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

中國歷史上三國至隋朝的南方的六個朝代

六朝(222年–589年),一般是指中國歷史上三國至隋朝的南方的六個朝代。即孫吳(或稱東吳、三國吳)、東晉、南朝宋(或稱劉宋)、南朝齊(或稱蕭齊)、南朝梁(或稱蕭梁)、南朝陳這六個朝代。

定義


六朝又稱六代。吳、東晉、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先後建都於建康(吳稱建業,今南京),因唐朝人許嵩在《建康實錄》一書記載了這六個朝代而得名;北宋的司馬光撰寫《資治通鑒》以此六朝作為正統編年紀事,後人將此六個朝代並稱六朝,史稱六朝。六朝同時又指北朝六朝。三國魏、晉朝、北魏、北齊、北周及隋皆建都於北方,亦合稱六朝。是後世對三國至隋統一前南北兩方的泛稱。
從公元3世紀初到6世紀末(229年至589年),中國南方先後有孫吳、東晉和南朝宋、齊、梁、陳6個漢族政權在今南京建都(另外,桓玄廢東晉建立的桓楚政權也定都為建康,但桓楚一般不算六朝之列),史家稱為“六朝”。六朝時期的文學與清談、繪畫與書法、陵墓石刻藝術、科學技術等方面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以建康為代表的南朝文化,與同時期的西方古羅馬文化同樣被認為是人類古典文明的兩大中心。
六朝的三百餘年間,北方戰爭頻繁,社會遭受嚴重破壞時,南方戰爭較少,社會相對安定,加上大批北人南渡,給南方增加了許多勞動力,還帶來中原地區較為先進的生產技術,為南方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創立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吳黃龍元年(222年)秋九月,吳大帝孫權定都建業(今南京),南京第一次成為封建王朝的都城。此後,東晉及南朝的宋、齊、梁、陳相繼建都於此。從東吳到陳朝,中國歷史上稱為“六朝”或“六代”。六朝時期,南方的經濟、文化迅速發展,成就巨大。
六朝承漢啟唐,創造了極其輝煌燦爛的“六朝文明”,在科技、文學、藝術等諸方面均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中國南方得到巨大發展,開創了中華文明新的歷史紀元。這六個朝代的共同點是都建都於南京,因此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六朝時期的南京城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和古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唐朝人許嵩在《建康實錄》一書記載了這六個朝代,故而得名。

時代特徵


北方政權林立、戰亂頻仍的時候,江南地區因遠離戰場而比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遷使南方經濟在六朝時期得到發展。

承上啟下

六朝是一個上承秦漢、下啟隋唐的極為重要的時代;
六朝是一個漢族正式形成,闊步登上歷史舞台的時代;
六朝是一個政權爭奪變換如“傳舍”,人生命運飄泊如“轉蓬”的時代;
六朝是一個漢族聯合南方少數民族,在廣大富饒地區,吸收先進技術,移來五嶽精靈,積極開發的時代;
六朝是一個舟舶繼路,商使交屬,海洋文化興起的時代;
六朝是一個蠶桑養織技術經過中東,被偷偷傳入歐洲,羅馬玻璃器皿順勢輸入中國,東、西方之間有了特殊交流的時代;
六朝是一個印度宗教哲學與思想信仰初傳人中國,早於中原的京(今西安)、洛(今洛陽),在江淮地區興盛傳播,中士學問僧西行求法,許多異國高僧和講經者紛紛來到建康,京城佛寺林立,大量譯寫佛教經典,深刻影響中土文化的時代;
六朝是一個京師遍布宮殿宅第,人口猛增到28萬戶,城廂方舟結駟、唱棹(音兆,意為槳)轉轂(音股,意為車輪的中心部分),市朝街市流溢、器用萬端,手工商業埒(音列,意為相等)於長安、洛陽兩京而雄強天下的時代;
六朝是一個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礦冶、鍊鋼、機械、造船、紡織、燒瓷等業取得很大進步的時代;
六朝是一個在國學中進行儒學、玄學、史學、文學四館教學,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分科大學,第一次把文學的地位報高到和經學並列,儒、道、釋互相排斥又互相吸收,士大夫揮麈(音主,意為佛塵)清談,互為駁難,學術空氣自由活潑,學者風度曠達、浪漫的時代;
六朝是一個筆、墨、紙、硯都已齊備,紙張最終取代竹木簡冊,書法成為一門藝術,由隸書向楷書過渡的時代;
我們還可以再增加一點,它是一個開始飲茶,逐步向北方地區傳播,到唐代成為“國飲”並向周邊國家擴散的時代。

