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三師
南陽三師
南陽三師,全稱為南陽市第三師範學校,成立於1955年。以培養合格的農村小學教師為目的。南陽三師自1955年招收師範類學生以來,為國家輸送了大批合格的優秀教師。2001年,隨著國家師範教育結構調整,中師停止招生,經市政府批准,同年秋改招中專生與高中生,開展職業教育,2003年5月,經省、市兩級政府批准正式更為現名,並內設南陽市第二實驗高級中學,一校兩牌,雙軌運行。自此,南陽三師成為歷史。據統計,僅建國后近50年的師範教育,就為國家培養了近2萬名優秀教育工作者和其他行業的高素質人才,為地方教育事業振興和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曾受到原國家教委表彰,被評為河南省中師辦學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學校還先後被評為市級文明學校、市級綜治先進單位、市級園林式單位,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文明學校、省級衛生先進單位,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全國教育網路系統示範單位,一連串的殊榮,見證了南陽三師光輝的歷史,也展示了她在風浪中的定力和活力!
2001年,正當中師教育順利發展,高歌猛進時,因國家師範教育結構調整而突遇“急剎車”———秋期,停止中師招生,改招高中與中專生!整個學校的空氣變得凝重起來。“夢想”破滅了,輕車熟路的中師教育特長“無用武之地”了,苦悶、彷徨的情緒充斥校園,佔據了教工的心。學校何去何從?如何逆境求生?經過陣痛,學校領導班子成員迅速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帶領全體教工摸索著“上路”了。他們風塵僕僕,外出考察,開闊眼界,拓展思維,經科學論證,毅然選擇“聯合辦學,借船出海”戰略,引領學校駛入職業教育新航道,全體教工又看到了學校發展的新曙光。經歷了中職招生的低谷與瓶頸后,2004年與鄭州、武漢、上海等地院校聯合辦學共招收新生1100人,學校於逆境中崛起。
廣開資源以生為本
向社會輸送技能型人才,是中專教育的培養目標,這種人才的素質含量,需要雄厚的教育資源作支撐。在時間和力量有限的形勢下,他們在和強校合作的基礎上,又和深圳富士康集團、蘇州的日立公司、愛普生公司、上海的日資神明電器、順德的高達電子、寧波的車王電器、深圳商會、海軍司令部一招等著名企業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關係,有效地解決了實習實訓、工學交替和學生就業等一系列問題。近三年來,他們還投資上千萬元,在專用教室、微機、電子電工、機械加工、鉚焊、汽修、電子商務、動漫製作等實驗實訓條件上下足了功夫。這些校內外能共享互補的、系統的教育資源,為確保教學質量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每年都有專項經費救助貧困學生、獎勵優秀學生,受益面達100%(根據國家政策,從今年秋期開始學生每人每年可享受1500元國家資助,學校將另撥人均300元生活補助費);同時還在部分專業實行工學交替、半工半讀,增加學生收入,減輕家庭負擔。
學校致力開拓就業市場,不斷擴大、鞏固就業基地建設,北京、上海、廣州、珠海、深圳、蘇州等地都有穩固的就業基地,為學生就業提供了可靠保證。在安置學生就業工作中,他們實施無限期服務制,90%以上的學生按訂單派遣,其餘推薦就業。學校派教師帶隊護送,駐廠協調相關事宜,待學生適應了企業生產、生活後方才返校。且招生就業辦負責畢業生跟蹤調查、服務,一旦發現或有學生反映不適應企業現象時,馬上改派新單位,曾有幾名學生三易崗位,就業地點由寧波到北京,直到最後露出滿意的笑容。
針對現階段中專生源的實際情況,他們圍繞培養目標,著眼學生的未來,引進先進的職教理念,制定和實施科學、合理的培養程序,打造素質結構。首先在教育學生做人上下功夫,普遍開設了思想品德、現代禮儀等課程;還用現代製造業和服務業的企業規則來塑造和規範學生的行為;對學生持續開展以孝敬父母、知恩圖報為核心的感恩教育,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核心的現代倫理教育,以及價值觀、成才觀等教育活動。在專業技能上,他們把本校資源與合作學校和合作企業的資源通盤規劃,確保夠用、適用,用足、用活。
以學生為本的培養理念和得力措施,使該校輸送出的學生深受社會歡迎。在用人單位反饋給學校的調查表中,記者看到了從宛東中專走出去的一個個閃亮的身影:
2001級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張迪,現已成為青島某知名奶製品企業的營銷部門經理,年薪達30多萬元;2003屆旅遊專業學生殷琦,現在鄭州經營一家大酒店,資產已達300萬元;2004級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李曉楠,在北京海軍第一招待所頂崗實習中,就被提拔為大堂經理;2004級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王兵,在深圳零售商業被樹為標兵,光榮出席在深圳召開的全國校企聯合人才研討會並作典型發言;2004級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學生周長玉,到寧波車王公司不到一年,就被提拔為車間主任;2004級電子技術學生宋華欣,在深圳富士康公司工作,從普通員工到組長、班長,目前已榮升質檢經理……
打造隊伍創新機制
學校轉制和市場經濟條件下辦學這雙重轉摺疊加在一起,在客觀上提出了必須打破公辦學校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大鍋飯、平均主義的分配辦法,建立起富有生機與活力的新體制、新機制。他們大刀闊斧地進行了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按專業相近原則重組了若干個專業部,按雙向選擇的方法組成了相應的若干個辦學團隊,實行責權利一體化、各環節一條龍的全新制度。各團隊展開了友好競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比教學質量,比就業率和就業滿意度,比對學生教育、服務的方法和效果。在評價體系中,增設了學生和用人單位滿意度、社會信譽度等指標,並按評價結果把大部分辦學經費劃撥到各部,從而把辦學效果和個人報酬緊緊掛起鉤來。
在半世紀素質教育和就業教育辦學底蘊中又注入了現代職業教育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元素,使整個辦學隊伍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他們爭樹師德新風,苦練職教內功,在《職教論壇》上,人人滿腹經綸,高招迭出;在教育學生上,能夠循循善誘,體貼入微,不是子女,勝似子女,使多少浪子回頭,頑石成金。機制的創新,隊伍的建設,顯現出特有活力。
團結奮進一派生機
宛東中專現有教師192名,其中高級講師33名,講師77名,具有研究生學歷42人,省市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18人,曾憲梓教育獎金獲得者1人。學校現有多媒體教室30個,微機室8個,微格室、語音室、形體室、鋼琴室、軟體室等專用教室和實驗、實訓車間36個,圖書館藏書17萬冊。佔地130畝的校園內,綠化、硬化、美化面積100%,校園內花木扶疏掩映,亭台廊榭相連,池塘清泉相望,風景宜人,賞心悅目,是學子泛舟書海,勵志成才的知識海洋。全體教工在“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理念指導下,在“自強不息,創新不止”的校訓精神指引下,精誠團結,協力拚搏,正沿著“以質量求信譽,以創新求發展,以就業為導向,以特色鑄輝煌”的道路,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昂然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