離鎮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離貴州省最靠東部的松桃苗族自治縣邊界大約25公里。這個自然村平均海拔高度為580米,被連台山和黃土嶺兩條東西向的小山脈所夾持,兩條山脈的南北距離大約為1。5公里。一條完成於1954年但至今仍然十分簡陋的縣級公路穿村而過。
留豆村分為五個村民小組,共有村民201戶,人口879人,其中,男445人。女434人。共有勞動力458人,其中男勞力235人,女勞力223人。全村共有可耕地面積1178畝,其中水田960畝(人均1·09畝),旱地218畝(人均0·24畝)。全部村民平時都操苗語東部方言西部土語,村內交際一律使用苗語。就連兩個外來與苗族人結婚的漢族女下放的“知青”,也都被語言環境所逼學會了講苗語。只有少數村民會用漢語對外進行簡單的交流。

沙科村

沙分為沙科和懷化坪兩部分。沙科是一個風景美麗的地方。正前方是高聳雲立的文筆峰。
沙科村有豐富的良田和土地,交通發達,距離麻栗場不到一公里。

經濟


該鎮青蒿、煙葉種植和生豬飼養為支柱產業。形成“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的農業產業新格局。同時,該鎮狠抓整治,改善村容村貌。把村間道路整修硬化作為新農村建設前期工作的著力點,極大地改善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到目前為止,全鎮新增的5個示範村累計自籌資金2.6萬元,完成村、組主道路基整修5.8公里,平整田間生產道路19公里,維修水渠8200米。同時,部分未被列入示範點的村也不甘落後,金牛、排達魯、立新等3個村的村民自發籌資1.5萬元,實施村道、入戶道路面硬化達1.8公里。07年,糧食總產量達5850噸,工農業總產值3090.92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961.42萬元完成7個村的國土整治,維修道路24.9千米;完成6個村的新農村建設,新修道路16.8千米,硬化村道21.6千米;完成8個村的農網改造降低居民用電,維護穩定電價;完善各村人飲;鎮、村都通行動電話和程式控制電話,產業建設:青蒿、煙葉、富硒大豆總產值547.09萬元。確保退耕還林總面積11000多畝,森林覆蓋面35.3%。社會保障:全鎮群眾10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低保人數243人,救助人數47人,新增救業82人,新增外出務工1236人,技能培訓160人,下崗再就業12人。

社會


教育

初級中學
在湖南省花垣縣南部的319國道旁,有一所面貌全新的寄宿制中學——麻栗場鎮初級中學。
麻栗場初級中學始建於1958年,位於花垣縣南部209國道旁,校園佔地35畝,建築面積8767平方米。全校現有教學班18個,在校學生1200多人,教職工68人,其中本科學歷教師佔40%,是所示範性初級中學。麻栗場鎮初級中學始建於1958年,自此到1965年稱麻栗場鄉附中,1966年至1968年改麻栗場鄉農中,1969年又改為麻栗鎮初級中學至今。學校是一所農村初級中學,位於花垣縣南部209國道旁學校以“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為辦學目標,以“管理求生存,質量求發展”為辦學宗旨。以“服務育人,管理育人,和諧發展”為辦學理念,以“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為校訓。初步形成“知榮明恥,團結協作,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校風,“厚德博學,身正范行,民主善教,敬業奉獻”的教風和“勤奮守紀,樂學善思,實踐創業,立志成才”的學風。近年來,在上級部門和領導的關懷下,學校被列為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州級示範校。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先後完成了男女生宿舍各一棟;學校食堂一棟;廁所、校門及三棟教學樓的改造翻新;圍牆、運動場保坎、填方、進校道路、校園主要道路及籃球場的硬化,校園綠化、美化等附屬工程。同時新建了化學、生物和物理三個標準實驗室,兩個多媒體教室,一個語音室和一個電腦室;添置了210架學生床架,三十套學生餐桌。整個工程建設項目總投資二百八十多萬元。現在學校的建築面積比原來增加了2800多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價值由原來的14.3萬元,增加到現在的55.69萬元。寄宿制學校的建設完善後,極大地改善了辦學條件,為鞏固“普九”成果,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現在,學校以教研興校,活動育人,積極開展教研教改活動,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走出了具有農村特色的辦學路子
中心小學
麻栗場中心小學原名太平小學,創辦於1939年秋,校址在大坪場。1952年遷至麻栗
場,1984年與麻栗場初級中學分分開管理,成為獨立小學。2002年9月,在縣委、縣政府,鎮黨委、政府等有關上級的關心支持下,投入資金二百多萬元搬遷到現址。學校是一所農村小學,位於花垣縣南部209國道旁。全校現有教學班13個,在校學生572人。下轄3所片小,7所村小。全學區學生人數1528人,教職工80人,校園佔地面積為2829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為9096.5平方米。學校始終以“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為辦學目標,以“依法立校、依法治校、質量強校”為辦學宗旨。以“團結、務實、勤學、進取”為校訓。初步形成“知榮明恥,團結協作,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校風。近年來,在上級部門和領導的關懷下,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先後完成了學生生宿舍各一棟;教學樓一棟校園綠化美化等附屬工程。同時新建了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各一間,一個語音室和一個電腦室;極大的改善了辦學條件,為鞏固“兩基”成果,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旅遊