鬥爭殘酷

在漢、唐兩大帝國中間,夾著這個“六朝”,除其中西晉有幾十年短暫的統一外,六朝與北方的一些漢族或非漢族的政權,形成南北長期分裂的局面。過去的歷史學、歷史學家,秉承著“夷夏之辯”和“正朔與僭偽之別”的心理與史觀,也因為痛恨戰爭的破壞和“蠻族”的撓攘,強調了這段歷史的黑暗面。
其實,在當時世界的棋盤上,作為一種創造歷史的力量,能夠和它相提並論的,只有西面的羅馬帝國和橫亘在東、西方之間的波斯王朝。就國內而言,和東晉對峙著的北方“五胡十六國”,其中只有前涼、西涼、北燕3個很小的漢族政權,其餘13個屬於鮮卑、匈奴、羯、羌、氐族的統治者。他們都承認南方漢族政權的正統地位,在彼此並不疏遠的頻繁接觸中,表示了不服、嫉妒、敬重和羨慕的態度。為了爭奪政權當上皇帝,在異民族之間、在統治勢力之間、在父子兄弟之間,不斷地進行著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殺戮和爭鬥。
據學者統計:吳國共有4個帝王,其中病死的2個,國亡被廢后病死的1個,內爭中被廢而後事不詳的1個,另外,孫堅在交戰中被射殺、孫策被暗殺;東晉共有11個帝王,其中病死的7個,國亡被廢后悶死的1個,被絞殺的1個,被妃子悶死的1個,憂憤而死的1個;南朝宋共有9個帝王,其中病死的3個,國亡被廢后遇害的1個,內爭中被殺的5個;齊朝共有帝王7個,其中病死的3個,內爭中被殺死的2個,被趕下皇位后遭謀殺的2個;梁朝帝王6個,其中在內亂中被軟禁餓死的1個,被壓死的2個,被絞殺的1個,被沉殺的1個,被廢后遭謀殺的1個;陳朝共有帝王5個,其中病死的3個,國亡被俘后病死的1個,內爭中被廢黜病死的1個。

戰爭頻發

東晉、南朝雖說相對穩定,比北方少了好些戰亂,仍然遭受兩次較大規模的戰爭:一次是東晉末年的孫恩、盧循起義。孫恩是琅琊(今句容市北)人,士族,世奉天師道,於隆安三年(399年)起義,兩三次從海上登陸進攻江南最富庶的三吳八郡。孫恩敗死後,妹夫盧循繼為領袖,轉戰廣州、豫章,最後至州,戰敗投水死,時為義熙十一年(415年),前後17年20多萬人喪生。這次起義動搖了東晉政權的統治基礎,加速了其衰亡進程。第二次是侯景之亂。侯景是朔方(今內蒙古包頭東北)人,羯族,大統十三年(547年)降梁,次年與臨賀王蕭正德勾結,舉兵叛變,攻破建康,梁武帝蕭衍餓死。他先立簡文帝蕭綱,又廢殺蕭綱立像章王蕭棟,接著又廢蕭棟而自立。多次被陳霸先、王僧辯攻破,逃亡至海上,后被羊鯤殺死。侯景生性猜忌,專好殺戮,建康城中,一度死屍塞路,不管已死未死,都積聚而焚燒之,臭氣可聞10餘里。從548年至551年前後4年,長江下游地區受到極大破壞。

