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結核

胰腺結核

胰腺結核是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胰腺特異性炎症。本病較罕見,大多是繼發於全身播散性結核,性別差異不大,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極易誤診。胰腺結核起病隱匿,無特異性癥狀,漏診、誤診率高。胰腺結核的感染途徑主要為經血行或淋巴途徑、鄰近臟器如肝、脾、腹腔淋巴結直接擴散。患者多表現為典型的結核中毒癥狀,低熱、盜汗、乏力。此外還會有腹痛、腹脹等腹部癥狀。胰腺結核患者經正規抗結核治療即可治癒。胰腺結核為罕見疾病,常因胰腺的局限性囊/實性佔位而被誤認為胰腺腫瘤,進而行手術治療,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就診科室


● 肝膽外科、胃腸外科

病因


● 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胰腺特異性炎症。主要經血行或淋巴途徑、鄰近臟器如肝、脾、腹腔淋巴結直接擴散,也常繼發於粟粒性結核或廣泛播散性結核病。

癥狀


● 臨床表現為全身中毒表現,如發熱、盜汗、體重下降等。
● 腹部癥狀和體征:腹痛、腹脹、腹部包塊等。
● 其他表現,如背部疼痛、黃疸、胃腸道出血、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區域性門脈高壓症等。

檢查


● 實驗室檢查:紅細胞沉降率、結核菌素試驗、腫瘤標誌物都有助於篩選結核感染者。
● 胰腺結核常用的影像學檢查包括無創的B超、增強CT、磁共振胰膽管造影、EUS等。可發現胰腺腫塊、胰腺腫大或CT發現有鈣化影,可排除胰腺腫瘤及慢性胰腺炎。
● 有創檢查包括ERCP、選擇性血管造影等,較新型的檢查包括 PET/CT,可以進一步明確胰腺病變,以便確診。

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既往病史、臨床表現、相關影像學檢查來確診。
● 發病年齡以中青年多見,老年人少見,男女發病率相近。既往可能有原髮結核病灶。
● 臨床表現為低熱、盜汗、乏力、腹痛、腹脹等提示結核病灶。
● 實驗室檢查:紅細胞沉降率加快、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腫瘤標誌物陰性。
● 超聲:多表現為低回聲區。
● CT:常表現為局灶性腫塊,呈實性或囊實性,多呈現低密度灶,有的可見邊緣強化或分隔強化,有時可見鈣化。
● ERCP:提示膽總管有擴張、胰管充盈、無中斷。

鑒別診斷


● 胰腺結核需與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囊腺癌相鑒別。若難以鑒別,可手術探查,行術中穿刺和淋巴結冷凍切片做病理學檢查。

治療


● 對於術前已明確的診斷且無明顯併發症者.可先選擇抗結核治療及對症處理。
● 如臨床尚不能確診尤其是與胰腺癌難以鑒別者,應儘早手術探查,手術目的是明確診斷,清除病灶,解決相關併發症。

危害


● 十分容易誤診為胰腺腫瘤而行手術治療,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結核是消耗性疾病,患者可短時間體重下降。病變累及膽總管下端出現梗阻性黃疸,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預后


● 本病經及時、正規的抗結核治療可痊癒,預后良好。

預防


● 三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積極治療原發病灶。

參考文獻


● [1] 陳灝珠。內科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2] 徐力,譚海東,劉立國,等。胰腺結核10例臨床特徵及其診治[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2019,42(5):357-360.
● [3] 傅雪鋒,張景峰。胰腺結核CT診斷分析及鑒別診斷價值[J].中國鄉村醫藥,2019,26(4):56-57.
● [4] 趙登秋,周龍翔,饒雷平,等。胰腺結核的臨床特點與診治[J].中華內分泌外科雜誌,2017,11(3):254-256.
● [5] 翟文龍,葉健文,傅哲,等。胰腺結核的診斷與治療[J].中華消化外科雜誌,2015,14(5):429-430.
● [6] 嚴雪敏,孫昊,楊愛明。胰腺結核的臨床特點及診斷要點[J].協和醫學雜誌,2015,(2):119-123.
● [7] 郭勝超,宋少偉,郭克建。胰腺結核八例診治分析[J].中華胰腺病雜誌,2014,14(3):185-186.
● [8] 王剛,武林楓,李樂,等。胰腺結核13例診治分析[J].中華外科雜誌,2013,51(11):1051-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