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英語演講大賽

全國英語演講大賽

全國英語演講大賽,即“‘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原“‘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是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主辦、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與教育部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合辦的全國性英語演講賽事。

大賽宗旨


大賽旨在以豐富的內容與嚴謹的形式,通過各地高校、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以及主辦單位有組織、分層次的選拔,為全國大學生創造一個激勵外語學習、展示綜合能力、培養優秀人才的平台,同時推動高校英語教學,創新教學方法,展現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發展。
全國英語演講大賽
全國英語演講大賽

大賽組織


機構權威,流程規範,覆蓋面廣,代表性強;賽程設計合理,賽制嚴謹,評判嚴格,保證公平、公正;比賽形式豐富,多角度展現選手的演講水平與綜合能力;著力拓寬學生視野,引導學生關注熱點,培養思辨能力與文化溝通能力。

主辦單位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於1979年創辦,2010年完成企業改制,更名為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外語出版為特色,涵蓋全學科出版、漢語出版、科學出版、少兒出版等領域的綜合性教育出版集團,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大學出版社、最大的外語出版機構。

合辦單位


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
教育部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

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與合辦單位聯合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指委會)等機構組成2010“‘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組委會(名單見附件),負責制定大賽的章程和賽題。大賽日常工作由組委會秘書處承擔。各省(市、自治區)複賽承辦單位自行成立複賽組織機構,並報送大賽組委會秘書處備案。

參賽資格


全國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在校本、專科學生、研究生。35歲以下,中國國籍。在職研究生、曾進入往屆“‘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決賽,以及曾獲得“‘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出國獎項的選手不包括在內。

比賽流程


一、初賽
組織方式:各參賽學校作為初賽賽點,由本校外語院(系)或大學外語教學部負責組織實施。所在省(市、自治區)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可給予協助與支持。
參賽資格:每個初賽賽點應有不少於20人蔘賽。參賽學校應保證本校符合參賽資格的學生有公平的報名參賽機會。
比賽時間:根據本省(市、自治區)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公布的時間安排舉辦,確保在本省(市、自治區)複賽之前完成初賽。
比賽環節:可包括定題演講、即興演講、回答問題等部分。可參考大賽決賽形式。
演講題目:定題演講可參考大賽決賽題目,也可自定。即興演講題目自定。
評委組成:評委人數不少於5人,其中外籍評委不少於2人。中國籍評委具有講師以上職稱。比賽前應召開評委會,討論並貫徹評分標準,以保證比賽的規範性、公平性與公正性。可參考決賽評分標準。
賽場布置:組委會秘書處將提供統一宣傳海報模板和賽場背板設計模板(電子版),參賽院校也可自行設計,但必須包含大賽名稱和主辦單位名稱。
二、複賽
組織方式:各省(市、自治區)為單位,由各省(市、自治區)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指委會)組織承辦。
參賽資格:由各省複賽組織機構決定各初賽賽點進入複賽的名額。
比賽時間: 2010年11月25日前完成複賽,並將入圍決賽的選手名單上報大賽組委會秘書處。
比賽費用:主辦單位將為各賽區提供一定數額的組織經費。經費如有不足可通過爭取教育主管部門支持或聯繫企事業贊助等方式解決。
比賽環節:可包括定題演講、即興演講、回答問題等部分。可參考大賽決賽形式。在進入決賽選手(前3名)中有並列名次時,須進行加賽。
演講題目:定題演講可參考大賽決賽題目,也可自定。即興演講題目由複賽組織機構決定,在比賽前應嚴格保密。
評委組成:評委人數不少於7人,其中外籍評委不少於3人。中國籍評委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比賽前應召開評委會,討論並貫徹評分標準,以保證比賽的規範性、公平性與公正性。可參考決賽評分標準。比賽后建議以適當方式安排評委點評,以給予參賽選手與指導教師一定的參賽反饋。
賽場布置:組委會秘書處將提供統一宣傳海報模板和賽場背板設計模板(電子版),承辦單位也可自行設計,但必須包含大賽名稱和主辦單位名稱。
三、決賽
參賽資格:各省(市、自治區)複賽前3名(限3人,不得出現並列名次)選手。主辦單位還將邀請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選手參加決賽。
比賽地點:北京
比賽時間: 2010年12月8日—12日
抽籤規則:決賽選手的選手號和各階段出場次序均由抽籤決定,所抽到的號碼或次序為最終結果,不得與任何人交換。
評委組成:評委人數不少於9 人,其中外籍評委不少於4 人。中國籍評委具有教授職稱。比賽前應召開評委會,討論並貫徹評分標準,以保證比賽的規範性、公平性與公正性。
比賽環節: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
比賽時間: 2010年12月8日—9日上午

比賽程序


1. 定題演講:每位選手演講時間為3分鐘,題目為“ Is My Top Concern”。
2. 回答問題:由提問評委就選手定題演講內容提兩個問題,選手回答時間為每個問題1 分鐘;
3. 第一階段比賽結束后,排名前60名的選手進入第二階段比賽。
評委評分:
1. 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其餘評委的平均分為選手得分;
2. 前5位選手的成績在第5位選手結束演講后,經評委商議后統一公布;其餘選手演講結束后當場亮分。

獎項設置


參賽選手
特等獎:6名,進入決賽第四階段的選手,設冠軍1名、亞軍2名、季軍3名
一等獎:12名,進入決賽第三階段但未進入第四階段的選手
二等獎:42名,進入決賽第二階段但未進入第三階段的選手
三等獎:進入決賽第一階段但未進入第二階段的選手
單項獎:決賽過程中某一方面表現突出的選手
指導教師
指導特等獎:6名,大賽冠、亞、季軍指導教師
指導一等獎:12名,大賽一等獎獲獎選手指導教師
指導二等獎:42名,大賽二等獎獲獎選手指導教師
指導三等獎:大賽三等獎獲獎選手指導教師

組織機構


(一)組委會顧問
周遠清(原教育部副部長)
胡文仲(原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李朋義(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秘書長)
陳雨露(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 (二)專家指導委員會
主 任:
王守仁(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委 員(以姓氏拼音為序):
何其莘(教育部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
金 艷(教育部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主任委員)
劉黛琳(教育部高職高專英語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王海嘯(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
文秋芳(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仲偉合(全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Stephen E. Lucas(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總校交流藝術學院教授)
(三)組織委員會
主 任:
於春遲(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社長)
副主任:
楊治中(南京大學教授)
徐建中(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副社長)
委 員(以姓氏拼音為序):
安純人(寧夏回族自治區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陳永捷(上海市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陳宗華(海南省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
崔 敏(吉林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樊葳葳(湖北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何蓮珍(浙江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胡信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校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嵇緯武(天津市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李 力(重慶市外文學會會長)
李霄翔(江蘇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李正栓(河北省高校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劉洊波(廣東省大學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劉俊烈(安徽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盧保江(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馬占祥(內蒙古自治區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喬夢鐸(黑龍江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石 堅(四川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王健芳(貴州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王正仁(山西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吳松江(福建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楊廣俊(河南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楊俊峰(遼寧省高等學校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楊 躍(陝西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楊世強(雲南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余渭深(重慶市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臧金蘭(山東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曾凡貴(湖南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張克溪(青海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張文霞(北京市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張致祥(甘肅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趙國傑(江西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