歷史沿革


孫吳

吳(229年-280年)
黃龍元年(229),孫權稱帝,建都武昌,后遷建業(今江蘇南京)。孫權尚存的困難,一是對付山越的不寧,一是在淮南巢湖地區抗拒曹魏的壓力。散布在東南州郡山區的山越人,阻險割據,甚至北聯曹魏,反對孫權勢力向南方內地擴張。孫權與山越進行過多次戰爭,屢獲勝利。孫吳統治的幾十年中,山越人大體與漢人趨於融合。嘉禾二年(233年),孫權封割據遼東的公孫淵為燕王,吳帝孫權派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將軍賀達領兵一萬多人,很多金銀財寶,試圖控制遼東,結果使者被公孫淵斬殺。同時數次攻打魏國,但皆無功。赤烏四年(241年),孫權的長子孫登死亡。次年孫權立孫和為太子,不久又封孫霸為魯王,引發“二宮之爭”,又稱“南魯黨爭”,朝中大臣亦分為兩派。最終孫和被廢,孫霸被賜死,名臣陸遜等十多名大臣亦在二宮之爭中被逼死,最後幼子孫亮反而被立為太子。吳國經此事件,非但皇室遭刑,而且舉國分歧,埋下內部鬥爭的禍根,逐漸開始衰敗。252年四月,孫權駕崩,年七十一。孫亮即位,改元建興。由諸葛恪、孫弘、孫峻等輔政。253年春,諸葛恪征淮南,慘敗。諸葛恪被孫峻所殺,大權落入孫峻之手。
256年孫峻病死後,事付從弟偏將軍孫綝。后孫權孫綝廢孫亮為會稽王,改立孫休為帝。不久孫綝又為孫休所殺。
元興元年(264年),孫休病死。這時蜀漢剛亡,交趾又叛吳降魏,東吳國內形勢不穩,欲立一個較年長的君主。左典軍萬彧向丞相濮陽興、左將軍張布推薦孫和的長子孫皓即位。孫皓即位之初曾一度施行仁政,下令撫恤國內人民,又開倉振貧,解決貧人的危機,又減省後宮宮女和放生宮內多餘的珍禽異獸,一時被譽為令主,但由於東吳當時的國力在孫亮時就不佳了,難以有中興,時運不佳,所以很快他便變了,不久其殘暴一面就開始顯露。民怨不絕。幸陸抗、陸凱等大臣的全力支撐才讓吳國苟延殘喘。
274年,陸抗病死。咸寧五年,晉武帝下令分六路大舉伐吳。晉軍勢如破竹,晉將王渾、杜預、王濬和賈充等人相繼擊破吳將張悌、沈瑩、孫震、張象、伍延、薛瑩、沈瑩、胡沖和孫歆等人,吳國防線快速崩潰。
太康元年,晉將杜預率領十萬大軍繼影視作品中的孫休續前次的攻勢,孫皓緊急下令張悌率領七八千人抵禦,杜預破了張悌大軍,直逼建業,孫皓手下已無人為他賣命,自知大勢已去,便等西晉大軍攻來時,在石頭城上宣布投降,至此,280年東吳滅亡,三國歸西晉。
吳國滅亡時,領州四、郡四十三、縣三百一十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米穀二百八十萬斛,舟船五千餘艘,後宮五千餘人。
孫權雕塑
孫權雕塑
吳國的統治者孫氏,是江南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寒族。東漢末年爆發黃巾軍起義,下邳丞孫堅到中原鎮壓黃巾軍,后又參加討伐董卓的戰爭因而發跡,名聲大噪。後來,孫堅被袁術派去攻打荊州的劉表,在圍攻襄陽時,中箭身亡。他死後,長子孫策從袁術那裡領回父親的舊部千餘人,自歷陽(今安徽和縣)渡江到江東,逐步削平各郡的割據勢力,兼并了他們的軍隊,佔據了丹陽、吳郡。會稽、像章、廬陵5郡,不久,又襲破廬江郡,奪得袁術部隊3萬人。孫策依靠周瑜、張昭等南北士族的支持,在江東建立起政權。
