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鎮

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下轄鎮

鳳鳴鎮,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地處岐山縣城西部,東與故郡鎮相連,南臨雍水河與雍川鎮相望,西與風翔縣橫水鎮相鄰,北與麟游縣九成宮鎮相接。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6千米,總面積122.7平方千米。

鳳鳴鎮歷史悠久,是周公制禮作樂、倉頡造字之地。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確定的全國重點鎮和寶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中國西部文化旅遊名鎮。截至2011年末,鳳鳴鎮境內省級風景名勝區有周公廟風景名勝區1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 

截至2020年6月,鳳鳴鎮下轄6個社區、19個行政村。2018年,鳳鳴鎮戶籍人口97917人,全鎮共完成生產總值112.3億元,同比增5%,農民人均純收入16320元,比去年同期凈增608元,增長4%。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鳳鳴鎮常住人口為93873人。

歷史沿革


取周初“鳳鳴岐山”之意而得名。
政區沿革唐貞觀八年(634年),岐山縣治由龍尾城移此,歷代因之。
1949年7月,設城關區,轄16鄉。
1956年,改城關區為城關鎮,轄1鎮3鄉。
1958年10月,設岐鋒公社;同年12月,隸屬鳳翔縣,轄7個管理區。
1961年9月,復隸屬岐山縣,轄39個生產大隊。
1966年,城關公社更名為紅光公社。
1969年12月,恢復原名。
1984年5月,政社分設,城關公社改為鳳鳴鎮,轄10個行政村、下設71個村民小組。
2001年11月,北郭鄉、孝子陵鄉併入。
2011年6月,大營鄉併入,轄有4個社區和31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鳳鳴鎮地處岐山縣城西部,東與故郡鎮相連,南臨雍水河與雍川鎮相望,西與風翔縣橫水鎮相鄰,北與麟游縣九成宮鎮相接。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6千米,總面積122.7平方千米。為縣人民政府駐地。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鳳鳴鎮轄鳳西路、鳳東路、先鋒、五二三4個社區,城北、朝陽、杏園、帖家河、倉頡廟、五里鋪、董家台、北郭、庵里、太子、南吳邵、北吳邵、陵頭、堰河、叩村、劉家河、劉家塬、朱家塬、河家道、北楊村、北寨子、溫家、四崖頭、孝子陵、大營、鞏寺、南郭、半個城、神務、八角廟、玉丹共31個行政村;下設33個居民小組、24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鳳鳴鎮下轄6個社區、19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縣城鳳鳴西路69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323100001121鳳鳴西路社區
610323100002121鳳鳴東路社區
610323100004123國營五二三廠社區
610323100005123陝西開關二廠社區
610323100007121鳳儀西路社區
610323100008121鳳儀東路社區
610323100200121城北村
610323100201122朝陽村
610323100202122杏園村
610323100205122五里鋪村
610323100210122北郭村
610323100211122堰河村
610323100213122北寨子村
610323100221122太慈村
610323100226220朱家塬村
610323100230121大營村
610323100235220半個城村
610323100236220八角廟村
610323100237220召亭村
610323100238220水泊村
610323100239122吳邵村
610323100240220陵楊村
610323100241122孝陵村
610323100242220資福村
610323100243220雍水河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鳳鳴鎮轄區總人口10.2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51萬人,城鎮化率34.31%:另有流動人口8688人。總人口中,男性5.22萬人,佔51.03%;女性5.01萬人,佔48.97%;18歲以下1.85萬人,佔18.01%;18—35歲2.81萬人,佔27.46%;35—60歲4.09萬人,佔39.98%;60歲以上1.48萬人,佔14.55%。總人口以漢族為主,佔99.93%。2011年,鳳鳴鎮人口出生率5.2‰,死亡率2.1‰,人口自然增長率3.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34.54人。 
截至2018年,鳳鳴鎮戶籍人口97917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鳳鳴鎮常住人口為93873人。

政治


機構設置

黨政辦公室、人武部、財政所、司法所(人民來信來訪辦公室)、國土資源管理站、農業技術推廣站、計劃生育服務站、城鎮建設環境管理站、企業辦、社保所、民政辦。

經濟


綜述

2011年,鳳鳴鎮財政總收入0.123億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80萬元,增值稅90萬元,企業所得稅80萬元,個人所得稅1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900元。 
2018年,鳳鳴鎮有工業企業269個;其中,規上企業11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5個。 

第一產業

2011年,鳳鳴鎮耕地面積10.9萬畝,人均1.06畝。2011年,鳳鳴鎮農業總產值達到3.2億元,比上年增長12%,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6.4%。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鳳鳴鎮生豬飼養量6229頭,年末存欄4900頭;家禽飼養量10萬羽,上市家禽7.5萬羽。2011年生產禽蛋289噸;畜牧業總產值214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68%。截至2011年末,鳳鳴鎮累計造林0.51萬畝,林木覆蓋率35%。2011年,鳳鳴鎮蘋果種植面積9250畝,產量6200噸。漁業以魚類養殖為主,2011年,鳳鳴鎮漁業總產值36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12%。2011年,鳳鳴鎮大型農業機械1260台(輛);名優特農產品有線辣椒、大蔥、核桃。 

第二產業

鳳鳴鎮初步形成了以食品、水泥、印刷、建材生產為主的工業體系,重點規劃了食品工業產業集群。2011年,鳳鳴鎮工業總產值23.3億元,比上年增長16.6%,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0.25%。2011年,鳳鳴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11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9%。銷售收入達到5000萬元以上企業2家。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鳳鳴鎮有商業網點601個,職工1450人。2011年,鳳鳴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39億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7億元。截至2011年末,鳳鳴鎮郵政網點4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8千米,投遞點31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3.4萬份、期刊1.8萬冊,業務收入182萬元。固定電話用戶0.58萬戶,行動電話用戶5.34萬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84.42萬元。截至2011年末,鳳鳴鎮有各類賓館、旅社、招待所13家,床位1500張。2011年,鳳鳴鎮接待遊客4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9.8%,旅遊收入2.4億元,比上年增長19.8%。截至2011年末,鳳鳴鎮金融機構符類存款餘額3.34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6億元。

