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渡鎮

重慶市潼南區轄鎮

小渡鎮,隸屬於重慶市潼南區,地處潼南區南部,東靠銅梁少雲鎮、侶俸鎮,南接潼南區壽橋鎮,西鄰靠潼南區卧佛鎮,北鄰潼南區塘壩鎮,距潼南區人民政府駐地35千米,區域總面積88.23平方千米。

唐開元十六年(728年),小渡鎮境域屬合州府銅梁縣;1993年12月,小渡鄉、彙集鄉、青雲鄉合併建小渡鎮。截至2018年末,小渡鎮戶籍人口為47020人。截至2020年6月,小渡鎮下轄4個社區、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茂源街85號。 

2018年,小渡鎮有工業企業112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個。

歷史沿革


唐開元十六年(728年),屬合州府銅梁縣。
清朝時期,屬遂寧中安里三匯場。
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遂寧縣。
1950年1月,建三匯鄉。
1952年4月,三匯鄉劃出部分區域增設彙集鄉、萬壽鄉。
1956年6月,彙集鄉併入三匯鄉,同年又分出。
1958年9月,三匯鄉改為三匯公社。
1981年12月,小渡鎮因重名,即以境內小渡口,三匯公社更名小渡公社。
1983年12月,小渡公社改為小渡鄉。
1993年12月,小渡鄉、彙集鄉、青雲鄉合併建小渡鎮。

地名由來

小渡鎮因境內有渡口名小渡口,因而得名。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小渡鎮地處潼南區南部,東靠銅梁少雲鎮、侶俸鎮,南接潼南區壽橋鎮,西鄰靠潼南區卧佛鎮,北鄰潼南區塘壩鎮,距潼南區人民政府駐地35千米,區域總面積88.23平方千米。
小渡鎮
小渡鎮

地形地貌

小渡鎮地處川中典型丘陵與平行淺丘交接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以丘陵為主,境內最高點位於月山寺,海拔358米;最低點位於小渡口,海拔226米。

氣候特徵

小渡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20℃,極端最高氣溫42℃(2006年8月16日);生長期年平均341天,無霜期年平均310天,最長達334天,最短為30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40.1小時,年總輻射76.30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02天,最多達127天(1998年),最少為71天(2006年);最大雨量1341.6毫米(1981年),最少雨量913.4毫米(200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9—12月。 

水文

小渡鎮境內河道屬瓊江流域;主要河流有瓊江、洋馬河、復興河、青雲水庫,流域面積為11.5平方千米,總長度為57.5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瓊江,從黃坪至高壩流經境內黃堡、小渡社區、劉家,境內長18.9千米,年均流量26.6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小渡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澇等;伏旱災害年均發生2次,主要發生在6月下旬—9月上旬,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6年6—9月,導至人畜缺水,造成37.8萬畝農作物受災,糧食減產約220噸,經濟損失達1250萬元。 

自然資源


小渡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石油、天然氣等。2011年,小渡鎮有耕地面積4.6萬畝,人均0.9畝。