東漢建安五年(200年),孫策在丹徒遭仇人刺殺身亡,其弟孫權(182年-252年)繼位。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與劉備聯盟,在赤壁之戰中打敗曹操,使吳的勢力擴展到長江中游的荊州。不久,據有交州各郡的士燮兄弟和吳建立了聯繫,於是吳國的勢力伸展到了嶺南。建安十六年(211年),孫權將吳的政治中心自京口(今江蘇鎮江)遷到秣陵(今南京),次年建石頭城,改秣陵為建業。建安二十四年(21年),孫權派呂蒙襲取公安、江陵,完全佔有荊州。吳的疆域包括今江蘇、安徽、湖北的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五省和廣西的大部,貴州的東部及越南的東北部。
曹魏黃初二年(221年),孫權將統治中心遷至武昌(今湖北鄂城)。次年,孫權稱吳王,年號為黃武。吳黃武七年(22年),孫權親自至皖口,派陸遜督請將大破南侵的魏將曹休於石亭(今安徽潛山東北)。黃龍元年(229年)夏四月,孫權在武昌稱帝,是為吳大帝,國號吳。同年秋九月,自武昌遷都建業。
吳大帝孫權是三國時一個頗有才幹而又好學的封建統治者,辛棄疾曾經誇獎他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為了鞏固政權,在重用北方豪族張昭、周瑜、魯肅等人同時,注意籠絡江南的大族,給予世家大族種種特權,以求得他們的支持。吳國的軍隊實行世襲領兵制,士兵成了將領的私家部曲,父子相承。世襲制的士兵既打仗,又生產。孫權令請將增廣農田,在建業和沿江地區大規模屯田,以解決軍糧的不足。
當時在吳國境內江南廣大地區居住著許多山越人,山越人是秦漢時期百越的後代,為了逃避原來苛重的賦稅,逃進山林中,形成了自己的組織和社會。吳嘉禾三年(234年),吳將諸葛恪率領大軍圍攻丹陽郡的山越人,採取堅壁清野、斷絕糧食的辦法,迫使山越人出山求活。諸葛恪把出山的山越人遷徙到外縣,挑選丁壯編入軍隊,其餘令居平原,成為郡縣編戶。這些出山的山越人後來逐漸與漢族融合。
吳大帝孫權鼓勵開荒,大力興修水利,減輕農民的徭役和賦役負擔,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北方南渡的農民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加上許多山越人出山定居,增加了大量的勞動力,使長江中下游沿岸的太湖、錢塘江流域得到開發,大大促進了江南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
吳大帝孫權死後,皇位更迭頻繁,宗室和權臣之間彼此殘殺。吳後主孫皓荒淫殘暴,加重人民賦役負擔,又用極其殘酷的刑罰任意殺人,吳國已處在分崩離析的狀況。西晉咸寧五年(279年),晉武帝司馬炎發兵20萬,分6路大舉攻吳。次年三月,由王浚統帥的伐吳水師首先抵達建業石頭城,孫皓出降。吳國呈交晉軍的圖籍載明,吳國這時有戶籍民戶52.3萬戶,230萬人口,吏3.2萬,兵23萬。
吳歷4帝,從孫權稱帝起,到後主孫皓亡國止,共52年。

