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流盆地

大自流盆地

大自流盆地(Great Artesian Basin)亦稱“澳大利亞大盆地”(Great Australian Basin),是世界第三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在澳大利亞,是世界最大自流盆地,位於澳大利亞大陸中部偏東。在澳大利亞岩層上,覆蓋著不透水層,東部多雨,形成受水區,地下水流以每年11~16米的速度流向西部少雨地區。承壓水透過鑽井或天然泉眼等湧出地表,所以自流盆地因此而得名。澳大利亞的畜牧業發展得益於這種得天獨厚的地形。

歷史


第一個人工鑽井於1878年在新南威爾士州的伯克附近鑽成,井深44米。此後鑽井深度隨地下含水層深度而異,有很多不到60米的淺井,也有個別可達2000米以上的深井。
大自流盆地
大自流盆地
1970年前後,共有自流鑽井4500孔,另有需使用抽水機的半自流鑽井2萬孔,70年代末,前者已減為約2900孔。地下水的礦化度一般是離東部受水區越遠就越高。大部分地區地下水的鈉離子含量太高,不宜於農業灌溉,但大部分 尚可供牲畜飲用。
有些井的水溫很高,須待降溫後方能使用。地下水到達地面的水量不大,全盆地年總涌流量僅1.99億立方米,但對乾旱半乾旱地區畜牧業作用極大。地跨昆士蘭、南威爾士和南澳大利亞3州。包括達令(Darling)河和埃爾(Eyre)湖兩集水區的大部分。
向北延伸至卡奔塔利亞(Carpentaria)灣。面積1 750 000平方公里(676 250平方哩),佔全澳大利亞國土總面積的1/5。地下水位差異極大。最深的自流井達2100公尺(7 000呎)。日平均涌水量達13億升,經明渠和塑料管道輸往當地農田、牧場和居民點。

地理位置


大自流盆地
大自流盆地
大自流盆地(Great Artesian Basin),亦稱“澳大利亞大盆地”(Great Australian Basin),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位於澳大利亞大陸中部偏東,即中央低地區北部1/3 的地區範圍內。
大淺碟形凹陷盆地。位於澳大利亞大陸中部偏東,即中央低地區北部1/3的地區範圍內,面積約177萬平方千米。介於東部高地與西部高原之間,自卡奔塔利亞灣向南,直至達令河上源和艾爾湖盆地,包括昆士蘭州的1/3地區、新南威爾士州和南澳大利亞州的大部以及北部地方的一部分區域,面積175萬平方千米,地下廣布著承壓水層。
東部邊緣大致以大分水嶺西麓為界,地勢較高,西、北、南三邊較低。亦稱澳大利亞大盆地,是一大淺碟形向斜盆地,也是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分佈區。
大自流盆地
大自流盆地
此外,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自流盆地和半自流盆地。盆地中現已有自流井4500多眼,半自流井2萬多眼。井水礦化度西高東低,有些井水溫度較高,不利於農業灌溉(可明溝降溫后使用),但可供牲畜飲用。
澳大利亞盆地的地下水大多為含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鎂和氯化鈉的熱水井,不適於農業灌溉,但是為昆士蘭州、南澳大利亞州、北部地方的干早牧區提供了充足的牛羊飲用水源。

名稱由來


大自流盆地
大自流盆地
在澳大利亞古陸岩層上,覆蓋著基岩不透水層、侏羅紀砂岩承壓含水層和白堊紀頁岩不透水層,露頭在東部多雨地帶,形成受水區。地下水流循含水層以每年11~16米的速度流向西部少雨地區。承壓水通過鑽井或天然泉眼湧出地表,自流盆地因此得名。

自流原因


大自流盆地
大自流盆地
大自流盆地的東側是大分水嶺,由於受來自太平洋的東南風的影響,降水較多,豐富的雨水沿著隙水的岩層向低洼處滲透在盆底底部鑿井,到蓄水層,中部盆地的地面低於地下貯水層水面,再加上水本身的壓力,水就可以自動噴出地面。這些水是發展畜牧業的寶貴資源。

