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光
李含光
李含光 (682—769)唐道士、茅山十三代宗師。本姓弘,因避孝敬皇帝李弘廟諱而改姓李,號“玄靜先生”。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一說晉陵(今江蘇常州)人。家世業佛。父孝威,博學好古,雅修彭聃之道,州里人稱“貞隱先生”。含光幼工篆隸,或稱過父,一聞此議,終身不書。年十八,志求道妙。神龍初(705)以清行度為道士,居龍興觀。
李含光(682-769年)出生在中國江蘇揚州,18歲時決心獻身於道教,705年成為道士,住在河南洛陽的龍興觀,后又移居到嵩山修道達20年。
後來,唐朝(618-907年)皇帝召他到都城洛陽,向他請教有關修道的問題,並讓他主持著名的道觀--陽台觀。李含光在陽台觀潛心修行,廣泛傳播道教。晚年他看到南方的茅山道教逐漸衰落,就回到他的出生地江蘇,重新振興了茅山道教。而唐朝歷代皇帝都很尊崇他,全力支持他的道教活動。公元769年他在茅山紫陽別院無疾而終,享年87歲。
李含光在道教理論方面貢獻很大,主要的傳世著作有:《仙學傳記》、《論三玄異同》、《真經晉義》、《本草音義》、《老莊學記》、《周易學記》、《周易義略》等。
李含光 (682—769)唐道士、茅山十三代宗師。本姓弘,因避孝敬皇帝李弘廟諱而改姓李,號“玄靜先生”。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一說晉陵(今江蘇常州)人。家世業佛。父孝威,博學好古,雅修彭聃之道,州里人稱“貞隱先生”。含光幼工篆隸,或稱過父,一聞此議,終身不書。年十八,志求道妙。神龍初(705)以清行度為道士,居龍興觀。尤精《老》、《庄》、《周易》之妙旨。
開元十年(722),師事司馬承禎於王屋山得授大法靈文金記,復居嵩陽二十餘年。及承禎羽化,玄宗召至朝,問及修丹事,對曰:“道德,公也;輕舉,公中之私耳,時見其私。聖人存教若求生,詢欲則似系風”。玄宗感而異之,召居陽台觀。歲余,以疾辭居茅山。
天寶四年(745),又璽書徽至,以足疾不能任科儀。又以茅山真經秘靈多散落,再求還山居紫陽觀。賜絹、法衣、香爐等用品,並御制詩以餞行。
天寶七年(748),玄宗在大同殿受籙,遙禮含光為度師,並賜衣一襲以申師資之禮。后又兩徵詣闕,皆以老辭還。乾元二年(759),顏真卿充浙江西節度,聞含光至德,潔慕玄微,專使致書。含光亦令弟子韋景昭復書,互勵超然之志。
大曆四年(769)羽化。代宗贈“正議大夫”。
著有《周易義略》三篇、《老莊學記》三篇、《本草音義》二卷、《三玄異同論》、《道學》二十卷等,皆佚。事見《茅山志》卷十一、《唐茅山紫陽觀玄靜先生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