行政區劃


1997年,小渡鎮下轄圓灘、大林、雙橋、新堰、月山、桐灣、雙屋、對面、峽石、高屋、田壩、水塘、黃堡、黃坪、高青、大土、集靈、梨林、代場、板橋、花園、隆興、劉家、瓦房、高壩、洋橋、皂角、老房、雙壩、雙樓、雷家、薛沱32個行政村和小渡1個社區。
2011年末,小渡鎮下轄小渡1個社區,皂角、劉家、高壩、雙壩、薛沱、園灘、雙橋、月山、雙屋、峽石、黃堡、黃坪、大土、集靈、代場、花園16個行政村;下設4個居民小組、98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小渡鎮下轄4個社區、13個行政村:小渡鎮社區、峽石社區、劉家社區、皂角社區、園灘村、雙橋村、月山村、雙屋村、大土村、黃坪村、集靈村、代場村、花園村、黃堡村、高壩村、雙壩村、薛沱村,鎮人民政府駐茂源街85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00152119001121小渡鎮社區居民委員會
500152119002220峽石社區居民委員會
500152119003220劉家社區居民委員會
500152119004220皂角社區居民委員會
500152119201122園灘村村民委員會
500152119202220雙橋村村民委員會
500152119203220月山村村民委員會
500152119204220雙屋村村民委員會
500152119206220大土村村民委員會
500152119207220黃坪村村民委員會
500152119208220集靈村村民委員會
500152119209220代場村村民委員會
500152119210220花園村村民委員會
500152119211220黃堡村村民委員會
500152119213220高壩村村民委員會
500152119215220雙壩村村民委員會
500152119216220薛沱村村民委員會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小渡鎮總人口4853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658人,城鎮化率32.%;另有流動人口1500人。總人口中,男性25628人,佔52.8%;女性22907人,佔47.2%;14歲以下8708人,佔17.9%;15—64歲34180人,佔70.5%;65歲以上5647人,佔11.6%;人口以漢族為主,達48489人,佔99.9%;有苗、藏、土家等6個少數民族,共46人,佔0.1%。2011年,小渡鎮人口出生率8.5‰,人口死亡率5.2‰,人口自然增長率3.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50人。
2017年末,小渡鎮常住人口為30984人。
截至2018年末,小渡鎮戶籍人口為47020人。

政治


前景展望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和市委三屆五次、六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薄書記視察潼南重要指示和渝委辦42號文件,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趕超發展”為主題,突出發展、穩定兩大任務,按照大力實施“1235”戰略思路(即緊緊咬住“遠學銅梁少雲鎮,近趕潼南塘壩鎮”一個目標,狠抓“招商引資、產業結構調整”兩項工作,全力打造“輕紡工業強鎮、萬擔蠶繭重鎮、水產養殖名鎮”三張名片,大力推進“萬畝桑園基地、萬畝果蔬基地、萬畝規範化深水生態養魚、花卉苗木基地、輕紡工業集聚地”五大工程建設),抓機遇、拼速度、重實幹、求發展、出亮點,腳踏實地推進小渡趕超發展。

現任領導

龔勝強,男,漢族,1974年2月出生,1993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現任重慶市潼南區小渡鎮黨委書記
1990.09-1993.07 潼南師範學校學習;
(其間:自修漢語言文學專科畢業)
1993.07-2002.09 重慶市潼南縣桂林鎮小學任教;
(其間:重慶師範學院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
2002.09-2006.12重慶市潼南縣人大教科文衛工委工作
2006.12-2010.09重慶市潼南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副主任
2010.09-2011.12重慶市潼南縣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主任
2011.12-2015.09重慶市潼南縣小渡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2015.09-2016.07重慶市潼南區小渡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2016.07-重慶市潼南區小渡鎮黨委書記
黎世澤,男,漢族,重慶市潼南區古溪鎮人,1971年9月生,大學文化,1994年9月參加工作,200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重慶市潼南區小渡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1992.09-1994.08原西南師範大學學習,獲文史專業專科文憑
1994.09-1997.07四川省潼南縣飛躍中學任教
1997.07-1998.08重慶市潼南縣飛躍中學任教
1998.09-1999.08重慶市潼南縣太安中學任教
1999.09-2004.03重慶市潼南報社工作
2004.03-2004.10重慶市潼南縣新聞中心工作
2004.10-2006.12重慶市潼南縣委組織部工作,任電教中心副主任、主任、縣委組織員(其間:參加重慶文理學院函授學習,獲中文專業本科文憑)
2006.12-2010.08重慶市潼南縣委辦公室副主任
2010.08-2015.08重慶市潼南縣上和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2015.08-2016.07重慶市潼南區上和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2016.07-2016.08重慶市潼南區小渡鎮黨委副書記
2016.08-重慶市潼南區小渡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機構設置

