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社會問題的結果 展開
- 社會問題社會學
- 向德平所著書籍
社會問題
社會問題社會學
社會問題(social problem),是社會學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指社會關係失調與否,影響社會成員的共同生活,破壞社會正常活動,妨礙社會協調發展的社會現象。不僅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狀況,還是人們主觀構造的產物;是被人們感知、察覺到的狀況;是由於價值、規範和利益衝突引起的,需要加以解決的狀況;是社會實際狀態與社會期望之間的差距。
主要指構成社會問題的基本成分或單元。對於社會問題的構成要素,社會學家有不同的看法。美國社會學家R.C.富勒認為,社會問題有客觀和主觀兩種因素。前者表現為威脅社會安全的一種或數種情況;後者表現為社會上多數人公認這種危害,並有組織起來加以解決的願望。
中國社會學家孫本文也認為,社會問題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共同生活發生了障礙,二是社會進步發生了障礙。這兩個方面決定了社會問題涉及的人數,或為社會全體成員,或為社會部分成員。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社會學家C.W.米爾斯區分了個人麻煩和公共問題兩個方面。
他認為,在社會上流行一時,同時又使個人深感其害的問題不一定就是社會問題。只有超出個人特殊生活環境,與人類社會生活、制度或歷史有關的,威脅社會多數成員價值觀、利益或生存條件的公共問題,才具備形成社會問題的條件。
60年代以來,社會學家越來越重視社會問題構成要素的分析。R.K.默頓提出了一種兩維分析方法,認為一方面社會問題從類型角度應有社會解組和離軌行為之分;另一方面社會問題應有潛在性和外顯性兩種特性。與此同時,有些社會學家強調社會問題的破壞性,認為社會問題的構成要素應包括問題的社會性、紊亂性和破壞性。即社會問題必然是社會共同具有的,表現為社會結構和功能失調、社會規範和社會生活發生紊亂,並直接造成社會日常生活的破壞。
中國社會學家大多從4個方面來考察社會問題的構成。有的學者認為,判定一種社會現象是否為社會問題,應從以下4個方面來考察:
①發生的情境;
②價值、規範和利益幾個方面的失調或破壞;
③並非由個人或少數人引起或所能負責的;
④必須有多數人或整個社會採取行動加以改進。
另一些學者認為,社會問題的構成應考慮它的形成原因、影響範圍、問題的性質和社會後果等4個方面。一般認為,社會問題由下述4種要素構成:
①必須有一種或數種社會現象產生失調的情況;
②這種情況必定影響許多人;
③這種失調情況必須引起許多人的注意;
④必須通過集體行動予以解決。
利益受損集團的強烈不滿和呼籲、社會敏感集團的呼喚、社會輿論的宣揚和推動、公共普遍的認識和接受、社會權力集團的認可和支持、解決社會問題的開始。
主要表現為普遍性、變異性、複合性和周期性4個方面。普遍性,指社會問題自始至終存在於每個民族、國家和社會的現實生活中;變異性,指社會問題在不同時間、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或社會,表現各不相同,各具特性;複合性,指社會問題在產生原因、存在方式或表現形式以及後果等方面的複雜的性質,即社會問題是由多種因素複合而成的,
常常是幾種社會問題同時並存,並引起一系列破壞性的社會後果;周期性,是指社會問題在其發生、發展過程中表現出的時間規律性。通常說,社會問題總的時間進程及其階段性,是周期性的兩個基本含義。社會學家則特彆強調周期性中潛伏性和反覆性的特徵。
1·從社會問題發生的領域劃分:政治性社會問題、經濟性社會問題、文化性社會問題和日常生活中的社會問題。
2·從社會問題的具體表現形式劃分:人口問題、環境問題、勞工問題、貧困問題、教育問題、家庭問題、交通問題、犯罪問題、生態問題等。
3·從社會問題的產生的歷史條件和地區差異分:普遍性社會問題和特殊型社會問題。
4·從社會問題產生的根源分:結構失調性社會問題和功能失調性社會問題。
1、社會規律性原則
2、社會規範性原則
3、社會公眾性原則
4、社會效益性原則
5、社會進步性原則
社會問題:社會問題在各時代反映的內容各不相同,在當代,最突出的社會問題是:人口問題、生態環境問題、勞動就業問題、誠信問題、青少年犯罪問題和老齡問題。
老年化問題:根據1956年聯合國《人口老齡化及其社會經濟後果》確定的劃分標準。
