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寒

肝寒

簡介


● 英文名稱:Liver Cold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病機

古籍摘選


● 脾中寒勝,則反傳於肝。脾寒則肉寒,故為癰腫。肝寒則筋寒,故為拘攣。(《類經·移熱移寒》)

名詞解釋

● 肝陽不足致肝氣凝泣,憂鬱膽怯,倦怠乏力,四肢不溫,脈沉細。
● 寒滯肝脈,寒邪侵襲,凝滯肝脈的病理變化。

百科解讀


● 肝寒是指寒邪侵襲,凝滯肝經的病理變化。

病機析要

● 肝寒由肝經外感陰寒邪氣,或因內傷久病,陽氣耗傷,或過服生冷寒涼,陰寒內盛所致。分為虛實兩種情況:一是以陽氣虧虛為主,因肝陽氣不足則溫煦、升動作用減弱,在病理主要表現為虛證;二是以寒凝肝脈為主,則有陰寒實邪凝滯肝脈的表現,在病理上主要體現於肝經循行位置“寒”、“水”、“瘀”實邪瘀滯。
● 肝陽不足,疏泄條達不利,情志失調,故情志抑鬱。
● 足厥陰肝經繞陰器,循少腹,上巔頂。寒性收引、凝滯,寒襲肝經,陽氣被遏,失於溫煦,氣血運行不暢,經脈收引攣急,故見少腹牽引陰器收縮痛或墜脹冷痛,或見巔頂冷痛。
● 氣機不暢,則脅肋脹悶,肝脈失於溫養,則脅痛隱隱。
● 肝主筋,筋脈失養,可見肢體拘急不舒。
● 肝陽虧虛,不能上溫頭面,而頭暈目眩,面色㿠白;肢體失煦,則見形寒肢冷。
● 舌淡苔白而滑,脈弦而沉遲無力,為肝陽不足,虛寒內生之徵。

證候表現

● 肝寒多見情志抑鬱,少腹牽引睾丸墜脹冷痛,或陰囊收縮引痛,脅肋脹悶或隱痛,或肢體拘急不舒,頭暈目眩,面色㿠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而滑,脈弦而沉遲無力。

常見病證

● 肝寒,常可致頭痛、脅痛、抑鬱等病證。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 [4] 李經緯。中醫大辭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