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臘肉
傳統肉製品
徠老臘肉產于山區的苟家、萬家、三郎、街子等鄉鎮,由山民們傳統手工腌制而成。
因為高山氣候的關係,一年四季都可腌制,且經年不腐。原料取次於吃純糧的豬肉,製作時不用煙熏,只任山風吹。腌制出的臘肉不僅保持了鮮肉的豐富營養,而且瘦肉質感爽口、噴香化渣;肥肉晶亮透明、香醇甜脆,入吃不膩,回味綿長。到九龍溝、鳳棲山、雞冠山旅遊,老臘肉是不可放棄的一道好菜,興緻之至,還可買幾塊回家讓親朋分享。
老臘肉
1.備料:農村殺豬后將適度的鮮肉切成肉條。如製作無骨臘肉,還要切除骨頭。加工有骨臘肉用食鹽7公斤、精硝0.2公斤、花椒0.4公斤。加工無骨臘肉用食鹽2.5公斤、精硝0.2公斤、白糖5公斤、白酒及醬油備3.7公斤、蒸餾水3—4公斤。輔料配製前,將食鹽和硝壓碎,花椒、茴香、桂皮等香料曬乾碾細。
2.腌漬有三種方法:(l)乾脆。切好的肉條與干腌料擦抹擦透,按肉面向—下順序放入缸內,最上一層皮面向上。剩餘干腌料敷在上層肉條上,腌漬3天翻缸;(2)濕腌。將腌漬無骨臘肉放入配製腌漬液中腌15一18小時,中間翻缸2次;(3)混合臆。將肉條用乾脆料擦好放入缸內,倒入經滅過菌的陳腌漬液淹沒肉條,混合腌漬中食鹽用量不超過6%。3.熏制有骨腌肉,熏前必須漂洗和晾乾。通常每百公斤肉胚需用香樹枝。將晾好的肉胚掛在熏房內,引燃香樹枝,使熏煙均勻散布(不可令火燒在肉上),熏房內初溫70℃,3—4小時后逐步降低到50—56℃,保持28小時左右為成品。剛剛成的臘肉,須經過3—4個月的保藏使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