重要資源


大自流盆地
大自流盆地
大自流盆地豐富的內陸水系資源是大洋洲水資源的基礎,它提供了整個洲22%的水源,並是澳大利亞內陸四個州的採礦業、旅遊業和畜牧業的唯一水源。

人工鑽井


一年中盆地可供水1.99億立方米,為世界上最大的自流井盆地。自流井盆地的地質構造為一大向斜層,間有褶皺、斷層和花崗岩山脊。盆地由不透水的白堊系海相和湖相頁岩以及含水層的侏羅系砂岩組成。盆地東緣的露頭處高於海面244-900米,由此向西傾斜,至昆士蘭州西南邊緣低於海面下2,130米。在北部地方和南澳大利亞州露頭處的高度為150─l,550米。
大自流盆地
大自流盆地
盆地內一般有2─3個含水層,最上面的含水層已普遍開鑿利用,只需鑽深約30米用抽水機就可吸水。最初鑿井可獲得大量地下水。但是,由於鑿井太多(已達18,000個),而且抽水時間已久,地下水量正在逐漸減少,甚至有些鑽孔已無地下水供應。
在大自流井盆地各處鑽孔深度不同,如昆士蘭州的最深鑽孔為2,179米,是在布萊克霍爾區域;新南威爾士州為1,390米;南澳大利亞州為1,654米。
地下水的溫度與含水層的深淺有關,一般是含水層距地面越近,則水溫越低;反之越高。據記錄,最高地下水溫見於昆士蘭州的1,735米鑽孔,其水溫為110℃。
在南澳大利亞州東北部的戈伊德拉貢(Goydcr Lagoon)深1,435米的鑽孔,地下水溫達97.7℃。鑽孔內的地熱梯度(亦稱地熱增溫率,指恆溫帶以下每往下加深一定深度,溫度增加的速度)各地也不一樣。如以地熱梯度0.3℃為例,在新南威爾士和南昆士蘭需鑿深19米,而在南澳大利亞只需鑿深3.1米。

環境保護


組圖
組圖
放牧者和科學家都表示,為避免大自流盆地出現水危機,進一步採取更多的行動是至關重要的。
大自流盆地豐富的內陸水系資源是大洋洲水資源的基礎,它提供了整個洲 22% 的水源,並是澳大利亞內陸四個州的採礦業、旅遊業和畜牧業的唯一水源。
來自大自流盆地協調委員會的 Angus Emmott 說:“毫無疑問,將來對大自流盆地水源的需求會更大,因此,做好該地區的水源管理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大自流盆地面積 1,700,000 平方公里,相當於 Queensland(昆士蘭州)最初面積的 70%。另外,它還包括 New South Wales(新南威爾士州)、South Australia(南澳大利亞州)以及 Northern Territory (北部地方)的一部分區域。因此,大自流盆地是一種異常重要的資源。”
“在採礦業方面存在若干與水源利用相關的問題,我認為這是一個有待提高的領域。”
Emmott 先生表示,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正在採取措施,以免造成大自流盆地的水資源浪費或者過度使用。
大自流盆地
大自流盆地
他還說:“伴隨著氣候變化,我們將更加依賴大自流盆地,因此,在道義上我們也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水源,盡我們所能地實現它的最高價值。我們不能浪費它,而應該在當前和今後較長時期內對它實施戰略管理。”

類似盆地


大自流盆地
大自流盆地
在大洋洲大陸除大澳大利亞自流井盆地外,其他較為重要的還有墨累威盆地、尤克拉盆地、荒漠盆地、西北盆地、珀斯盆地、阿德萊德平原盆地、皮里-托倫斯盆地、吉普斯蘭盆地、奧克斯利盆地、考厄爾盆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