小渡鎮月山村慶元山清代宰相張鵬翮墓
小渡鎮月山村慶元山清代宰相張鵬翮墓
鎮機關現有幹部職工99人,行政內設機構9個,黨政辦、人大辦、經濟發展辦、社會事務辦、安全監管辦、民政辦、團委、婦聯、統計辦;事業單位6個,財政所、社保所、農服中心、文體站、建管辦、計生服務站;駐鎮站所12個,國土所、派出所、電信、郵政、廣播站、供電所、司法所、國稅所、地稅所、工商所、獸防站、教辦;中心衛生院1所;金融機構2個,農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自來水廠1座;學校6所,其中中學2所,小學3所,私立小學1所。
黨政辦公室黨政辦公室主要承擔黨的組織建設、紀檢監察、宣傳和精神文明建設、統戰、政協、武裝、機構編製、人事、民綜僑台、工青婦、老齡、目標管理、文秘等方面職責。
人民代表大會辦公室人民代表大會辦公室主要負責承辦人大工作等方面的具體事務。
經濟發展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主要承擔經濟發展規劃與指導服務、社會經濟統計、扶貧開發、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等方面職責。
社會事務辦公室
(人口和計劃生育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主要承擔人口和計劃生育、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方面的工作
民政辦公室民政辦公室主要承擔民政、殘疾人事業等方面職責。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公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主要承擔法制建設、人民調解、信訪、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公共應急事件、救災搶險、車輛、船舶、礦山、食品衛生安全、森林防火、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方面職責廖一臣44272698
建設管理辦公室城鎮建設管理辦公室主要承擔轄區規劃建設、市政公用事業、市容環境管理、環境保護、村鎮規劃建設服務等方面的職責。
農業服務中心農業服務中心主要承擔農技、農機、林業、水利、水保、水產、蠶桑等方面的重大技術推廣、信息服務、資源環境保護、災害防治等工作。
文化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主要承擔文化、體育等方面服務工作。
財政所財政所主要承擔組織本級財政收入、管理、本級財政支出、負責村財民理鎮代管工作。
人口和計劃生育生殖健康服務站人口和計劃生育生殖健康服務站主要承擔宣傳諮詢、技術服務、人員培訓、葯具發放等工作。
社會保障服務所社會保障服務所主要承擔就業、再就業、勞動和社會保障、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優撫救濟等社會保障工作。

經濟


綜述

2011年,小渡鎮財政總收入2153萬元,比2010年增長18.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1億元,比2010年增長35%;人均財政收入430.6元,比2010年增長13.8%。2011年,小渡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819元。
2018年,小渡鎮有工業企業112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個。

第一產業

2011年,小渡鎮農業總產值達2.2億元,比2010年增加20%,農業增加值0.9萬元。小渡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紅苕為主。2011年,小渡鎮生產糧食1.6萬噸,人均365千克,其中水稻10060噸,玉米3800噸。小渡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2011年,小渡鎮油菜產量1374噸。小渡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山羊為主。2011年,小渡鎮生豬飼養量31611頭,年末存欄22306頭;羊飼養量3164隻,年末存欄3216隻。2011年,小渡鎮生產肉類86.6噸;畜牧業總產值1.0億元。2011年,小渡鎮水果種植面積500畝,產量1500噸,主要品種有桃和柑橘。小渡鎮漁業以養殖草魚、鰱魚為主。2011年末,小渡鎮魚塘養殖面積300公頃,產量2550噸;漁業總產值0.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3.6%。 

第二產業

2011年,小渡鎮工業總產值為5.9億元,比2010年增長25%,工業增加值1.6億元,占生產總值的30.5%;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職工481人,工業總產值為1.3億元,比2010年增長28%。

第三產業

商貿
2011年末,小渡鎮有商業網點785個,職工2450人。2011年,小渡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3億元,比2010年增長131%;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4.2億元,比2010年增長30%。
金融
2011年末,小渡鎮有3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各類存款餘額為4.5億元,比2010年增長15.6%;人均儲蓄18652元;各項貸款餘額2.1億元,比2010年增長12.6%。