東晉

東晉(317年-420年)
烏衣巷-王謝故居
烏衣巷-王謝故居
西晉武帝司馬炎死後,皇室與宗室親王之間為爭奪帝位,相互殘殺,爆發了“八王之亂”,並由此引起了中國社會長期的戰亂和分裂。西晉永嘉元年(307年),琅琊王司馬睿(276年-322年)被任命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江南諸軍事,出鎮建鄴(313年改稱建康)。他用北方南來的名士王導為謀主,以王導從兄王敦為揚州刺史,又拉攏了江南士族,取得了南北士族的共同支持。建興四年(316年),晉愍帝被俘的消息傳到建康,司馬睿先在建康稱晉王,次年正式稱帝,改元建武,是為晉元帝。這個建都建康的政權,史稱東晉。
依靠南北士族支持建立的東晉政權,內部矛盾重重。北方南渡士族佔據顯要官職,掌握大權,南方士族只擔任閑職,無實權,南北士族之間一直存在著矛盾和鬥爭。北方士族中以王氏兄弟權力最大,王導掌政權,王敦掌軍機,當時有“王與馬(司馬氏),共天下”(《晉書·王敦傳》)的說法。晉元帝不滿王氏專權,就設法抑制他們的勢力,引發了大將軍王敦叛亂。后王敦病死,叛亂被平定。晉成帝司馬衍時又發生了蘇峻、祖約的叛亂,不久,被陶侃等人平定,東晉政權轉危為安,王導繼續執政。王導推行“鎮之以靜”的方針,注重維護南北大族間的合作,妥善安置南渡北人和南方流民,鼓勵開荒,重視恢復和發展生產。
為抵禦北方少數民族統治者南侵,祖逖、桓溫等有識之士主張北伐。祖逖的軍隊曾打過黃河,桓溫的軍隊曾抵達長安附近的灞上,由於朝廷的牽制及其它原因,北伐最終均未成功。
王氏勢力漸衰,南渡大族謝氏掌握朝廷大權。晉孝武帝司馬昌明推行丞相謝安倡導的“和靜”政策,以緩和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求得內部的安定。東晉太元八年(383年),北方前秦符堅發兵90萬南下,妄圖一舉滅晉。謝安派謝石、謝玄、桓伊等人率領8萬北府兵迎戰。在著名的“淝水之戰”中,晉軍以少勝多,戰敗秦軍,保住了定都建康的東晉政權,使江南避免了一場大戰亂。大破壞。
皇族司馬道子父子專權,破壞了多年來的穩定局面。東晉隆安二年(398年),發生桓玄等人叛亂;次年,又爆發了孫恩、盧循領導的農民起義。因劉裕從伐燕前方回師援救京師,孫恩、盧循起義和桓玄叛亂先後被平定。
劉裕(363年-422年)出身貧寒,他參加劉牢之的北府兵鎮壓孫恩起義,成為重要將領。桓玄叛亂篡位,劉裕起兵平定,迎晉安帝司馬德宗複位,任揚州刺史,錄尚書事,控制了朝廷大權。東晉元照二年(420年),劉裕迫使晉恭帝讓位,自立為帝,國號宋,是為宋武帝,都建康。
東晉歷11帝,共104年。

