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習

積習

積習,漢語詞語,拼音是jī xí,指長久以來而形成的習慣。如:管樺《竹頌》:“每當我踏著野草淹沒的山徑,走進濃蔭蔽日幽深的竹林,你搖曳著碧綠的枝葉,掃掉積習留在我靈魂中的塵埃。”

基本解釋


1、長期形成的習慣。
2、熟習,慣習。

引證解釋


1、長期形成的習慣。
①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施》:“積習漸靡,物之微者也。其入人不知,習忘乃為,常然若性,不可不察也。”
②唐劉知幾《史通·書志》:“大抵志之為篇,其流十五六家而已,其間則有妄入編次,虛張部帙,而積習已久,不悟其非。”
③明張居正《辛未會試程策》二:“相與務為無所事事之老成,而崇尚夫坐嘯畫諾之惇大,以此求理,不亦難乎!此病在積習者,一也。”
④清侯方域《代司徒公屯田奏議》:“法弊於積習,人樂於因循,得無怨清釐為紛更,而詆整頓為操切乎!”
⑤魯迅《南腔北調集·為了忘卻的記念》:“我在悲憤中沉靜下去了,不料積習又從沉靜中抬起頭來,寫下了以上那些字。”
2.熟習,慣習。
①晉左思《魏都賦》:“葺墻冪室,房廡雜襲,剞劂罔掇,匠斵積習,廣成之傳無以疇,槀街之邸不能及。”
②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后娶》:“前夫之孤,不敢與我子爭家,提攜鞠養,積習生愛,故寵之。”
③《朱子語類》卷十八:“如讀書,今日看一段,明日看一段;又如今日理會一事,明日理會一事,積習多后,自然通貫。”
④清錢謙益《南京江西道監察御史陳必謙母張氏仍前封制》:“朕之諫臣有居正秉義、風彩著聞者,所謂非積習名教不至此者也。娠賢育德,母師之功其可誣哉。”
章炳麟《文學說例》:“張氏書證駁多疏繆,尤信偽書,蓋明世積習爾。”
⑥峻青《黎明的河邊·看喜》:“現在雖然日子過好了,家裡不愁吃穿,卻依然消除不了她底這種多年積習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