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射導彈

由某類潛艇發射的彈道導彈

潛射彈道導彈(submarine-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SLBM)是指由某類潛艇發射的彈道導彈,是核三位一體的最關鍵一極。現代化的該類型導彈大多具備搭載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MIRVs)的能力,以便由一枚載具同時配備多個核彈頭同時攻擊多個目標。

發展沿革


世界核俱樂部成員中,只有俄羅斯、美國、法國、英國和中國擁有潛射彈道導彈,20世紀50年代蘇聯率先裝備潛射彈道導彈后,美、蘇等國投入巨資開始了激烈的研製競爭,5國先後共研製裝艇23型導彈。
20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中國就開始研製潛艇發射反艦導彈,並在一艘“明”級潛艇上加裝C-801反艦導彈,1985年進行了海上發射試驗,改進主要是在艇體兩側各安裝了3具雙聯裝C-801反艦導彈以及在艇內加裝了相應的雷達及火控系統。但該艇只具有水面上發射能力,隱蔽性不好,因此沒有進行後續的研製工作。20世紀八十年代末,水下發射反艦導彈的研製工作啟動,所使用的反艦導彈更換成射程更遠的C-802導彈,這是一種性能較先進的中程反艦導彈,整體性能與美國“魚叉”反艦導彈相當。C-802於1997年開始進行水下發射試驗,經過兩年多的試驗和完善,最終於1999年正式裝備在新建的“宋改”上,使其成為人民海軍的又一“克敵利器”。

導彈分類


潛射導彈發射過程。
潛射導彈發射過程。
潛射巡航導彈體積小,重量輕,彈翼、尾翼可摺疊,便於不同發射平台運載和發射,發射系統機動靈活、生存能力強,同時巡航導彈又具備飛行高度低、雷達反射截面小、紅外信號特徵弱的特徵,並可按預編程序繞過固定防空陣地,命中精度高,突防能力強。結合潛艇的隱蔽性后,更能大大提高潛艇攻擊的突然性和打擊效果,已成為未來戰爭的“倍增器”。這是由於潛射巡航導彈射程遠、威力大、命中精度高、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強,可形成有效的核威懾和二次核打擊力量,而配備常規戰鬥部的潛射巡航導彈攻擊敵方境內各種軍事目標,實施“結構破壞”戰,支援陸上或登陸作戰,使潛艇具備了遠程精確打擊能力。此外,一般反導系統可對彈道導彈攻擊組成防禦體系,但對付超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卻十分困難。因此,它又是一種反抗先進反導系統的有效武器。

技術特點


美、蘇/俄和法國三國潛射彈道導彈具有鮮明的技術特點,蘇/俄導彈的發動機多數採用液體燃料,而美、法都採用固體燃料以使導彈小型化。在發射方式上,蘇/俄導彈的發射採用自推力方式,導彈在發射筒中點火,而美國和法國都採用彈射方式,其中法國採用彈射后水中點火,美國則是離開水面後點火。在通用化方面,蘇/俄導彈是一型導彈配一型潛艇,而美國和法國在更新導彈型號時,原來的潛艇仍能適用於新型號的導彈,核潛艇與導彈通用化技術處理的非常好,可節省裝備經費。

中國導彈


C-802反艦導彈
C-802反艦導彈
巨浪二 潛地戰略導彈是中國在東風三十一的基礎上衍生的潛射戰略導彈,由航天部一院和二院聯合研製,簡稱東風下海工程。巨浪二原型彈射程只有8600公里,攜帶3-4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先後經過兩次比較大的改進。
第一次改進使射程增加到12000公里,運載能力增加到攜帶6-8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第二次改進使射程再次增加到14000公里,運載能力增加到攜帶10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09-4戰略導彈核潛艇是巨浪二的載體,原設計09-4裝備16具發射筒,90年代末期,國際環境發生了變化,原設計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形勢的需要,09-4不得不重新設計,正在建造的09-4裝備18具發射筒

發射方法


潛射反艦導彈水下發射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為乾式無動力發射,另一種為乾式有動力發射,前者的典型代表是美國的潛射“魚叉”反艦導彈,後者則以法國的“飛魚”反艦導彈為代表。

發射方式


三叉戟2-D5潛射彈道導彈發射升空
三叉戟2-D5潛射彈道導彈發射升空
這兩種發射方式的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其水下運載器的設計不同。前者的運載器被發射出魚雷發射管后,利用發射動力和運載器本身所具有的浮力在水中航行並上浮,當箱體以一定角度升到水面時,自動拋掉運載器的前蓋,同時,導彈助推器在運載器內點火將導彈推出,導彈隨即轉入空中飛行狀態。與無動力方式相比,有動力發射的運載器尾部裝有火箭發動機、水下控制舵及相關控制設備。通過魚雷發射管發射后,首先進入無動力控制段,在運載器離開潛艇10米后,運載器尾部的火箭發動機點火,將運載器加速到20米/秒的速度,經過10-15秒后,運載器與海平面呈45度角出水並躍入空中,其出水高度可達20米以上。此時通過運載器中的燃氣發生器的推力,由一個活塞將導彈從運載器中彈出,反艦導彈助推器點火,導彈進入空中飛行狀態。這兩種發射方式各有各的設計難點及作戰優勢。採用無動力運載器發射方式時,為減少運載器在水下的速度損失,保證其出水速度的要求,潛艇只能採用潛望鏡深度發射,隱蔽性要差一點,而採用有動力運載器發射方式則不存在這一缺憾,因此可以在潛艇的全作戰深度內進行導彈發射,隱蔽性要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