宋(公元420—479年)
(公元420—479年)宋朝的開國皇帝劉裕是東晉末年發展起來的新興力量。他在與東晉四大家族的鬥爭中取得了勝利,於公元420年他廢掉了晉帝,自立為王,國號宋。為區別於後世趙匡胤建立的趙氏宋朝,史學家常稱之為“劉宋”。開國皇帝劉裕出於行伍,自幼家貧。時值東晉末期,民變此起彼伏,朝廷內部鬥爭也十分激烈。公元402年,東晉大將桓玄乘朝廷實力虛弱,起兵篡位,國號「楚」。劉裕與劉毅等起兵勤王,並最終消滅了桓玄的力量。此後,劉裕率軍南征北伐,其勢力不斷得到穩固壯大,並先後攻滅劉毅、司馬休之等實力派,最終迫使晉恭帝將帝位禪讓給他,宋朝建立。宋帝國建立后,北方諸國虎視眈眈,戰事不斷。公元424年,宋文帝劉義隆即位,他在位三十年,勵精圖治,國家生產經濟終於有所恢復,遂有元嘉之治。但公元453年,其長子劉劭篡奪皇位,王室諸子爭位,帝王荒淫殘暴,國家從此一蹶不振。公元479年,宋順帝禪讓給了蕭道成,南朝宋滅亡。由於劉裕出身貧寒,又看到了東晉因大族屢屢興兵反抗而使其滅亡的教訓,故而在他登基后,不再重用名門大族。其用人也多為貧寒出身,兵權則主要交於自己的皇子,所以沒重蹈東晉發生大族割據的覆轍。然而,由於皇子相互間的爭權奪利,最後以至與相互殘殺,這是劉裕始料未及的。公元四二二年,劉裕卒,宋少帝、文帝相繼即位。其中,文帝劉義隆在位的三十年間,是劉宋最繁榮的一段時期,這時南方的經濟、文化才真正有所發展。公元四五零年至公元四五一年,宋文帝貿然北伐,與北朝的魏國交戰,反而被北魏太武帝率領騎兵集團大舉穿插突擊,短短兩個月就由黃河北岸攻到了長江北岸,使南朝損失比北朝更為慘重;而北朝的遠征軍將士染病者頗多,國人對此也頗為怨恨,北國政治隨即陷入混亂。南北雙方無能力再發生大戰。從此,南北方相對穩定下來。公元四五四年,文帝薨。文帝死後,宋孝武帝、宋明帝先後為帝,但他們倆都是有名的暴君,其不僅對諸將疑忌,而且兄弟間相互殘殺,政治一度混亂。在此期間,南兗州刺史蕭道成趁政治混亂之機而形成了較強的勢力。四七九年,蕭道成滅宋,建立齊。至此,宋朝宣告滅亡。
強盛時,其統治地區北以秦嶺、黃河與北魏相鄰,西至四川大雪山,西南包括雲南,南至越南中部橫山、林邑一帶。
宋武帝劉裕初寧陵石刻
宋武帝劉裕初寧陵石刻
宋武帝劉裕吸取東晉滅亡的教訓,很注意集權於中央。他重用寒門,壓抑豪門士族,限制土族地主兼并土地。主持“立斷”,並省許多僑州郡縣,擴大了政府的賦役對象。劉裕從他掌權時起,到他代晉做了皇帝,曾對當時積弊已久的政治、經濟狀況有所整頓。主要有如下四個方面:一、整頓吏治棗他當時罷掉或處死的官吏有許多是士族或皇族出身。他的親信、功臣中有“驕縱貪侈,不恤政事”的,他也嚴厲懲罰,甚之處死。二、重用寒人棗東晉時期,中央和州、郡的大權一直掌握在王、謝、庾、桓四大家族手中,選拔官吏,主要依據門第,所謂“下品無高門,上品無賤族”。選出的官吏多是無才無識之輩。劉裕掌權后,下令改變這種狀況,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時的精神選拔人才。他重用出身“寒微”的人,如劉穆之、檀道濟、王鎮惡、趙倫之等。三、繼續實行“土斷”,抑制兼并棗劉裕於義熙九年(413年)再次實行“土斷”政策。除南徐、南兗、南青三州都在晉陵(今江蘇鎮江、常州一帶)界內,不在土斷之列外,其餘都依界土斷。多數僑置郡、縣被合併或取消。在戶籍上,不再分土著和僑人。對於勢家大族隱藏戶口的,嚴厲清查。還禁止豪強封錮山澤、亂收租稅,人民可以任意樵採捕撈。四、整頓賦役制度棗劉裕下令嚴禁地方官吏濫征租稅、徭役,規定租稅、徭役,都以現存戶口為準。凡是州、郡、縣的官吏利用官府之名,佔據屯田、園地的,一律廢除。凡宮府需要的物資,“與民和市”,照價給錢,不得徵調。還減輕雜稅、徭役等。劉裕對政治、經濟的整頓,進一步打擊了腐朽、黑暗的貴族、士族勢力,改善了政治和社會狀況,對勞動人民的痛苦亦有所減輕。為元嘉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奠定了南朝政治的雛形。
宋武帝劉裕死後,長子劉義符即位,兩年後,大臣徐羨之等殺劉義符,立劉裕三子劉義隆,史稱宋文帝。在位二十八年(424-452)宋文帝繼續實行劉裕的治國方略,在東晉義熙土斷的基礎上清理戶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債”,又實行勸學、興農、招賢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修養生息,社會生產有所發展,經濟文化日趨繁榮,由是“三十年間,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於歲賦。晨出暮歸,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無苟得。家給人足,即事雖難,轉死溝渠,於時可免。凡百戶之鄉,有市之邑,謠舞蹈,觸處成群,蓋宋世之極盛也。”(《宋文帝劉義隆多次下令勸課農桑,獎勵墾荒,採取減輕農民負擔的政策,發展生產。劉宋前期20多年間,戰爭較少,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出現了“元嘉之治”的繁榮景象。
宋文帝死後,劉宋皇室接連不斷地發生骨肉相殘的爭鬥。淮北和淮西廣大土地被北魏兼并,終於形成了北強南弱的形勢。
從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宋文帝被太子劉劭弒殺起,到升明三年(479年)宋順帝劉凖禪位蕭道成止,二十六年間,劉宋皇室自相殘殺的慘劇,史不絕書,結果是外則喪失了一大片土地,內則重新出現了權臣篡國的局面;公元453年,其長子劉劭為了篡奪皇位,駭人聽聞地殺害了自己父親,之後王室諸子爭位,混戰不止,帝王荒淫殘暴,朝政日益腐敗,國家實力從此一蹶不振。公元479年,宋順帝劉准把帝位禪讓給了蕭道成,南朝宋終被南齊所取代。
在劉宋宗室相互殘殺的過程中,出身“布衣素族”的蕭道成(427年一482年),因軍功被提升為右衛將軍,領衛尉。中領軍。劉宋並明三年(479年),蕭道成廢來順帝劉准自立,國號齊,是為齊高帝,都建康。
宋歷九帝,共60年。

