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握反射

抓握反射

抓握反射又稱之為握持反射。將手指或筆桿觸及小兒手心時,小兒馬上將其握緊不放,抓握的力量之大,足以承受嬰兒的體重,如藉此將嬰兒提升在空中可停留幾秒鐘。是新生兒生來就有的無條件反射,這種反射在第1個月增強,隨後逐漸減弱,到3-4個月時消失,被隨意的抓握代替。

簡介


將一物體放入嬰兒手掌后立即出現的抓握物體的反射性動作。又稱達爾文反射。這是嬰兒先天具有的反射之一,屬靈長目種系遺傳的行為。這種反射自嬰兒出生后開始出現,3~4個月後消失,代之以有意的抓握動作。這種反射通常被用來測定神經系統成熟的狀況。如果嬰兒出生3~4個月以後仍持續保存這種抓握反射,是錐體束受損的癥狀。

定義


抓握反射(grasping reflex)是新生兒無條件反射的一種。當觸及新生兒手掌時,立即被緊緊地抓住不放,如果讓新生兒兩隻小手握緊一根棍棒,他甚至可以使整個身體懸掛片刻。在出生后第5周達到最強的程度,3~4個月時消失,以自主抓握取代。超過4個月還有就可能是神經病變。嬰兒在第一個月會常緊握拳頭,但如超過兩個月仍持續握拳,可能是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無條件反射


新生兒出生之後就已經具備對環境中的一些刺激做出適宜反應的能力,也就是無條件反射。對機體適應環境和保護自身必要的反射行為被稱為生存反射。而諸如抓握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圍抱反射和巴賓斯基反射等無條件反射對新生兒沒有生物學意義,會在出生后4~6個月內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