世界平均年齡地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佔總人口比例超過7%時,則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1982年維也納老齡問題世界大會,確定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例超過10%,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嚴重老齡化。
房地產問題:不吃不喝等問題,未來的社會爭議才是關鍵。
十大問題: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所取得的成績舉目共睹。與此同時,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也如影隨形,走到哪裡跟隨到哪裡。其中有十大問題,值得執政黨反思其執政思路,因為這些問題不解決好,將極大地困惑我們的社會。這十大問題,就是食品安全、房價、物價、腐敗、教育、裸官和投資移民、惡性車禍、環境保護、事故、強拆。
人口問題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會問題之一,是當代許多社會問題的核心。雖然它在不同國家的具體表現各異,但其實質主要表現為人口再生產與物質資料再生產的失調,人口增長超過經濟增長而出現人口過剩。以中國為例,當前社會生活和發展所遇到的種種問題,無一不直接地或間接地與巨大的人口壓力相聯繫。首先,人口壓力使社會在提供現有人口生活條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遇到了難以克服的困難。突出表現為就業困難,住房緊張,糧食、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短缺。其次,人口壓力造成消費與積累比例失調、生態環境嚴重破壞、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降低等。
生態環境問題突出表現為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嚴重。它是社會運行和發展的重大障礙。預測未來社會問題的主要矛盾將集中到生態環境上。如不及早解決,它將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破壞,甚至是全球性的、毀滅性的破壞。
勞動就業問題源於勞動力與生產資料比例關係失調。這種失調在不同社會、不同地區表現形式不同。但它作為社會問題主要指人口過剩及經濟發展緩慢或停滯,造成勞動人口失業或待業現象。中國的勞動就業問題,首先表現為就業不充分;還存在現有從業人員冗員嚴重、勞動生產率低下、就業及待業人員素質低下等問題。就業問題的社會後果,一方面妨礙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從而誘發社會動蕩及社會犯罪;另一方面,不利於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進而威脅整個社會結構的穩定性。
青少年犯罪指少年或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是世界各國面臨的日趨嚴重的社會問題。近30年來,世界各國青少年犯罪急劇增加,突出特點是:犯罪次數增多、犯罪年齡提前、蔓延廣泛、手段殘忍、團伙作案突出、反覆性增強、改造難度加大。
家庭暴力,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精神、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於受害者身體,使受害者身體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損害其身體健康和人格尊嚴。家庭暴力發生於有血緣、婚姻、收養關係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間,如丈夫對妻子、父母對子女、成年子女對父母等,婦女和兒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殘疾人也會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會造成死亡、重傷、輕傷、身體疼痛或精神痛苦。