五龍沖

黃土坡村五龍沖水渠地勢奇險,號稱“花垣九寨溝”。

鬼洞

鬼洞風景
鬼洞風景
鬼洞位於排達魯村
在湘西209和319國道重合線上,有一個苗族聚居鄉鎮——花垣縣麻栗場鎮;鎮南的連台山中,有一處東西長約600米深約200米的凹形地帶,靠東的懸崖下,有一個巨大的洞穴,深不可測,當地苗人稱它為“鬼洞”。
自古以來關於鬼洞的傳說民間版本很多;有仙女說,牛頭馬面妖魔說,紅毛魔鬼說等;還有一個現代版本,相傳民國15年,麻栗場鎮的兩個吳姓年輕人在鬼洞邊砍柴,但見洞口雲霧繚繞,異香撲鼻,不時有冥冥樂聲傳出。出於好奇,其中一人進洞查看,就再也沒有出來;家人多次尋找不到,都認為他被妖魔吃掉了。直到上世紀60年代末,另一個吳姓青年已是70歲老者,一天在鬼洞邊放牛,突然聽到山頂上有一青年在唱苗歌,走進一看,竟是幾十年前進入鬼洞的本家兄弟,音容像貌沒有絲毫改變。但這位本家兄弟已不認識他,稱呼其為“大伯”。自述在洞內看到許多亭榭樓台,一群仙女在跳舞唱歌喝酒,其中一個仙女給他倒了一盅美酒,他喝下后就飄飄然醉了,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山頂的石塊上,想起砍的柴還放在山腰,就四處尋找,但怎麼也找不著了。

老寨村

老寨村坐落在花垣縣麻栗場鎮境內秀麗雋永的文筆峰腳下,是一個山青水綠,是一個民族民間文化底蘊厚重的苗族村寨,民風淳樸的地方,全國民主法制示範村,苗族遠祖蚩尤的老家,也是著名的苗鼓之鄉,刺繡之鄉,也是國家民俗文化村,在這98%是苗族人的寨子里保留了許多苗族傳統文化,苗族民間文化源遠流長,這裡的苗族民間工藝———苗族刺繡享名在外

文化


民間文化

花垣縣麻栗場鎮尖岩村,是一個土家苗族雜居的地方。本村的蚌殼燈、花燈、彩龍船、說書、漢戲、金錢板、苗鼓、武術等民族民間節目,在鄰近的村和周邊的龍潭、雅橋、排碧、董馬庫、窩勺、道二等兄弟鄉鎮都很有名氣,就是在縣城也有良好的印象。因為尖岩村的這些文藝節目,從道具、服裝、唱腔、表演的藝術上都別具一格,盡善盡美。因為蚌燈、花燈、漢戲、說書,是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由四川(今重慶市)人氏張志謙(又名張號目)從秀山縣搬到尖岩來住,由他本人傳授給尖岩民眾的。張志謙原在秀山時,是該地有名的民間文化藝人。來尖岩村后,在當地有名人士的支持下,成立了漢劇團,在農閑時排練,在節假日特別是春節時,張志謙就帶領劇團演員到鄰邊村寨慰問或祝賀演出,經常到周邊的兄弟鄉鎮拜年祝賀表演,有時花垣的有錢有勢人家,還專門請去表演祝賀。所以,張志謙可算是尖岩民間文化藝術的創史人。到後來就是龍國成,劉保富、樊傳著,他們承繼了張志謙的文化藝術。所以一講到尖岩的蚌燈、花燈、漢戲和說書,人們都翹起大拇指稱讚。