齊(479年-502年)
齊武帝蕭賾景安陵石刻
齊武帝蕭賾景安陵石刻
齊高帝任用寒人掌權,要推行檢籍法,嚴令整頓戶籍,提倡節儉,減輕人民負擔,與北方通好,維護邊境安定。齊武帝蕭賾為政寬紓,人民得到10多年休養生息的時機,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皇室內部又為爭權奪利而不斷地相互傾軋和殘殺。齊永元三年( 501年),蕭道成的族弟、雍州刺史蕭衍(464年-549年)起兵,攻入建康,廢齊帝蕭寶卷為東昏侯,立齊和帝蕭寶融。齊中興二年(502年),蕭衍援例“受禪”,自立為帝,國號梁,是為梁武帝,都建康。
齊歷7帝,共24年。

梁(502年-557年)
南朝第三個王南北朝-梁(公元546)朝。蕭衍創建。都建康。歷四帝,共五十六年(502~557)。永元二年(500),蕭衍之兄蕭懿被齊東昏侯蕭寶卷殺害,三年,蕭衍乘南齊君臣互相殘殺,政局極端混亂之際,自襄陽舉兵東下,攻佔建康,並於次年稱帝。國號梁,建元天監,歷史上又稱蕭梁。都建康(今江蘇南京)。盛時疆域約為今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江西、浙江、江蘇、安徽、湖北、湖南、雲南、貴州等省區;河南、陝西、四川各一部分以及越南北部東部、緬甸北端小部分。
蕭衍是南齊宗室,永元三年( 501 )乘南齊君臣互相殘殺之機,起兵於襄陽,攻佔建康,殺東昏侯,立其弟蕭寶融為帝,是為齊和帝。天監元年(502)廢和帝自立,稱帝,是為梁武帝。都建康。國號梁,建元天監,史稱蕭梁。蕭衍在位48年,他寬縱皇族;大倡佛教;又勒令地方官"上獻",結果地方官吏競相聚斂,盤剝百姓;徭役繁重,"人人厭苦,家家思亂"。蕭衍後期昏庸,致使數度對魏之戰均勞而無功,甚至潰敗喪師。太清元年(547 )東魏大將侯景降梁,蕭衍不顧朝臣反對,妄圖倚侯景滅魏。二年侯景起兵反梁(見侯景之亂),蕭衍子孫雖擁強兵,但守鎮佯援,伺機奪皇位。三年,叛軍克台城,蕭衍餓死。四年,侯景立太子蕭綱為帝,是為梁簡文帝。大寶二年(551 )侯景殺蕭綱,自稱漢皇帝。此時,蕭衍諸子及孫各據一方,互相爭奪,蕭綸(蕭衍第六子)據郢州(鎮夏口,今湖北武昌),附北齊;蕭繹(蕭衍第七子)據荊州(今湖北江陵),反覆依附於北齊、西魏;蕭紀(蕭衍第八子)據益州(今四川成都);蕭詧(蕭衍之孫)據襄陽(今湖北襄樊),附西魏。同年,蕭繹引西魏軍為援滅蕭綸。三年又滅侯景,稱帝於江陵(今屬湖北),是為梁元帝。承聖二年(553)蕭繹滅順江東下的蕭紀,但益州空虛為西魏奪得。三年,蕭詧在西魏軍協助下攻佔江陵,殺蕭繹,次年稱帝,國號梁,史稱後梁(555~587),是為後梁宣帝。後梁僅有江陵及其周圍一小片疆土,且江陵城中從王公以下男女數萬口均已成為西魏將士的奴婢,故蕭詧據有的是一座空城。後梁初建時,蕭梁疆域已失大半:長江下游入北齊;益州、漢中、襄陽入西魏;江陵後梁實亦為西魏所有。就在紹泰元年(555 )後梁立國時,蕭梁將領王僧辯、陳霸先於建康擁梁元帝子蕭方智為梁王。時北齊遣兵送梁武帝侄蕭淵明歸建康,王僧辯遂擁淵明為帝(史稱貞陽侯)。陳霸先襲殺王僧辯,廢淵明為建安公,復立蕭方智為帝,是為梁敬帝。太平二年(557 )陳霸先進封陳王,旋受禪稱帝,改元永定。都建康。國號陳。梁朝亡。
梁武帝蕭衍修陵石刻
梁武帝蕭衍修陵石刻
梁武帝為取得士族地主的支持,容納士族參政,保證他們的特權,同時選拔庶族地主掌權要,控制實權。他為加強對人民的統治,既尊儒又崇佛,廣建佛寺,僅建康就有佛寺500餘所。他一再詔令招募流民墾荒,減輕租賦,發展農業生產。在他統治的40多年間,社會比較安定,為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創立了良好的環境。
梁太清二年(548年),東魏降將侯景叛亂,叛軍攻佔都城。次年,梁武帝餓死台城。梁承聖元年(552年),梁大將王僧辯、陳霸先領兵收復建康,平定叛亂。由於侯景叛軍的燒殺搶掠,繁榮的建康城遭到一次重大破壞。侯景叛亂后,南朝在長江以北的土地,盡被東魏、北齊佔領,漢中及長江中游以北地區為西魏佔據。從此,南朝的力量更加衰弱了。
梁太平二年(557年),在平定侯景叛亂中,壯大軍事實力,控制朝廷大權的陳霸先(503年一559年),廢梁敬帝蕭方智自立,國號陳,是為陳武帝,都建康。
梁歷6帝,共56年。