老齡問題又稱人口老齡化問題,一般指人口中60歲及60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從而影響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問題。人口老齡化是新世紀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一項重大社會問題。在發達國家較為突出,不發達國家則被高出生率造成的人口年輕化掩蓋了這一現象。從人口年齡構成上看,中國將在20世紀末、下世紀初進入老年型社會。但由於人口基數大,未來中國老年人口總數都將居世界首位。人口老齡化給社會、政治、經濟帶來一系列影響和問題,它要求對社會生產、消費、分配、投資、社會保障及福利、城鄉規劃等都要作出相應的調整。
學術道德問題十分嚴重,尤其是全國多所高校不遵守基本學術道德規範而相繼捲入學術造假事件。例如2008年初西安交通大學退休教授楊紹侃等6名老教授對能動學院教授、長江學者李連生等2007年申報的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中,存在造假、侵佔他人學術成果進行拼湊和包裝等嚴重學術不端問題進行實名舉報。李連生在2010年3月21日被西安交大認定存在“嚴重學術不端行為”,被取消教授職務,並解除教師聘用合同。
誠信問題,在現今社會中誠信為題尤為突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岌岌可危。
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引起了政府高層密切關注的食品安全,應該是目前中國面臨最大的社會問題了。可以說,食品安全是一些帶著臉譜的無差別恐怖活動。這樣的恐怕活動,不分男女、貧富、地位、城鄉等人群,見一個殺一個,借用一句國歌里的唱詞,叫“中華民族到了最危機的時刻”了,因為在這樣的食品安全恐怕活動中,人的身體素質和精神素質,都在大幅度的下降。毫無疑問,食品安全給中國社會所帶來的創傷,比鴉片有過之而無不及。
和食品安全一樣引出了溫總理的怒喝:“你們專業工作者身上有無道德的血液”的地產商,他們所惡意炒高的房價,是中國面臨的第二大社會問題。許多地方政府喜歡用推高地價的手段來增加GDP收入,其實通過推高房價來增加GDP收入,不過是在飲鴆止渴罷了,因為房價的飛速上漲,全面推高了物價的飛升,地方政府在看到了直升天空的GDP之後,很快就將被飛速上漲的物價弄得焦頭爛額。
物價的上漲,既和食品安全密切相關,也和房價牽連在一起。詭異的是,物價當然不僅僅是在上漲。媒體廣泛報道的“賣菜難”,也是物價上漲的伸延問題。政府對房價調控制乏力,對一般農副產品的調控卻相當給力,但因為太給力了,隔山打牛,受傷的幾乎都是最底層的老百姓。一方面是農民深感“賣菜難”,另一方面是城市普通居民感到“買菜貴”。賣與買的不和諧聲音,是物價上漲之後的必然會出現的問題。
腐敗是一種很有社會危害的以權謀私的行為,腐敗所引發的社會問題,卻從多個方面印證了時代的特色。沒有房價和物價的飛升,腐敗的官員也許就不會這麼大無畏地前赴後繼。房價和物價所引發的社會不安定因數,加速了腐敗分子的滋生。雖然造成腐敗的土壤,是因為太多有了缺乏民主監督的集權的自留地。不受約束的特權,和未來社會的物質條件的不安定因素,是催生腐敗的溫床。
對未來社會的不信賴因素,使教育走向了急功近利的歧途。教育為了錢,為了錢而接受教育,是教育徹底的變味了。從一個音樂學院的大學生,瘋狂地殺害了一個車禍的受害者,讓很多人感覺到了非理性教育的可怕。以前我們常常把一些惡性犯罪歸納為“罪犯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新時代很多惡性的犯罪,罪犯恰恰都受過精英般的高等教育。學子的瘋狂,其實是教育本身的瘋狂的一個側面反映。
腐敗和教育的問題,又派生了“裸官和投資移民”這樣的社會問題。表面上看,裸官和投資移民是兩個極端不相等的問題,但它們幾乎一致的地方,都是把在國內積累的社會財富轉移到國外。裸官把財產轉移到國外,是為了避免腐敗的下場。投資移民,是因為對國內的未來社會投了不信任的一票。裸官和投資移民更相一致的地方,是他們因為都找到了一條可靠的後路,從而對聚富手段非理性和非合法性完全沒有過慮。因此,使得前述的社會問題,比如食品安全、房價物價以及腐敗等問題更加特出。
以上的這些社會問題,歸納成一點社會倫理后,就是“有錢的人是爺爺,沒錢的人是孫子”。爺爺和孫子的輩分,取決於每個人的錢包之厚度。在這樣的社會思潮中,惡性車禍就集中地爆發了這個社會所抱有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幾乎很多時候,那些車禍都會引發全民的辯論,比如七十碼、我爸是李剛、葯八刀等等,甚至南京的一個徐老太,其實也是一件車禍引發的社會問題。那些普通的車禍轉變成惡性車禍的速度,遠遠超過了普通腫瘤轉變成惡性腫瘤的速度。不亦悲乎?
