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鼽

鼻鼽

鼻鼽,中醫病名。是指由於臟腑虛損、衛表不固所致的,以突發和反覆發作的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等為主要特徵的鼻部疾病。本病為臨床上較常見或多發的疾病,可常年發病,也可呈季節性發作。

簡介


● 英文名稱:Allergic Rhinitis
● 又稱:鼽嚏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各科—耳鼻喉口齒科

古籍摘選


● 所謂客孫脈則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並於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腹腫也。(《素問·脈解》)

名詞解釋


● 以突然和反覆發作的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等為主要表現的鼻病。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鼻鼽是一種以陣發性和反覆發作的鼻癢、打噴嚏、流清涕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

臨床表現

● 本病具有陣發性、易反覆發作的特點。發作時以鼻癢、鼻塞、打噴嚏、流清涕為主要表現,部分病人可伴有嗅覺減退、咽癢、哮喘等癥狀。
● 相關檢查可見鼻腔黏膜腫脹,顏色蒼白或淡白,部分患者亦可因充血而色紅,鼻腔內有較多清水樣分泌物。在間歇期以上特徵不明顯。

病因病機

● 本病多由肺、脾、腎虛損,正氣虧虛,腠理疏鬆,導致衛表不固,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降低所致。與肺氣虛寒、脾氣虛弱、腎陽不足、肺經伏熱四種因素有密切關係。

現代醫學範疇

● 本病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變應性鼻炎、血管運動性鼻炎、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非變應性鼻炎等疾病。上述三種疾病均具有陣發性發作和反覆發作的特點,以鼻癢、打噴嚏、流清涕為主要癥狀。與中醫學中的鼻鼽病很類似,因此可參考鼻鼽進行中醫辨證治療。

鼻鼽與傷風鼻塞

● 二者均可出現打噴嚏、流清涕、鼻塞的癥狀。
● 但傷風鼻塞常在受涼後起病,初起時打噴嚏、流清涕,后鼻涕漸轉黃稠且噴嚏停止,鼻腔黏膜充血腫脹,可伴有惡寒、發熱、頭痛等表證,痊癒后短期內不易再發;
● 鼻鼽則表現為癥狀突然發作,每次發作時均為打噴嚏、流清涕,或可有鼻塞,鼻腔黏膜大多為蒼白水腫,無惡寒、發熱等表證,容易反覆發作。
● 二者可依上述內容加以鑒別。

治則治法

● 滴鼻法:可選用具有芳香通竅作用的中藥滴鼻劑滴鼻治療。
● 嗅法:可用白芷、川芎、細辛、辛夷等藥物研成細末,放於瓶內,時時嗅之以緩解癥狀。
● 耳穴貼壓療法:可選神門、肺、脾、腎、內分泌、內鼻等耳穴,以王不留行籽貼壓以上穴位,兩耳交替進行治療。

預防調護

● 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
● 注意飲食有節,避免過食寒涼之物及高蛋白食物。
● 保持環境清潔,避免或減少粉塵、花粉、羽毛等物刺激。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劉蓬。中醫耳鼻喉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