文筆峰

(尖岩山)
尖岩山位於花垣縣麻栗場境內。該山從盆地中突兀而起而高聳入雲(海拔868米),底部周長約10公里。有尖岩、新橋、老寨、沙科4個村約4千苗漢土家人民圍山而居。尖岩山雄偉挺拔而鍾靈毓秀,遠看酷似一支巨筆倒寫清天一張紙,故又名:文筆峰。據傳說在唐宋時一學士路徑尖岩,看了尖岩山形狀,曾出了一幅上聯:尖山似筆倒寫青天紙一張,至今都無人很好地對出下聯。
天下名山寺佔多。據《花垣縣誌》記載和民間傳說,遠在東晉王朝時期,就有著名的道學家、醫學家、煉丹術家葛洪,曾在山上建有道觀和鑿的石屋,在這裡傳道行醫和煉丹。傳說葛洪食山上的地耳和田中水麻。所以,現該地的人們仍把這兩種菌類植物叫做“葛仙米”。后因長年失修和雨雪風霜的浸蝕,建在山頂上的道觀塌毀。現山頂的東西兩平台上仍有道院的基腳和殘磚爛瓦。到了唐宋時期,因在山頂上建寺庵運材料困難,於是就在半山腰處建有寺庵。到清末民初,先後有本鎮沙科村的財主劉景基(又名玉書)出錢修三間寺庵名曰“碧峰庵”,不久,又由本鎮金牛村的財主石釀才出資,向尖岩村的劉福林買三間瓦房,由尖岩的龍長貴、龍長林、龍長富、金牛村的龍紹佰等名人組織尖岩、新橋、老寨、沙科、新科村民搬運上山,建在原寺庵的前面,並兩邊配上廂房,與後面三間房子連接起來,用火磚把四周封好,形成磚木結構的四合院式的寺庵。請來工匠雕刻千手觀音、如來、文殊、晉賢、彌來、燃燈、韋佗等百尊佛和菩薩神像。
來詩庵修行和主持佛事的尼姑,以前就沒法可考,在清末民初有龍山縣裡耶鎮的彭氏三姊妹到尖岩山的“碧峰庵”修行和主持庵內佛事。三姊妹圓跡后,又有尖岩村一位姓李的女士接班主持“碧峰庵”的佛事,法名叫做李元厚。她隨後請了老寨村劉姓男士作庵內的長工,賜名為劉保山。因當時寺庵有田產(由當地政府出面,吸取絕房人家的田地作為寺庵的田土)需要人看管,到寨鄰中民間春秋兩季化緣(叫“打活糧”)需要人挑上山等。所以寺庵的尼姑們的生活來源,主要是春秋兩季到本鎮及周邊的雅橋、排碧、董馬庫、窩勺、龍潭等兄弟鄉鎮打的活糧,上山敬奉佛,菩薩的現金,清油及有關人士捐贈的錢物。所以庵上尼姑及長工們的生活是有保障的。一九六八年春,麻栗場鎮的造反派頭帶領一幫人,上山把佛、菩薩全砸了,名曰,橫掃砸碎“四舊”。元後手裡拿著程潛省長保護文物布告,看著被砸的佛像昏死過去,不久就含恨圓跡了。之後,當時生產隊把詩庵房子撤了做隊屋,詩庵四周千百年的古樟松伯,也先後被砍光。大鐘和大鼓抬到當時的公社,後來也不知去向。這樣,從唐宋到文化革命間的具有幾千悠久歷史的尖岩山“碧峰庵”,就毀於一旦。
尖岩山上有磨子岩、長壽泉、筆峰寺、文昌閣、觀音洞、一碗水(金盆映月)、冷熱洞、仙人橋(天橋)、葛洪建的道觀和煉丹遺址等十幾處自然和人文景點。特別是站山頂上的東西兩平台上,伸手可扯塊雲霞包星斗;俯視可眼收山下村寨的炊煙瓦色、良田沃野、溪河彎虧;銀白色的319國道從山下川過,宏偉的吉茶高速路,從對面的大王坡架橋到尖岩山下半山腰橫跨而過。遠看雲貴高原的余脈茫茫蒼蒼,鄰縣的山川巍峨青黛。頭上紫霞祥雲飛舞,山崖有鷂子,雄鷹翻飛,身邊涼風徐徐送爽,使人心礦神怡,思緒萬千而留戀忘返。難怪東晉王朝的開國將軍葛洪,他辭官不做,而千里迢迢來到當時正是蠻荒之地的尖岩山,作為修道、煉丹、行醫的聖地。不言而喻,這裡也是一個供人們旅遊觀光的理想佳地。所以,尖岩山是花垣縣八景之一,就是湘西州內也馳名遐邇。