同樣,環境保護在中國也不是一般的環境問題,而是社會問題的集中聚焦點。房價活動物價的上漲,使地這社會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不拘手段聚財。不拘手段的聚財方法,其中之一是罔顧道德的腐敗,或者是無視基本道德的產生非安全食品,在腐敗分子和無視食品安全的富人都成為“爺爺”之後,誰還會在乎環境保護呢?但那些慘不忍睹的環境破壞,最終都要由我們的後代來埋單。
惡性的土木工程事故,和惡性的礦難,多發性的工廠事故,甚至消費場所的火災事故,凡是有經濟利益的地方,都有可能成為惡性故事的源頭。這些事故的背後,一方面應該和惡性斂財的手段有關,另一方面,也和無視人命關天的基本道德。無視人命關天的基本道德,又和教育有關,而惡性斂財手段,仔細想想,又和腐敗房價物價等問題密不可分。
強拆是腐敗和房價高漲后的派生問題。強拆問題的背後,是“經濟利益大於人命”的執政思路。封建社會的君王,尚且知道“社稷為輕民為重”的道理,但很多GDP執政官員,根本就不相信“民為重GDP為輕”的民主理念。他們在實施強拆的同時,當然忘記了“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的黨的基本方針了。
德國社會學家較早開始社會問題的理論研究。他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把社會問題理解為勞工問題。許多人都對勞資關係、階級矛盾、分配關係、就業、工會、罷工、勞工住宅及婦女就業等開展過廣泛研究。法國社會學家埃米爾·杜爾凱姆對社會問題的理解較為寬泛。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接觸,要有一種適合、平衡和規律,才能使社會關係協調,才有社會運動、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
如果一旦失去適合、平衡和規律,就會出現社會問題。早期美國社會學家大多將社會問題的起因歸結為社會變遷時發生的社會失調。美國社會學家W.F.奧格本認為,社會變遷時快時慢,這一快一慢之間往往出現文化失調,社會問題即產生於文化失調。
20世紀40年代初,美國社會學家富勒提出,多數人認為偏離他們持有的某些社會規範的社會狀況即為社會問題。40年代中後期,中國社會學家孫本文歸納了當時社會學關於社會問題的種種解釋,認為對社會問題下定義可以有4種角度:
①奧格本的社會變遷和文化失調的角度。
②認為社會問題並無特殊內容,無論什麼社會情況,只要引起社會上多數人的注意,並需要社會集體採取行動以求調整和補救的問題就是社會問題。
③社會心理學派認為,社會問題不僅是一種見得到的現象,更主要的是人們的一種心理狀態,是一種價值判斷。
④富勒等人提出的社會問題的主客觀標準。其中,客觀標準就是說它是可以確認的,其存在具有數量上的可驗證情境;主觀標準指人們認識到某種社會問題對其價值觀造成威脅的情形。孫本文在總結歸納社會問題定義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定義。他認為,社會問題是社會全體或一部分人的共同生活或社會進步發生障礙的問題。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社會學家默頓等人總結了40年代以來的社會問題研究,提出社會問題應包括3個方面的含義:社會期望或願望的事物安排的中斷;社會規定的正當東西的破壞;社會所珍視的社會模式與關係的脫節。依據這種理解,他們認為社會問題有社會解組和離軌行為兩種類型。
教育、社會治安、住房、征地搬遷、環保
北京消息國家統計局昨天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群眾對教育、社會治安、住房、征地搬遷、環保等五大社會問題的關注度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2004年10月底,國家統計局組織進行了第五次全國群眾安全感抽樣調查。此次調查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抽取了967個縣(市、區)中的5302個鄉、鎮、街道,10431個村(居)委會,共調查了104107個家庭,每個家庭隨機抽取一名16歲以上的人員。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05年全國群眾安全調查主要數據公報》正是這次調查的結果。
調查顯示,與2004年相比,選擇“教育問題”的佔16%,上升了1.4個百分點;選擇“住房問題”的佔4.4%,上升了1個百分點;選擇“環保問題”的佔5.8%,上升了1.1個百分點;選擇“征地搬遷問題”的佔2.3%,上升了0.3個百分點。
其中,公眾對教育問題關注程度的上漲幅度最高,環保問題則緊隨其後。
同時,群眾對社會風氣、就業失業、腐敗等問題的關注程度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公報顯示,選擇“社會風氣問題”的佔18.5%,比2004年下降了0.3個百分點;選擇“就業失業問題”的佔15.4%,下降了1.3個百分點;選擇“腐敗問題”的佔12.6%,下降了1.7個百分點;選擇“工資待遇問題”的佔7.5%,下降了0.9個百分點。
儘管公眾對不同問題的關注程度有漲有降,但社會風氣問題、社會治安問題以及教育問題仍然是2005年公眾最為關注的三大民生問題。
有關專家表示,公眾對不同問題關注程度的漲跌直接反映了其對不同問題的擔憂程度,這不僅可以檢驗經濟發展以及社會建設的成果,而且能夠成為今後政策制定的“指路標”。
例如,公眾對失業問題關注度的下降,實際上就從一個側面肯定了我國就業環境的改善以及政府在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