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必躬親

成語

事必躬親,漢語成語,拼音是shì bì gōng qīn,出自《詩·小雅·節南山》:“弗躬弗親,庶民弗信。”

意思是不論什麼事一定要親自去做,親自過問。在句子中作謂語、定語;指親歷親為。

成語釋義


形容辦事認真,毫不懈怠。

成語出處


《詩·小雅·節南山》:“弗躬弗親,庶民弗信。”

成語典故


躬親:親自。凡事都親自去做。《禮記.月令》:“王命布農事……善相丘陵、阪險、原隰、土地所宜,五穀所殖,以教道民,必躬親之。”《官場現形記》五九回:“甄學忠有這位老母舅照料,自然諸事一概靠托,樂得自己不問。於舅太爺卻勤勤懇懇,事必躬親,於這位外甥的事格外當心。”姚雪垠《李自成》三卷二四章:“他習慣於事必躬親,自己不過問總覺得不能放心。”

近反義詞


近義詞

身體力行、一本正經

反義詞

遊手好閒、好吃懶做

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例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24章:“他習慣於~,自己不過問總覺得不能放心。”
於舅太爺卻勤勤懇懇,~,於這位外甥的事格外當心。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