尖岩山,“碧峰庵”的佛事活動,主要每是每年的農曆2月19、6月19和9月19日這三天。每到這三天的前一天,寺庵的尼姑都要請人幫忙打掃庭院,辦好齋菜齋飯所需要的蒸桶、原料、碗筷、張燈結綵,掛貼橫幅對聯。第二天,尖岩山周邊鄉鎮的信男善女,佛道信徒,三教九流,各界人及群眾成百上千來山上朝山拜佛,唱佛歌的、演戲的、獅子龍燈、敲鑼打鼓,耍拳舞棍的,一齊向山上湧來。詩庵外吊在一顆古樟上的大鐘轟鳴,寺庵的大鼓震響,一時鑼鼓掀天鐘鼓鳴,祥雲托山山升騰。寺庵內念經拜燦、抽籤、許願、還願的,使尼姑忙得不亦樂乎。香爐、蠟台煙霧繚繞,蠟燭燈花耀眼,佛像全身閃耀;庵外化錢爐都燒得通紅。庵的廚房辦齋飯齋菜的師傅,盛飯添菜忙得汗流浹背。有的除本人在庵上吃而外,還要包一包飯菜回家,送家裡人吃。都認為:吃了佛堂的齋飯齋菜,可以使家人在年內除難免災。
尖岩山上的“碧峰庵”的菩薩的的確靈驗,真是有求必應。在觀音佛像前許願求兒求女的,取名帶有“觀”字輩的真是成百上千。還有求婚姻的,救脫災難的,求仕途順達的,求財的等等也不知其數。那時,不僅本縣各鄉鎮信士信徒來“碧峰庵”敬香拜佛,就是吉首、龍山、保靖兄弟縣市及與黔渝相鄰的松桃、秀山等地的香客和信士,也時常來山朝山敬佛。在明末清朝和民國初期,山下村寨中的私塾學堂里,在農閑的時候,私塾先生也擺開講桌,向村民講解佛道名言,《四書》《五經》和《增廣賢文》等等。千百年來,尖岩山上的詩庵的晨鐘暮鼓和木魚經聲,曾透過寺庵周圍千百年的古樟松柏和山霧雲霞,染浸了這方厚實的土地和純樸的民心;尖岩山寺庵的宗教文化和愛國崇教及山上自然景點的有關傳說,在潛移默化這一方山民的人文素質,其底蘊之深厚是無可估量的。
尖岩山上的“碧峰庵”於一九六八年被毀后,仍有人在原寺庵的舊址上壘起幾個石頭,作為敬奉菩薩的地方。時常有善男信女和香客上山來燒香,放鞭炮。在壘起的石頭上繫上紅布紅綢。到一九九二年冬,本鎮新橋村民楊小老,據他本人說,是觀音菩薩託夢給他,要他化緣積累資金,把尖岩山的“碧峰庵”建起來。這樣,楊小老就到本鎮各村寨及鄰邊的雅橋、排碧、董馬庫、窩勺、道二、龍潭等兄弟鄉鎮的有關村化緣集資。一九九四年春,到尖岩、新橋兩村向村民討木料,抬木料上山,親自到尖岩山上挖沙,制水泥磚。於這年秋冬,在的寺庵的舊址上建起了三間磚木結構的瓦房,又建起一間偏房的小詩院。一九九五年春,楊小老又請工匠塑釋迦莫尼佛(如來佛)、文殊、普賢、觀音、韋佗、散財童子、遇水郎君、彌勒、燃燈等九尊佛、菩薩神像安在三間佛殿內。在詩庵外塑靈官,土地兩尊菩薩神像,並都上漆刷金。為建這三間小佛殿、楊小老操心操力,前後忙了三年的時間,說明他對佛教事業的忠心虔誠。在建三間佛殿中,尖岩、新橋的村民都自願獻工獻料,其中,獻工最多的是新橋村的楊昌輝和尖岩村的龍元冬。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一日,花垣縣宗教事務局下文批複,正式承認尖岩山“碧峰寺”納入管理,登記註冊。
到二OO五年春,以劉文魁、周長發、彭官清、秧萬興、麻正茂、劉開江等村幹部和退休的幹部發動牽頭,成立了有尖岩、新橋、老寨、沙科、麻栗場居委會、麻栗場村、新科等七個村幹部和退休幹部共38人組成的“麻栗場鎮開發文筆峰旅遊區籌備委員會”,並報麻栗場鎮人民政府下文備案。委員會下設基建、財務、後勤、保衛、宣傳和辦公室等機構。籌委籌備委員會成立大會上,麻栗場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人出席會議並講話。