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政徠”,漢語常用字,讀音為zhèng。本義為:國家事務,引申義為: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務、家庭或集體生活中的事務的意思。

基本信息


政,zhèng,從正從攵。
(1) 會意兼形聲。從攴從正,正亦聲。攴( pū)手持棍。會採取措施使正確之意。“正”原指直對著城邑出發,這裡與攴會意,也兼表聲。本義:糾之使正,匡正。
(2) 同本義 [correct]
漢字,釋義:治理國家事務:政治、政府、政客(為個人或某一集團利益從事政治活動的人)政變。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務:郵政、民政。家庭或集體生活中的事務:家政。
拼音:zhèng zhēng 注音:ㄓㄥˋ ㄓㄥ
簡體部首:攵 部首筆畫:4 總筆畫:9
繁體部首:攴 部首筆畫:4 總筆畫:8
五筆86:GHTY 五筆98:GHTY
倉頡:MMOK
四角號碼:18140
UniCode:U+653F
規範漢字編號:1376

基本釋義


●政
zhèng ㄓㄥˋ
● ● 治理國家事務:~治。~府。~黨。~權。~綱。~策。~令。~績。~見。~客(為個人或某一集團利益從事政治活動的人)。~局。~變。參~。議~。
● ● 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務:財~。郵~。民~。
● ● 家庭或集體生活中的事務:家~。
● ● 姓。

詳細釋義


◎政 zhèng
〈動〉
● ● 通“征”( zhēng)
● ● 征伐 [go on a punitive expedition]
先為之政。——《管子·勢》
吳政 荊。——《韓非子·內儲下》
諸侯力政。——《大戴禮記·用兵》
3. 徵稅 [levy] 寬政役。——《管子·小匡》
相地而衰政。——《荀子·王制》
庶民弛政。——《禮記·樂記》
● ● 另見 zhèng
◎政〈動〉
● ● (會意兼形聲。從攴從正,正亦聲。攴( pū)敲擊。統治者靠皮鞭來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義:匡正)
● ● 同本義 [correct]
政,正也。——《說文》
政者,有所改更匡正。——《論語·有政》馬注
必從上之政下。——《墨子·天志上》
俚句戲呈伯母大人粲政。——清· 秋瑾《致琴文書》
● ● 又如:正己
● ● 主持政事 [govern]
蓋善政者,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威德更興,文武迭用。——《後漢書》
● ● 又如:政本(為政的根本);政主(執政者);政官(掌管軍政的官員);政術(施政的方法);政要(施政要領);政理(為政之道);政路(為政的途徑)。
◎政〈名〉
● ● 政治;政事 [politics;political affairs]
其政不獲。——《詩·大雅·皇矣》。釋文:“政,政教也。”
使帥其屬而掌邦政。——《周禮·夏官》
荊國之為政。——《呂氏春秋·察今》
論厚薄為之政。——《韓非子·五蠹》
上下肅然,稱為政理。——《後漢書·張衡傳》
元政紊弛。——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言時政者。——清· 張廷玉《明史》
沽名亂政。
● ● 又如:政化(政治和教化);政地(處理政事的地方);政爭(政治鬥爭);政役(政事役使);政拙(拙於政事);政制(政治制度);政俗(政治與風俗)
● ● 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務 [certain administrative aspects of government]。如:民政;郵政;財政
● ● 指家庭或團體的事務 [affairs of a family or an organization]。如:家政;校政
● ● 政策;法令 [policy;dicree;edict]
先王之政。——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袁有守多惠政。—— 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 ● 又如:政刑(政令和刑罰);政典(政策和制度);政條(政令);政道(施政的方略)。
● ● 官長;主事者 [official]
政諸侯。——《墨子·非命上》
以為大政。——《左傳·昭公十五年》
周公作立政。——《書·立政》
● ● 又如:學政;鹽政。
● ● 舊說做官一任為一政 [post]。如:歷官七政
● ● 政權 [state political power]
州吁果殺其君而奪之政。——《韓非子·內儲說下》
● ● 策略 [tactics]其次伐兵,下政攻城。——《孫子》
● ● 朝廷;政府機關 [court;government]
在其政府,與韓琦同心輔政。—— 脫脫《宋史
● ● 姓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卷三】【攴部】
政
正也。從攴從正,正亦聲。之盛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徠正也。論語。孔子曰。政者,正也。從攴正。正亦聲。之盛切。十一部。