文化


文物古迹

龍興寺
龍興寺建於明天順四年(1450)年,保存有明代壁畫4幅。1992年,龍興寺公布為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張鵬翮父子墓
張鵬翮父子墓在今潼南區小渡鎮月山村慶元山的金簪子坡下;其父張烺墓在金簪子坡下第四台土上,坐北朝南,墳冢較小。墓前有一碑石,由於碑面已嚴重剝落,只有中央有“戶部”2字尚可辨認。張鵬翮墓在金簪子坡下的第三台土上,坐北朝南,墳墓比普通墳冢大,墓前立有一通墓碑,碑高144.5厘米,寬67厘米,厚14.5厘米。

交通


小渡鎮有G319國道、205省道、小卧路過境;有村社級公路30條,總長124千米。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小渡鎮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923人,專任教師40人;小學4所,在校生2312人,專任教師13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500人,專任教師158人,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小渡鎮主要學校有小渡中學、小渡鎮中學,其中小渡中學為縣教委直屬中學,有師生共1200人。

科技

2011年末,小渡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7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42人,經營管理人才38人,技能人才35人,農村實用人才53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小渡鎮有綜合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15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藏書3000冊;特色腰鼓隊1個,隊員30人。2011年末,小渡鎮有體育場地24處,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籃球賽、乒乓球賽等;90.2%的城市社區和80.3%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0.5%;有廣播喇叭共85隻,入戶率100%,通響率100%。2011年末,小渡鎮有線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數為2634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1523戶,電視綜合覆蓋率達到98.1%。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小渡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7所,其中中心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服務站16所;病床85張;專業衛生人員105名,執業醫師70人,註冊護士人35人。2011年,小渡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2萬餘人次,住院手術67餘台,出院病人1.2萬人次。2011年,小渡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35.2/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3%,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36.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9萬人,參合率100%;孕產婦死亡率3.2/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末,小渡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229戶,人數528人,支出73.41萬元,與2010年持平,月人均116元,比2010年增長11.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95戶,人數1128人,支出106.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月人均78元,比2010年增長9.8%;農村五保供養220人,支出80.5萬元,比2010年增長12.3%;農村醫療救助35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653人次,共支出156萬元,比2010年增長12.5%;農村臨時救濟3012人次,支出198萬元,比2010年增長11.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18人,支出123.3696萬元;新增213名城鎮就業人員。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小渡鎮有郵政網點4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24千米,投遞點17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1.5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12萬筆,業務收入102萬元;有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用戶比2010年提高1.2個百分點;行動電話用戶23683戶。
● 給排水
2011年末,小渡鎮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3千米,生產能力300—500噸/日;排水管道26.3千米,污水處理廠1座,日污水處理能力12噸。
● 供電
2011年末,小渡鎮有110千伏變電站1個,有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36.6萬。2011年,小渡鎮售電量累計完成123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6%,供電可靠率99.9%。 
● 燃氣
2011年末,小渡鎮有天然氣管線10.1千米,供氣站1個,居民用戶1281戶,燃氣普及率為38%,月天然氣(煤氣)平均用量54563立方米。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小渡鎮公共綠地有200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35%,人均綠地3.8平方米。

旅遊


景點

龍門瀑布
龍門瀑布位於原青雲街道辦事處西1千米處,從青雲河床岩頂端飛流直下,形成寬32.3米,高8米,呈弧形的寬大瀑布。
小渡鎮
小渡鎮
水簾洞
水簾洞位於青雲龍門瀑布下,黑龍潭是一個天然洞穴,古稱“龍門”。洞長42米,寬11米,高4—4.8米,可同時容納數百人。
青雲湖
青雲湖位於小渡鎮高壩村,距渝遂高速公路少雲站僅7千米;湖泊面積3800畝。青雲湖主要景點清流高峽、曲水通幽、平湖群島。清流高峽,位於青雲湖上游銅梁區棗園灣至斑竹烏龜坡8千米水域段,柏樹、油桐、慈竹、柑桔林木茂密。曲水通幽,位於斑竹烏龜坡到中和與潼南區交界處的東西長21千米。平湖群島,位於青雲湖下游大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