在會上,成員一致認為:要多方集資,找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募捐,先把寺院重新建大一些(至少要四間),再建有關配套設施,修好上山的道路。2005年4月,籌備委員會用2.6萬元購買原麻栗場糧店一棟10間的磚瓦房,組織人員把磚、瓦、材料等搬運上山,於2005年12月26日(冬月初八)舉行新建尖岩山“碧峰寺”的開工奠基儀式,把原來的三間小詩庵撤掉,在原地基上新建五間磚木結構的寺院,於2006年元月29日完成主體工程,支付工匠工資壹萬玖仟肆佰陸拾壹元捌角整(19461.80)。並在寺邊的長壽泉進行了整修,建了水池;在這年的秋冬又修建兩間廂房,兩間偏房,廁所等配套設施;又給佛、菩薩全部上了金粉。從永順澤家湖鎮大岩場,購上等機械鋸解青石板688塊,鋪寺庵的坪場。在2006年冬和2007年春夏,修了從寺庵到文昌閣的水泥踏步路400餘米,從山腳到寺庵的水泥踏步路1600多米,共計是2000餘米,給寺庵前面牆粉刷,走廊上釘了天花板並上了油漆,現在筆峰寺初具規模。建成現在這個樣子,管委員會主要領導曾到處化緣集資,找有關人士解囊支持,曾多次上長沙、奔吉首、走花垣不知多少次,實為辛苦操勞,先後共積資26萬餘元,群眾獻工是1200多個。他們功德將永遠銘記,福蔭後人。
尖岩山上的寺庵原來名叫“碧峰寺”,與文筆峰不大相配,故於2007年農曆6月18日改名“筆峰寺”,這樣就相配相合了。原的“麻栗場鎮開發文筆峰旅遊區等籌備委員會”,於2006年6月18日更名為“湖南省花垣縣開發文筆峰旅遊區管理委員會”。管委會從2005年起,每年的農曆6月18日,連續舉行三屆慶祝大會,每屆大會參加的信男善女,佛道信徒,三教九流及各界人士,都不少於二萬餘人。其中的第一屆慶祝大會的那天上午11:00宣布開幕時,從山頂上的觀音洞飄出一塊寬大的紫色祥雲,向會場和山下的村寨、田間鋪開而去,時間約有4分鐘才慢慢散去。人們都說這是觀音菩薩顯靈。真是,觀音顯靈布祥雲,國泰民安進福程;遍種蟠桃施善果,社會和諧萬年春。
有意離相非實相,對境無心即佛心。魚鱉興波尋靜水,蛟龍乘霧覓晴天。據尖岩山開發文筆峰旅遊區籌備委員會負責人介紹,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他們將爭取社會仁人志士和廣大善男信女的支持,進一步完善尖岩山的各項文化設施,並以尖岩山、老寨村為依託,建立獨具特色的苗族文化村,把尖岩山打造成為集修行、旅遊、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功能齊全的文化旅遊盛地。
尖岩山,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始終保祐著大苗山這方土地風調雨順,保祐著大苗山土家苗漢各族人民的休養生息,和諧發展,保祐天下善男信女們的幸福美好,太平安康!
尖岩山,是大自然賜予大苗山,賜予花垣人民的無價之寶,它所蘊涵的巨大的佛文化價值,是花垣乃至天下精神文明取之不盡的力量源泉。
尖岩山,山靈人靈;願尖岩山佛音給您帶來靈氣、帶來福氣、帶來運氣!
朋友,請到世界東方的中國來吧,到中國西部的花垣來吧。在距離縣城不遠的地方,你就能看到它了——藍天白雲下倒寫青天的尖岩神峰。隱隱約約的,像一個夢;玲玲瓏瓏,像一幅畫;真真切切,像一個千古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