說文解字注

正也。
政
《論語》孔子曰:政者,正也。
從攴正。正亦聲。
之盛切。十一部。

康熙字典

【卯集下】【攴字部】
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盛切,音正。《說文》正也。《釋名》政,正也,下所取正也。《易·賁卦》君子以明庶政。《書·舜典》以齊七政。《傳》日月五星各異政。又《洪範》農用八政。《疏》食為八政之首,故以農言之。《周禮·天官·大宰》建邦之六典,四曰政典,以平邦國,以正百官,以均萬民。《左傳·桓二年》政以正民。又《禮·王制》五十不從力政。《注》力政,城道之役也。又姓。《廣韻》出姓苑。又《集韻》《韻會》諸盈切,音征。賦也。通作征。《周禮·地官·均人》掌均地政。《注》政,讀為征。地政謂地守地職。

英語翻譯


◎政
certain administrative aspects of government politics
government, political affairs。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四十五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國際音標羅馬字
之盛清開去聲開口三等tɕĭɛŋcjengh/tjenq

音韻集匯


方言集匯

◎ 粵語:zing3
◎ 客家話:[客英字典] zhin5 [東莞腔] zin5 [客語拼音字彙] zin4 [台灣四縣腔] tsiin5
上古音系
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tjeŋs
廣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之盛清開去聲三等開口去四十五勁tɕi̯ɛŋtɕĭɛŋtɕiɛŋtɕiæŋtɕiᴇŋtɕiɛŋciajŋzheng4cjenghtjenq政化釋名曰政正也下所取正也亦姓出姓苑之盛切四
蒙古字韻
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音譯音譯 修正音譯 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ꡆꡞꡃjingtʂiŋ去聲
中原音韻
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庚青齊庚青去聲齊齒呼tʂiəŋ
洪武正韻牋
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諸成十八庚平聲
之盛十八敬去聲
分韻撮要
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七英影應益陰去國政所以止人之不正也又典法曰政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行政、政策、政治、攝政、筆政、專政、政變、民政、德政、聽政

常用片語

政變 政柄 政策 政黨 政敵 政法 政府 政綱 政工 政教 政績 政紀 政見 政界 政局 政客政理政令 政論 政派 政情 政權 政審政事 政壇 政體 政委 政務 政協 政要 政治

相關成語


各自為政、發政施仁、大政方針、垂簾聽政

字源演變


政
會意兼形聲。商代甲骨文作從攴從正,正亦聲。形旁攴為手持器械,表示本義與治事、動武有關;形旁兼聲旁正是從止從丁丁亦聲的形聲字,本義是征討城邑,表示政字本義與征伐有關且表音,政與正聲韻並同。古初以正為政。后乃為造專字,文獻與古文字中有大量此類例證。西周承襲商代的結構而寫法有所調整,主要是把構件方塊的城邑省改為一橫或圓黑點;或疊加形旁止,俗體。春秋時偏旁正上又有一橫為飾筆。戰國時,攴或易作殳與又(是形義皆近偏旁的通用),或省訛作卜;構件正出現了“A”、“B”、“C”等多種寫法。隸變后楷書作政,主要是筆勢變化。正字本義是征伐,當出現政字時,意為政事、政務。虎簋蓋:“女母敢不善於乃政。”還通“徵”,徵收,收稅。鄂君啟舟節:“見其金節則母政(毋徵),不見其金節則政。”通“正”,任官長。叔夷鍾:“余命女政於朕三軍。”亦指正確無誤。雲夢秦簡《為吏之道》:“將發令,索其政(正),毋發可異史(使)煩請。”通“當”,值。用作人名。

書法字形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