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角膜結膜炎

流行性角膜結膜炎

流行性角膜結膜炎是由腺病毒所引起的角膜結膜炎症。本病傳染性強,急性濾泡性結膜炎和炎症晚期出現的角膜上皮下浸潤是本病的典型特徵。流行性角膜結膜炎由腺病毒8、19、29和37型腺病毒(人腺病毒D亞組)引起,是一種強傳染性的接觸性傳染病。發病多見於20~40歲的成人,男多於女。潛伏期為5~12天。起病急、癥狀重、雙眼發病。主要癥狀有充血、疼痛、畏光、有異物感、燒灼感伴有水樣分泌物。結膜炎發病8~10天後,出現角膜損害並伴有明顯畏光、流淚和視力模糊。急性期眼瞼水腫,結膜充血水腫,發病數天後,角膜可出現彌散的斑點狀上皮損害,並發展為局部的上皮下浸潤。角膜上皮下浸潤由遲發性過敏反應引起,主要是淋巴細胞在前彈力層和前基質層的浸潤,是機體對病毒抗原的免疫反應。患者常出現耳前淋巴結腫大和壓痛。流行性角膜結膜炎急性期可使用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複製如干擾素滴眼劑、4%嗎啉雙胍等,每小時1次。合併細菌感染時加用抗生素治療。出現上皮或上皮下角膜炎引起視力下降時可考慮使用皮質類固醇眼藥水。流行性角膜結膜炎通常治療后不留併發症。極個別情況下,極個別情況下會繼發性乾眼,多在半年左右恢復;還可導致瞼球粘連。流行性角膜結膜炎預防的原則是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流行性角膜結膜炎屬自限性疾病,在其病程過程中,隨著免疫機制的建立,很快即可自愈。

就診科室


● 眼科

病因


● 流行性角膜結膜炎由由腺病毒8、19、37型腺病毒(人腺病毒D亞組)引起,是一種強傳染性的接觸性傳染病。潛伏期為5~12天。

癥狀


● 起病急、癥狀重、雙眼發病。
● 眼紅、眼痛、怕光和流淚,有異物感、燒灼感伴水樣分泌物。
● 視力模糊。
● 角膜上皮下浸潤,耳前淋巴結腫大和壓痛。

檢查


● 流行性角膜結膜炎確診需要做眼部和全身檢查,必要時進行病原學檢查。
● 眼部檢查
● ● 急性期眼瞼水腫,結膜充血水腫,發病數天後,角膜可出現彌散的斑點狀上皮損害,並發展為局部的上皮下浸潤。角膜上皮下浸潤由遲發性過敏反應引起,主要是淋巴細胞在前彈力層和前基質層的浸潤,是機體對病毒抗原的免疫反應。
● 全身檢查
● ● 患者常出現耳前淋巴結腫大和壓痛。
● 病原學檢查
● ● 病毒培養、PCR檢測、血清學檢查可協助病原學診斷。

診斷


● 本病在流行期間不難診斷,該期內凡發現有球結膜充血及上眼瞼腫脹,同時有角膜上皮下浸潤、耳前淋巴結腫大等的患者,可疑診為流行性角膜結膜炎。通過PCR檢測、血清學檢查等確定存在腺病毒感染,即可確診。

鑒別診斷


● 在流行初期或散發病例,需與其他病毒引起的結膜炎(如腸道病毒所引起的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急性卡他性結膜炎相鑒別。通過血清學檢查等,可以進行鑒別診斷。
● 出現眼部充血、疼痛、畏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治療


● 流行性角膜結膜炎急性期可使用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複製,如干擾素滴眼劑、4%嗎啉雙胍等,每小時1次。
● 合併細菌感染時加用眼部抗生素治療。
● 出現上皮或上皮下角膜炎引起視力下降時應使用皮質類固醇眼藥水。使用中要注意逐漸減葯,不要突然停葯,以免複發;另外還要注意激素的副作用。

危害


● 流行性角膜結膜炎通常治療后不留併發症。極個別情況下會繼發性乾眼,多在半年左右恢復;還可導致瞼球粘連。

預后


● 流行性角膜結膜炎屬自限性疾病,在其病程過程中,隨著免疫機制的建立,很快即可自愈。

預防


● 在流行期間的預防措施包括:注意個人衛生;避免過度疲勞;加強衛生管理;隔離傳染源;慎用藥物,防止交叉感染;加強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