文化


周原遺址
周原遺址,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岐山一帶,東西長達70千米,南北寬約20千米,總面積約33平方千米,是公元前11世紀到前8世紀的大型古遺址,出土了大量卜骨、卜甲,以及大量珍貴的國寶青銅器。周原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和滅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素有“青銅器之鄉”的美譽。20世紀50年代後期起,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西北大學、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先後在此調查、試掘。
1982年2月23日,周原遺址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陝西扶風周原鑄銅作坊遺址,2003年評為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周公廟
周公廟,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鳳鳴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中國同類建築中存世規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周公廟。位於陝西省岐山縣城西北六公里處的鳳凰山南麓,面積約62萬平方米。《詩經》中描述此地為:“有卷者阿,飄風自南”。
據考古專家考證,早在6000多年前,卷阿一帶就有先民傍山臨泉而居。周興起時許多著名事件都發生在卷阿附近,鳳凰是姬姓周族崇拜的神鳥,古卷阿附近至今有許多與鳳凰有關的地名和遺址,如鳳凰山、鳳鳴崗及“丹穴鳳跡”等。
周公旦晚年歸隱於卷阿,逝世后即建祠祭祀,周公廟由此而始。西周末年古卷阿建築遭毀壞,秦漢以後曾重修。唐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淵為紀念曾助武王滅商立國、輔成王平叛安邦的周公旦,下詔在其制禮作樂的“卷阿”創建周公祠。后經宋、元、明、清歷代修葺、擴建,形成了以周三公(周公、召公、太公)殿為主體,姜嫄、后稷殿為輔,亭、台、樓閣點綴輝映的古建築群。
2006年5月25日,周公廟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鳳鳴鎮風貌
鳳鳴鎮風貌
鳳凰山遺址
鳳凰山遺址又稱周公廟遺址,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鳳鳴鎮境內。
周公廟遺址位於陝西省岐山縣境內,屬周人發祥地周原的一部分。周代於此發生過許多重大事件,奠定了西周數百年的統治基礎,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唐代為祭祀周公旦在此修建了大型建築群。
有“中國商周考古第一人”之稱的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鄒衡教授在陝西省岐山縣周公廟遺址進行了認真考察后,認為:“周公廟遺址西周大型墓地的發現,從學術價值上說,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內堪稱第一的最重大的考古發現,對研究中華文明史、繼承與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等具有無可估量的價值。” 
1957年,周公廟被公布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鳳凰山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平寺塔
太平寺塔,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鳳鳴鎮實驗小學院內(原太平寺舊址),因建於太平寺內而得名。宋代元祐三年(1088)修建,為八角九層仿木樓閣磚結構。歷代雖然屢有修葺,但原貌並未改變。塔身一至七各層塔檐均為五鋪作出兩跳斗拱,八層塔檐均為單跳斗拱,九層塔檐則用磚疊澀出檐。塔身的二、三、四、五、六、七層各層每面均用磚砌出隱柱,柱頭有平枋,把每面分為三開間。在二、四層的正東、西面正中間辟有券門洞,門洞兩側間各用磚作出橫格方形假窗;北面則作假門與假窗。在三、五、六層正東、西面的正中間則為豎形假門,兩側各間為橫格假窗;在第三、第五層的正南、北面的正中間辟有券門洞各一。太平寺塔二層塔檐上的平座欄桿用三層蓮瓣作裝飾,三、四、五層的平欄桿則無任何裝飾。
2006年5月25日,太平寺塔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


鳳鳴鎮境內有縣鄉(鎮)級公路10條,總長86.69千米。

社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鳳鳴鎮有鎮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村級和社區文化室33個。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陵頭村的曲子說唱藝術。截至2011年末,鳳鳴鎮廣播喇叭0.95萬隻,入戶率29.6%,通響率90%。有線電視用戶1.38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7502湖,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鳳鳴鎮有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1364人,專任教師104人;小學13所,在校生2166人,專任教師35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4所,在校牛1650人,專任教師29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民辦全日制學校1所。2011年,鳳鳴鎮教育經費達204.7萬元。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鳳鳴鎮有技能人才640人,農村實用人才700人。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鳳鳴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5個,其中鄉鎮衛生院4個,村衛生室31個,病床223張。專業衛生人員287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87人,註冊護士89人。2011年,鳳鳴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1.2萬人次。2011年,鳳鳴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9%,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8020人,參合率86.9%。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鳳鳴鎮有體育場地42個;體育社團1個。100%的城市社區和9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0%。 

社會保障

2011年,鳳鳴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67戶,人數2783人,月人均219.84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643戶,人數2744人,支出341.67萬元,月人均103.76元。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6749人,參保率達36.2%。

旅遊


岐山周文化景區

岐山周文化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景區總佔地面積約2000畝,以中華周文化展示與傳承為核心,以“天、地、人”為主要軸線,形成中軸文化展示區、周王室、百工坊、諸子百家園、封神樂園、奇幻樹屋親子樂園六大主題區。
鳳鳴鎮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北有周公廟、中有倉頡廟,南有資福宮,“鳳鳴朝陽”、“周邸治泉”、“古塔凌空”、“資福煙霞”、“召伯甘棠”為岐山八景中五景。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10日,鳳鳴鎮獲得“省級文明村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