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橋村

江蘇省如皋市九華鎮轄村

九華鎮馬橋村由原馬橋、祁庄兩村合併而成,轄26個村民小組,人口4125人。2006年前,該村村情民意複雜,存在的社會矛盾較多,集體經濟基礎薄弱,村級債務較多,村級班子渙散,是全鎮最落後的村。在2006年,鎮黨委和政府對該村班子進行了調整,決定由年青的劉東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劉東擔任黨支部書記以後,團結帶領村支部一班人,負重拼博,勤奮工作,不到兩年時間,該村迅速改變了落後面貌,各頂工作躍居全鎮的先進行列。馬橋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村級債務得到了化解,農民收入進一步提高,2008年農民人均收入9285元,比2006年6440元上升44.2%。馬橋村如何在簡短的時間內發生巨變,主要是抓好班子建設,充分發揮班子一班人的作用,走發展經濟、致富農民的路子走對了。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的目標,尋求多種渠道,大力發展村域經濟,帶領群眾致富。

經濟


全村民營企業已達到19家,其中規模企業2家;2008年引進梅花鹿場特種養殖項目1個,一期工程投資金額200多萬元,土地20畝,目前養鹿規模已達400頭,09年底規模可達1000頭;培植葡萄專業戶2戶,面積已達200多畝;全村種植蔬菜專業戶已達120戶,面積300多畝。所有蔬菜由兩名“經濟人”統一收購,銷往南通。09年利用春節在外能人返鄉探親的時期,組織聯誼會,抓好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一方面動員部分有經濟實力的能人返鄉創業,另一方面為在家的務農村民外出打工提供就業信息和就業機會。
同時與駐地廠家聯繫,提供就業崗位,截止09年,在外能人返鄉創業4人,農村技術培訓200人次,就業轉移勞動力75人。積極發揮“三大合作”組織的作用,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推動土地流轉,努力實現項目農業規模化,規模農業高效化,新引進的甜葉菊項目種植,規劃面積300畝,目前落實已達到了200多畝,海明葡萄通過土地流轉,推行大棚設施栽培,目前設施栽培面積已達120畝,畝均收入3萬多元。由於多渠道發展經濟,農民收入進一步提高,今年有望在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9285元的基礎上,人均收入可突破11000元。

社會


近兩年來,為群眾辦了8件實事:
一是化解社會矛盾,先後處理社會矛盾40多起,將矛盾處理化解在基層,確保了社會穩定;
二是解決群眾走路難,排灌難的問題,不到兩年時間,他們通過多渠道籌集到資金190多萬元,新建了5條水泥路,全長12.5公里,建橋3座,車口2座,防滲渠4條,共計7.2公里;
三是搞好環境整治,該村在今年2月份,組織人員突擊20天時間,重點推進環境整治工作,打造了一個優美、整潔、和諧的農村人居環境。在綠化造林方面,今年計劃120畝,實際完成了142畝,累計植樹5800多株,目前已被市驗收成為綠化合格村,正在申報示範村;在河道清理方面,村莊河道10條,共計8.32公里,家溝家塘33條,共計10.8公里,目前已全面清理結束;在垃圾清理方面,建立垃圾房8座,實行統一堆放,專人清理。通過環境整治,實習規範化的管理,相應地建立了由企業老闆出資,專人管理的長效管護責任制;四是建設農民集中居住區,現已建成2個,總面積50畝,已入住農戶152戶。在居住區內,村裡投入資金,開辦了健身廣場,設立了文化室,入居農民高興地說:“我們和城裡相比已沒有兩樣”;五是新型合作醫療達到100%;六是全面推進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全村應參保人數759人,已參保人數759人,達到100%;七是解決困難群體問題,組織從社會捐資6萬多元,幫助解決一些群眾生活困難問題;八是整理整合廢溝廢塘,近兩年,先後共整理整合廢溝廢塘3條,面積達30畝,並利用水面養殖,與農戶簽訂了專業承包上繳責任制,從而增加了集體收入。該村通過為民辦實事,解難題,凝聚了民心,村支部在群眾中的威信越來越高,從而保證了村各項工作正常有序地開展。
馬橋村
馬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