陳(557年-589年)
陳武帝陳霸先萬安陵石刻
陳武帝陳霸先萬安陵石刻
陳武帝陳霸先及文帝陳茜、宣帝陳頊,都重視獎勵流民墾荒,減輕農民租役負擔,發展農業生產。經20多年的治理,遭受梁宋戰爭破壞的南方經濟又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陳朝末代皇帝後主陳叔寶,縱情聲色,不理政事,又造成百姓流離,國家空虛。隋文帝楊堅開皇九年(589年),已統一北方的隋朝發兵滅陳,統一全國,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
陳歷5帝,共33年。

經濟發展


六朝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蕩時期,反映在貨幣制度方面,表現為鑄幣較為混亂,貨幣種類繁多,新品層出不窮。四銖錢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鑄行的。
四銖錢始鑄於南朝劉宋時期。據史書記載,劉宋文帝劉義隆元嘉七年(430年)十月在建康設立錢署,鑄行“四銖”錢。此次開鑄銅錢,結束了西晉以來約一個半世紀朝廷未曾鑄錢的不正常局面。四銖錢形制仿效“五銖”錢,是對長期以來以“五銖”為名的傳統錢制的突破,顯示了六朝時期在貨幣制度方面的開拓創新精神。
到劉宋孝武帝劉駿孝建元年(454年)又改鑄“孝建四銖”錢,面文為“孝建”二字,背文為“四銖”二字,這是最早的集年號銖兩文字於一身的銅錢。後來又省去“四銖”,僅存“孝建”二字。錢文為薤葉書體。薤葉書體是在懸針篆的基礎上經過藝術加工而成的,字體瘦細婉轉,流暢清逸,體勢運用恰當,給人清新之感。後由於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民間私鑄雲起,宋明帝劉彧泰始三年(467年)只得廢除了孝建四銖錢。
除南朝劉宋政權鑄行四銖錢外,北朝的北魏、北齊政權也行用四朱錢。從考古發現的北朝四朱錢來看,錢幣文字一般為“四朱”二字加上紀地文字,如“丞相四朱”、“陽丘四朱”、“東阿四朱”等。有紀地文字與“四朱”二字同在一面的四朱錢,如宜陽、下察、淳于、陽丘等四朱錢;有面為“四朱”二字、背為紀地文字的四朱錢,如騶、濮陽、陳、高柳、丞相、呂、安平、東阿、姑幕、定襄等。北朝的四朱錢史籍不載,因此以前的藏泉家往往將這些形制奇特的四朱錢列入無考品,或者認為這些錢是偽品。