駟馬涌

駟馬涌

駟馬涌(沖),又名洗馬涌、司馬涌,是位於廣州市荔灣區北部的一條古老的河道。其發源於白雲山景泰坑南側,流經桂花崗,蘭圃公園、流花橋、流花湖、彩虹橋等地,在澳口注入珠江西航道,全長有6.75千米。

簡介


駟馬涌得名於清初,平南王靖南王兩王入城時,靖南王部隊在河畔養馬放馬,並用為洗馬地點得名。
駟馬涌發源於白雲山景泰坑,古代與芝蘭湖相連。芝蘭湖是明代以前廣州“三山兩湖”之一(芝蘭湖和西湖),是天然湖泊。芝蘭湖清代淤干后,駟馬湧上游即直連蘭圃流花溪,流花溪上有流花古橋。流到到西華路彩虹橋始入荔灣區境。駟馬涌在澳口村前一段又被稱為澳口涌。
司馬涌(洗馬美稱為司馬)在彩虹橋下游有支涌南通陳家祠入上西關涌,為承永安圍和西樂圍內排水渠水量的人工開挖小涌,(現已消失於地面,只余環彩涌邊街東一段河涌)。它使兩圍水量南入上西關涌。

歷史


古代洗馬涌江面寬廣,是西北入廣州主要水道,無論由石門南下,佛山西來,都由此入廣州。兩千年前漢陸賈南來即由此,並在涌邊築泥城,種植荔枝、花藕之屬,荔枝灣由此得名,所以此地亦為荔枝灣故址所在。元代以前,南海縣衙即設在蘭湖裡(今仍存)。入城大道則設在彩虹橋(現改為水泥橋),橋即因江面闊又稱“長橋”(宋代),相傳南漢架石橋似水上長虹得名。彩虹橋連通有大道入城,即今西華路基,古通凈慧街和豐門,今湮,因明塞此城門只開西門。此處江面亦闊,稱戙船澳(見《大德南海志》殘本),唐代曾在此發生海戰,但今已只有15~25米闊。由於此處是入城捷徑,古代成重要水陸碼頭,並建有越華館,為趙佗建越華館接待陸賈地點。金光祖《通志·古迹》云:“越華館在府治西十里戙船澳”。
古荔枝灣就在駟馬涌南,今周門仍有荔枝灣和西苑地的地名,即古代為池苑之區,今仍有荔溪(30年代地圖標荔灣)東、西、南三約,包繞成灣狀,正當宋城西七里(見《嶺海名勝記》),元代西苑的檸檬御園亦於此,古多汊涌池沼,現已為街區。可見西關平原由灣而沼、由沼而涌,由涌而田。司馬涌這段灣道荔枝涌,實有長久歷史,今馬路仍名荔灣路,荔溪西約改周門村,尚留殘址矣,周圍已成市區。

污染


駟馬涌過去水質清澈,河水在上世紀60年代尚可飲用,70年代仍有魚蝦,80年代中仍可游泳。上世紀70年代,那時候的涌水很清,岸邊人家可以到涌里捉魚撈蝦。駟馬涌兩邊都是泥土堆砌的防洪堤,周圍是農田,種滿了通心菜和西洋菜,甚是遼闊。駟馬湧現在的寬度為8—10米,以前則至少寬20米。到了端午節時,駟馬湧上可划龍舟
到了80年代,沿岸居民人口迅速增加,生活垃圾與污水過度排放,加上沿岸陸續發展起的大小工廠、作坊排放大量工業廢水,使駟馬涌變受到嚴重污染,成為一條“臭涌”,即便經過20多年的治理,水質至今仍經常是“劣五類”。

治理


1989年,大坦沙污水處理廠設立,主要收集處理駟馬涌、荔灣涌污水,1990年,政府在駟馬涌下游澳口段建污水、雨水泵站及防潮截污閘,進行截污與堵江潮。有關部門責令沿岸工廠處理工業廢水,水質污染初步得到控制。隨著城市發展,沿岸工廠也逐漸搬遷或淘汰,駟馬涌的工業污染漸為好轉,然而,工業污水遺留下來的沉渣和氣味未能褪去。
為了迎接亞運,廣州市政府投入了486億治理市內污染河涌,其中就對駟馬湧進行了整治改造,並進行景觀建設,沿河兩岸均重新種植了荔枝樹。駟馬涌水質有了改善,但時好時壞。2014年,相關部門計劃以東濠涌深隧工程為樣板,建造駟馬涌深隧,希望根治污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