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口古會
河南滑縣的民俗及宗教文化活動
道口古會是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每年的農曆正月27、28、29三天,道口古鎮以另一種形式引世人矚目,每年的這三天這裡都要舉辦“火神廟會”。人們為避免火災,以這種方式祭祀火神,表達了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火神廟會”舉辦期間,到處人山人海,傳統節目有大集街高蹺、軍庄秧歌、背閣、抬閣、八卦秋、武術表演、竹馬、蓮花燈、火龍、花船等,男女演員盛裝上陣,從臉譜到服裝,無不體現了濃郁的傳統文化色彩。
現在古會
“庄秧歌”源清乾隆八(元),集歌、舞、戲傳統藝術,豪、古樸演,恢宏演勢著稱。 “庄秧歌”角及具配:韃、棒槌、大青衣、鼓手、二八佳人各兩人,公子、岔小、漁翁、小妮、老婆和傘頭等各一人,角色均成對出現,並按如上先後順序進行表演。軍庄秧歌的角色眾多,動作各異,個性鮮明。如棒槌扮演武士形象,精神抖擻,活潑幹練,動作雄壯,藝術經緯有力,手腕靈活自如,應節擊棒姿勢多變,推時重,拉時輕,棒擊聲響亮清脆,動作輕巧自如,時而蹲,時而撲,彰顯雄健氣魄;公子邁著“大跟進步”一手掀襟,來回扇擺,一手拿扇,風流倜儻,自如灑脫;岔小憨直中露機敏,即興插科打諢,滑稽可笑;二八佳人文靜大方,邁著小圓場步,走動如行雲流水;小妮鷂子翻身,溫柔中見瀟灑;大青衣搖搖擺擺,柔媚動人。軍庄秧歌的動作重跑,重各種姿勢,不重扭,動作大開大合、大起大落。在整個表演過程中,所有角色一直處於做動作和奔跑中。此外,震撼人心的武場表演及棒槌武術動作的結合運用,也為秧歌平添了幾分色彩。軍庄秧歌的表演服裝色彩鮮明艷麗,紅、黃、藍、綠、黑、白……種類繁多;臉譜造型鮮明濃艷、五彩繽紛。
火廟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